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团结与反抗——加缪作品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孤独、团结与反抗——加缪作品选
作  者:(法)加缪
出 版 人:詹秀敏
责任编辑:秦爱珍
技术编辑:凌春梅
装帧设计:林露茜
目录
版权信息
代译序: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
堕落
不贞的妻子
沉默的人们
约拿
生长的石头
《反与正》序
是与否之间
生之爱
反与正
蒂巴萨的婚礼
杰米拉58的风
孤独
巴旦杏树
普罗米修斯在地狱
海伦的放逐
重返蒂巴萨
西绪福斯神话
瑞典演说:
作为出版者和成名作家的加缪。摄影师卡提耶·布莱松,马涅姆图片摄影报道事务所的创始人,抓住了阿尔贝·加缪鲜活的瞬间
《婚礼集》中《杰米拉的风》的手稿
代译序:阿尔贝·加缪
郭宏安
阿尔贝·加缪去世已经五十年了,然而他的作品和他这个人依然活在法国人的心中。他是否活在中国人的心中,我不敢说,但是,我们中国人有必要全面地了解、全面地认识他的作品及他这个人。这里所谓“活”,是说普通的法国人一直喜欢加缪这个人,阅读他的作品,而在法国知识界,加缪却一直受到质疑,甚至嘲讽和攻击,他被轻蔑地称为“正义者加缪”。直到1978年,有人(让·达尼埃尔)指出,在法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向加缪回归”的现象,加缪的命运才发生了根本的转折。法国亚眠大学教授雅克丽娜·莱维·瓦朗齐在1999年10月号的《欧罗巴》杂志上说:“他的年轻的读者和他们的前辈一样,敏锐地感觉到一种没有谎言、没有幻觉的人道主义,感觉到他的苛求的良心和他对绝对的教条及狂热的理论的拒绝;他们感谢他不顾一切地坚持幸福的追求,不顾一切地为人的某种纯洁、为一个团结的世界辩护;由此感谢他帮助他们生活下去。”这番话对于经历过20世纪的人来说,具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流行存在主义,这是一种“实质上不能加以系统的说明”(约瑟夫·祁雅理:《二十世纪法国思潮》)的哲学,它之所以流行,不过是因为萨特的几句话,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话语,例如“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注定是自由的”、“他人是地狱”、“人之初是虚无”、“自由选择”、“人生是荒诞的”等等。所以,要谈加缪,首要的问题是确定加缪是不是存在主义者,他若不是,他是哪一种哲学的信奉者。
加缪说过:“不,我不是存在主义者。萨特和我总是惊奇地看到我们的名字被连在一起。我们甚至想有朝一日发个小小的启事,具名者声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东西,但并不担保相互间没有受到影响。这是笑谈。我们各自写的书,无一例外,都是在我们认识之前出版的。当我们认识的时候,我们是确认分歧。萨特是存在主义者,而我出版的唯一的论文,《西绪福斯神话》,却是反对所谓存在主义哲学的。”此话是加缪在1945年11月15日说的。众所周知,正是从1945年开始,存在主义风靡法国,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这种思潮在知识分子中间蔚为时尚。
长期以来,尽管加缪自己多次否认,萨特也未曾首肯,他仍然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存在主义者。直到1951年,他发表了《反抗的人》(L’Homme r volt),与萨特展开了一场为时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之决裂,这才使法国的一些批评家如梦方醒,看出了他们之间由来已久的分歧,加缪的哲学于是被承认为“荒诞哲学”(关于荒诞的哲学),一顶存在主义者的帽子也被摘去了。但是,在英、美以及其他许多国家中,甚至在法国,加缪继续被一些人视为存在主义者,或被视为存在主义的右翼代表人物,例如,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就说:“加缪代表着成为存在主义的哲学运动,他通过否认一切个人的意义,只在其中见出了荒诞,来概括人在宇宙中处境的特征。”
阿尔贝·加缪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作家,主要的根据是他的两部作品:中篇小说《局外人》(L’Etranger,1942)和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Le Mythe de Sisyphe,1942)。关于这个中篇小说(最初作者称《局外人》为“故事”,译成中文仅五万字,在法国却被认为是一部长篇小说,因为法国人不以长短论小说),加缪曾经说过,他在其中要表现的是“面对荒诞的赤裸裸的人”,而哲学随笔的副题则是《论荒诞》。早在1938年,萨特发表了《恶心》(La Naus e),把恶心当作认识到世界的荒诞性的一种觉醒的表现。《恶心》在前,《局外人》在后,都是轰动一时的作品,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们连在一起,拈出了“荒诞”二字作为它们共同的主题,加缪也就被归入萨特的存在主义一派中去了。实际上,荒诞这个概念只是一个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的人很多,而其思想发展的轨迹却是不尽相同的。远的不说,马尔罗(Andr Malraux,1901-1976)、萨特、加缪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却未见有人把马尔罗和萨特连在一起,当然,这里并不排除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神上的联系。说到联系,加缪距离马尔罗恐怕要比距离萨特还要近一些。确认加缪与萨特从同一点出发伊始即分道扬镳这一点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正是由于没有看到这一点,有的批评家才把后来出版的《鼠疫》(La Peste,1947)看作是对《局外人》的否定,作为加缪思想出现转折的证明,而实际上,这两部小说是一脉相承的,是加缪的思想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发展,并没有超出他关于荒诞的理论的范围。同样的道理,加缪后来发表的《反抗的人》,也并不是对《鼠疫》的反动,是什么真实面目的“大暴露”,而是其思想的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这三部对加缪的创作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作品,它们之间只有阶段的不同,并没有方向上的差异。
要确定加缪是否存在主义者,或者说,要证明加缪不是存在主义者,必须了解他的“荒诞哲学”,要了解他的荒诞哲学,必须考察他的各时期的主要作品,为此,不能不涉及他的生平,因为加缪是一位人品和作品非常一致的作家。萨特在《答加缪书》(1952)中说:“对我们来说,您曾经是——明天您仍可能是——人格、行动和作品的令人钦佩的结合。”中国人说,“修辞立其诚”,加缪的作品是诚实的作品。
阿尔贝·加缪于1913年ll月7日出生在阿尔及利亚东部的蒙多维镇,其家祖籍法国阿尔萨斯。他的父亲是个农业工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在马恩河战役中身负重伤,不久死去,其时加缪还不到一岁,他说:“同所有我这个年龄的人一样 ............

书籍插图:
书籍《孤独.团结与反抗——加缪作品选》 - 插图1
书籍《孤独.团结与反抗——加缪作品选》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孤独.团结与反抗——加缪作品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