弗洛伊德传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序
前 言
第一部分 性格形成时期和重大发现 (1856—1900)
1.早期(1856—1860)
2.少年时代和青春期(1860—1873)
3.职业选择(1873)
4.医学系学生(1873—1881)
5.医学生涯(1881—1885)
6.可卡因的故事(1884—1887)
7.婚约(1882—1886)
8.结婚(1886)
9.个人生活(1880—1890)
10.神经科医生(1883—1897)
11.布罗伊尔时期(1882—1894)
12.早期精神病理学(1890—1897)
13.弗里斯时期 (1887—1902)
14.自我分析(1897—)
15.私人生活(1890—1900)
16.《梦的解析》(1895—1899)
第二部分 成熟时期 (1901—1919)
17.摆脱孤独(1901—1906)
18.国际认可的开始(1906—1909)
19.国际精神分析协会(1910—1914)
20.反对
21.纷争
22.委员会
23.战争年代
24.生活与工作模式
25.性格和个性
第三部分 最后岁月 (1919—1939)
26.重聚(1919—1920)
27.分裂(1921—1926)
28.进步与不幸(1921—1925)
29.名誉与痛苦(1926—1933)
30.在维也纳的最后时光(1934—1938)
31.伦敦——结局
序弗洛伊德曾多次强烈反对自己成为传记研究的对象,他给出了若干原因,其中之一是他认为唯一重要的东西是他的观点——而他的私人生活,他说,不可能是这个世界的兴趣所在。然而世界的反响却没有支持他的看法。弗洛伊德作为一个个体带着特殊意义站在我们眼前时,可以说现代再没有哪个伟大的人物能够凭借其不断发展的观点和气质,与他一样光彩夺目了。究其原因,第一个答案当然在于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价值。精神分析对西方生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起初精神分析只是作为应对某种特定的精神类疾病的理论,随后逐渐成为一个有关心灵本身的全新的重要理论。在一切与人类本质及命运相关的智力学科中,没有人能够绕过精神分析的影响。它的概念在大众思想中已经扎稳脚跟,尽管往往有些粗糙甚至有时略显变态,精神分析不仅仅是一个新词汇,更是一种全新的判断模式。对于这位为我们的心理习惯带来如此深刻而普遍改变的人物,我们对他怀有不可抗拒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因为弗洛伊德的观点影响了我们作为人类存在的方式,也是因为这些说法大多都是以一种非常激烈的个人方式被体验到的。除了天生的好奇心之外,我们对弗洛伊德个人生活的兴趣还有另外一重原因,主要是理性上的或者我们可以说是一种学究式的原因。对于弗洛伊德个人历史的讲述可以促进我们对精神分析的进一步理解。与其他学科一样,如果对其发展史加以仔细研究的话,精神分析学也有着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但是精神分析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它在弗洛伊德个人头脑中成长的历史,因为这个概念完全是由弗洛伊德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并不否认他的早期助手们的杰出成绩——除了约瑟夫·布罗伊尔(Joseph Breuer),他的角色不只是助手而已——但我们可能要说,他们并没有为精神分析理论做出任何本质上的贡献。他们带给弗洛伊德的帮助主要包括对其思想的回应,以及在其知识圈中讨论他的观点和想法并提交临床经验来检验。弗洛伊德不仅是孕育了科学的那个人,同时也是将其发展成熟的人,这对于精神分析学来说并非完全是件好事。但这就是事实,重述弗洛伊德的生活,可以使我们对精神分析的概念获得更多亲密认知,这比从它的系统性研究中得到的更多,不论我们研读得多么清楚。而我相信这一点是教育机构进行精神分析训练时惯于恪守的教条。弗洛伊德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值得关注的,还有第三点重要理由,同样也是最令人信服的。在于其生活本身的风格和方式,和我们能在其传奇品格中寻找到的魅力和意义。这些魅力和意义的一部分,我认为源于弗洛伊德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和谐共鸣。他的工作是宏大的、有序的、果敢而雄心勃勃的;而他的生活也毫不逊色。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很难找到这种共鸣。叶芝的一行诗句时常被人引用,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选择完美的工作或完美的生活。”这是一句特别时髦的话。当然叶芝谈论的是诗人,他的意思是,诗人从自己的激情和冲动中获得诗的内涵和风格,而这种情感可能会成为其个人生活的某种障碍;他所说的是道德使命,那种使“生命完善”的强大力量,这是站在文学创作过程的角度来说的。其中蕴含着一些道理——一些弗洛伊德式的真谛——我们不必怀疑,但是我们必须留意到如今一种十分奇特的时髦趋势,即将诗人的人生作为所有传记的典范,以及强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之间是如何脱节的,力图在“完美的工作”之中发现“不完美”的生活,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偏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弗洛伊德的人生则符合了一种老式趣味,它的审美特点是生活与工作和谐共鸣,这种生活从对莎士比亚高尚品格的信念中获得愉悦,从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冷静的高贵和美丽中获得欣慰,并为弥尔顿(Milton)笔下的卑劣行径感到沮丧。弗洛伊德本人理想中的生活,就是我们可能会视为古典的那种品质。在公开宣称自己想当一名英雄之前,弗洛伊德坦然而问心无愧地想要成为一个天才。这与一个事实无疑是相关的,即与他最喜欢的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里的主人公一样,他出生时也伴着胎膜,这是一个预示着命运的记号。他也是那种曾被古怪的陌生人预言将会成为伟人的孩子之一,他们根据他的外表就能未卜先知。弗洛伊德自己也曾谈及他从母亲的特殊关爱中汲取的不可估量的、甚至是神奇的强大力量——“一个人若始终是其母亲无可争议的最爱的人,那么他一生都会怀有一种征服者的感觉,这种对成功的信心最终往往会带来真正的成功。”他是七个幸存的孩子中最年长的一位,他与自己唯一的弟弟相差10岁,之间隔了5个妹妹——家庭的希望集中在他身上,犹太家庭通常都会对儿子寄予厚望;在维也纳的新犹太家庭里这种期待可能是特别高的。毫无疑问,弗洛伊德已经准备好迎接这些挑战,因为这与时代的精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弗洛伊德传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