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饭无须自控力,三观最正的瘦身指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5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出版后记
“由瘦入胖易,由胖入瘦难”,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减肥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要坚持不懈地节食加运动,这事关意志力,一般人做不来。为此,资深的胖子们视减肥为畏途,迟迟下不了决心,更难真正付之于行动。这本书的出版,给“身宽体胖”的读者们带来了福音,它以科学的名义地喊出了读者们的心声:既然体重是不知不觉吃上去的,就该不知不觉地减下去!
本书作者布莱恩·万辛克是康奈尔大学食品与品牌实验室的主任,他的研究方向是环境因素对日常进食的影响。书中讲述很多设计精巧而又趣味横生的实验,证明了在不同的环境氛围下,一个人的进食量大为不同。换言之,你吃了多少东西,通常不是由你的胃口或者饥饿程度决定的,而由进食的环境所决定的。所以,节食的正确“姿势”,不是强迫自己少吃,也不必非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素食主义者,而是应该通过对进食的环境做一些微调,在不知不觉中减少进食量。
作者被称为“食物界的福尔摩斯”,在本书中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别开生面的建议,为此他还荣获了 2007 年的搞笑诺贝尔营养学奖。这些建议包括:不要迷信食品包装上的“低脂”标签,那会让你多吃 50% 的零食;少看让人悲伤的电影,那会让你多吃 28%~55% 的爆米花;务必保持厨房的整洁有序,混乱的厨房会让你多吃 44% 的食物,等等。这些经过了科学验证的建议,在书中比比皆是,你总能从中找到三四条适合自己的,听从这些建议,你便和全球数百万读者一起踏上了“无意识减肥”的旅途。
需要提醒的是,本书倡导“无意识减肥”,切忌把书中教你的招数全部用上,用个三四条就够了,否则就会显得太刻意。不要期待这本书能给你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半年以后再称量体重,你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此外,后浪出版公司近期出版了《故事思维》《内向者沟通圣经》《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等书,也致力于为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建议,敬请关注。
2017 年 5 月
引言:吃的学问
所有人(无一例外)的食量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过度饮食并不是因为饥饿,而是受到亲朋好友、食品包装、品牌名称、色香味形、光线气氛、餐具容器、身心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数不胜数,同时也是无形的。
无形的?
对影响自己食量的因素,大多数人难得糊涂。本书着重涉及十几项研究计划,研究对象涉及数千人,他们跟多数人一样,认为自己的食量主要取决于饥饿程度、喜欢食物的程度和他们的心情。我们都认为自己足够理性,不会被包装、灯光或是餐盘诱惑。我们或许觉得其他人会受到诱惑,自己却不会。这就是无意识饮食的风险所在。我们几乎从没意识到,它正在我们身上发生着。
我实验室的研究表明,普通人每天在食物上的决定远远不止 200 次1。吃不吃早餐?果酱馅饼还是面包圈?吃一点儿还是全吃掉?在厨房还是车上吃?我们每经过一盘糖果,或是打开办公桌抽屉发现一片口香糖或是一根陈年能量棒,都会做出一次食物选择。不过,对于这 200 多次食物决定,我们其实大多说不出所以然。
但是如果可以解释呢?如果我们能理解自己的饮食方式,或许可以吃得更少、更健康,也更享受。这就是为什么一谈到食物很多人都感兴趣的原因。引导人们健康、适量地饮食,不仅是营养专家、低热量饮食者和医生所关心的,也受到品牌经理、为人父母者乃至政府的关注。关心这个问题的,还包括美国陆军、《美好家园》(Better Homes and Gardens)杂志,还有今晚为你做饭的人。
自从 1997 年创办食物与品牌实验室(Food and Brand Lab)以来,我已经策划并实施了 250 多项研究,撰写了 100 多篇学术文章,做了 200 多场研究讲座,对象包括州长政要、各知名大学和公司、烹饪学校、研究机构等,发表研究成果的足迹遍及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本书中的不少研究成果被《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以及《今日美国》(USA Today)以头版位置报道。报道媒体还包括《全美问询报》(National Enquirer)、《科学幽默杂志》(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约翰叔叔之厕所读物》(Uncle John’s Bathroom Reader)等。20/20、BBC 及其他电视节目多次予以重点介绍。不过,它们也收获了拉什·林博(Rush Limbaugh)的冷嘲热讽以及劳拉博士(Dr. Laura)的责难。
我正担负着无意识饮食的研究任务。不过,当有人问起我起初如何对食物、心理学和市场营销产生兴趣时,我一直没给确定的答案。我通常会说:“我很喜欢范斯·帕克(Vance Parkard)1957 年的著作《隐藏的说客》(Hidden Persuaders),因为他说明了广告如何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我认为,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饮食上,只不过那些隐藏说客变成了餐具的摆放方式、厨房环境和日常习惯等。”
这是事实,但并非全部的事实。
我小时候,每年夏天都在叔婶家靠近爱荷华州科雷克申维尔的 138 公顷农场,和我弟弟还有叔婶的孩子们一起度过。每年夏末最开心的时刻,是格蕾丝婶婶和莱斯特叔叔带我们进城看电影,然后去一家记得叫“冷冻牛奶”的冰淇淋店。
但是在 1968 年,粮食价格低迷。我天真地问莱斯特叔叔为什么今年不去看电影,他用寥寥数语就总结了当时的农村经济现状:“要是大家多吃玉米,我们就能去看了。”对于一个八岁小男孩来说,这就等于说“要还想看电影,我最好想办法让大家多吃蔬菜”。
时间快进到 1984 年。
我刚拿到传播研究学的硕士学位,在《美好家园》杂志从事咨询项目。有一天,编辑研究部总监,已故的雷·迪顿给我看了 10 个月后出版的一期杂志的四个封面设计创意。这四种设计用了一样的封面照片,而且我起初在一米开外看都一模一样。我走近后发现了唯一不同的内容:在封面左侧的六条“封面文案”或叫“内容导读”。雷让我预测最畅销的封面设计并说出原因。我指着其中一个说:“我觉得这个会卖得最好,因为它用词简洁。”他眼都不眨地说:“你的直觉会害杂志零售损失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好好吃饭无须自控力,三观最正的瘦身指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