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统治的逻辑_v1.2(仅供排版学习,严禁商用)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历史图书馆丛书序
自然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乳交融,共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碎片化阅读和深度阅读是始终共存又相得益彰的两种学习形态。在大众传媒极大地便利了实时资讯传播,提供了琳琅满目的个性化趣味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主动应对多元化的刺激,习得深度处理、记忆信息的技能,构建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正是我们坚守深度阅读的阵地,推出历史图书馆丛书的初衷。
阅读权威、经典的好书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对思考人类命运和当下现实大有裨益。因此,收录进历史图书馆丛书的优秀作品主要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研究对象,它们往往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反映了一个较长历史时段的发展趋势。这些著作是研究者经年累月在一个领域深耕的成果,梳理了某个事件、领域或学科的脉络,是全景式、集大成的学术著作。它们涉及世界史、国别/区域史、考古研究、海外中国研究、文化史等,在研究和写作上各具魅力,在知识和观点上相互映照,未来也将接受学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断考验。而除了历史事件,人对历史进程的走向也起着关键作用,个体因素往往是我们看待历史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点,因此重要历史人物将被收录在索·恩即将推出的人物档案馆丛书中。
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性的疾病、战乱、环境恶化、资源限制等挑战。仍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索·恩历史图书馆丛书愿与读者共读历史,共思当下,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洪流中形成更审慎和周全的判断,既敏锐捕获新知,又不迷失于信息,透过不同视角看到更广大的时代图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索·恩编辑部
本书获誉
明克勒的《帝国统治的逻辑》一书独树一帜,因为他并不仅仅谈论了美国,而且对欧盟这个潜在的帝国也提出了引人入胜的思考。
——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德国战略学家明克勒写作风格讲求实际,他在这部极有学术抱负的比较学著作中阐明了帝国的世界历史逻辑。
——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
可比肩迈克尔·多伊尔(Michael Doyle)的《帝国》及安东尼·帕戈登(Anthony Pagden)的《人民与帝国》,堪称“帝国”主题下最好的总结性专著之一。
——约翰·伊肯伯里(John Ikenberry)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
尽管明克勒的关注点牢牢立足于当今世界,但其《帝国统治的逻辑》一书与其他试析帝国的著作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在论证时显示了远大学术抱负,展示了丰富的史学考察。明克勒挑战了关于这一主题的许多评论所特有的“现时论”立场,他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全景式史学之旅,从古罗马与秦帝国这两大“平行帝国”到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海洋帝国与草原帝国,再到现在的“美利坚帝国”……这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体验。
——《澳大利亚政治学杂志》(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明克勒将理论和实证严丝合缝地编织在一起,《帝国统治的逻辑》是一部卓越的史学分析之作。
——《政治研究评论》(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明克勒一个人就是行走的智库。
——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
对帝国进行了引人入胜的考察。
——《论坛》(Tribune)
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在史料和政治理论基础之上做出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满足于那些在有关美利坚帝国的日常讨论中已司空见惯的陈词滥调,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你一读。
——安德烈斯·费尔埃克(Andreas Vierecke)博士
明克勒深入地追溯了古往今来各大帝国的兴衰沉浮,梳理了帝国主义与帝国的概念范畴,并对当今两大案例做出发人深省的持平之论:美国的帝国命运的矛盾因素,以及步美国后尘的欧盟——虽具有反帝国主义的特征,但出于客观必要将不可避免地采用帝国形式。在21世纪的今天,秩序和稳定话题成为安全问题的核心,这本书不仅构思精巧、行文优雅,也紧切时代脉搏,或可作为我们重要的指南。
——詹姆斯·高(James Gow),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毫无疑问,这是目前关于古往今来各大帝国统治逻辑的最佳著作。实证的广度令人叹服,它丰富了国际关系理论,整本书行文雅正,思路清晰。
——约翰·A·霍尔(John A. Hall),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
前言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德国学术界对帝国理论及历史的研究就一直兴味索然,远不如前。苏联的解体,一时间又重新激发起人们对帝国的兴趣,然而也仅仅收获了一个让人松了口气的结论,即可上溯至早期文明时期的帝国历史终于画上了休止符。但在过去的许多年里,随着美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新角色日渐明朗,这一情形骤然转变。一时间,“美利坚帝国”成为热议话题,而且从此以后,对美国在世界政坛所作所为的批评带上了一种强烈的反帝国主义倾向。虽然此前美国也时常被贴上帝国主义的标签,遭人诟病,比如其对越南的战争,以及在拉丁美洲或在波斯湾的军事干预等,但这些指责针对的都是美国政府某些特定的决策和行动,而反帝国主义的基调则直指美国的整体优势及其主宰权。显然后一种批评要严重得多。
国际社会为保障自身安全是否意味着非得仰赖帝国的主宰性力量不可?还是说,这种帝国的主宰性力量已严重破坏了世界秩序?如果没有这种主宰力量,世界是否会变得更好?在最近一次海湾战争爆发之前的争论,说到底,正是围绕这些问题所展开的。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聚首联合国的国际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倚重帝国强权的力量行事。帝国的付出并非出于无私,美国就曾为此一再索取特权,只是这一点我们都不愿承认罢了。由此而生的种种困惑和误解,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认真思考过帝国的功能和诉求问题了。
帝国不仅仅是大国,它们活动于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普通主权国家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共同创建一个容纳它们的秩序体系,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力支配这个体系。帝国则不同,它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帝国统治的逻辑_v1.2(仅供排版学习,严禁商用)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