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分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儿童精神分析
作者:【英】梅兰妮·克莱因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华文天下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ISBN:9787510851322
本书由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献词
怀着感激和钦佩之情
纪念卡尔·亚伯拉罕
译文修订说明
梅兰妮·克莱因的著作《儿童精神分析》的英文初版是由艾利克斯·斯特雷奇(Alix Strachey)翻译的,它几乎与德语原版(1932)同时出版。斯特雷奇夫人与克莱因夫人本人就本书的英文译本进行过详细探讨,在克莱因夫人的认可下,这个译文版本成为该书的官方译本。包括法语在内的其他语言版本,也是以该英文版为基础进行翻译的。
尽管如此,两个版本之间仍然存在诸多差异:
一、在英文版翻成之后,克莱因夫人对德语文本有一些修改,造成两个版本之间一些无法解释的差异。
二、除此之外,英文初版特意删除了德语版本中的一些特定章节。其中最重要的省略是第十二章中A先生的案例,以及B先生的部分案例史。在出版的时候,出于审慎的原因删除这些案例实属合理。但是,在后来直接译自德语的新版法语翻译中,却包含着A先生的案例。
三、德语版带着口语化的特征与风格。很显然,它即便不是克莱因夫人在伦敦的演讲稿原文,也是以演讲稿为基础撰文的。这便能解释文中的诸多重复,因为那在口语中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书中频繁出现详细冗长的脚注,这些脚注包含了一些不适合在演讲时陈述的内容。考虑到阅读方便,原始版本的翻译去除了重复的内容,但现今的版本出于准确性的需要,还是将它们收入了。作为演讲者的习惯,德语版使用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单数“我”,而在原始的翻译版本中,“我”被复数“我们”取代了。修订后的译文重新使用了单数形式,以保留口语演说的风格。
总之,新的译本尽可能忠实于德语原著,尽管可能牺牲了一些行文风格上的要求。
新的译本采用了旧译的段落划分方法,新的观点另起一段,因为这样比较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德语的习惯则不同,新观点会在前一个段落的末尾就开始引入。另外在修订译本中,有关弗洛伊德的所有引言,都是依据英文标准版(Standard Edition)。
新的译本对专有名词也做了一些修正。例如,"Wisstrieb"在旧版中译为“epistemological instinct”(认识本能),现在被译为“instinct(or desire)for knowledge”(求知本能)。“Phase der H chstblüte des Sadismus”在旧版中译为“phase of maximal sadism”(最强施虐期),修订后,除了克莱因本人在第三版序言中仍采用此说法,新版本的其他部分均译为“phase when sadism is at its height”(施虐高峰期)。“Gegendst ndlich”早期译为“concrete”(具体),现在译为“presentational”(表征),以便与“具体思考”的“具体”相区别。
根据弗洛伊德著作的英文标准版惯例,所有外加的文字都用方括号标出。脚注并未根据德文版本进行标注。凡译者注都在脚注编号后添加了英文字符以示区别,如第三章本人添加的脚注1a和1b.
托纳(H.A.THORNER)
1974年4月于伦敦
第一版序言
本书是以我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的观察实践为基础写成的。我原先的计划是,在第一部分介绍我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所用的技巧,在第二部分阐述我在临床工作中所积累的理论成果,目前看来这些理论正适合于作为我分析技巧的基础。但是在我撰写此书时(这本书拖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完成),第二部分的理论却大大超出我的预期。对成人的精神分析实践,加上对儿童的分析经验,使我能够将我对儿童最早期的发展阶段的观点应用到成人心理学,并得出个体早期发展阶段的精神分析理论。这些成果我将在本书中进行详细阐述。
本书的所有结论与贡献,都基于弗洛伊德所传授的知识体系。正是站在他的肩膀上,我才得以进入幼童的心灵,尝试分析和治疗他们。除此之外,我也通过直接观察儿童的早期发展,获得现今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充分验证了弗洛伊德在成人精神分析领域的发现,也代表了我致力于将他的理论在儿童精神分析等领域的应用与深化。
倘若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倘若这本书能够为精神分析学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那么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弗洛伊德本人,他不但盖起了这座大厦,并使其具备了持续发展壮大的根基,而且引领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新的领域,在这些领域开展新的工作。
我必须提及我的两位老师,桑多尔·费伦齐医生(Sándor Ferenczi)与卡尔·亚伯拉罕医生(Karl Abraham),他们在我精神分析发展生涯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费伦齐是第一位引我走进精神分析世界的人。他帮我了解到精神分析的真正本质与意义。他对“潜意识”与“象征”等概念强烈而直接的感觉,以及他和儿童心灵进行沟通、建立联系的能力,对我理解儿童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也使我意识到我在儿童分析领域的禀赋。他本身对儿童精神分析兴趣甚浓,并鼓励我致力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这个领域在当时还鲜少有人涉足。他尽其所能鼓励我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并在我开始上路之时给予我许多支持。正是费伦齐,奠定了我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的基础。
卡尔·亚伯拉罕医生是我的第二位恩师。我很幸运找到这位老师,他具备一种能力,能鼓励他的学生将最好的潜能用在精神分析上。在亚伯拉罕眼中,精神分析的进展完全倚赖于精神分析师本人,倚赖于他的工作质量、人格特质以及学术造诣。我一直将这些高标准放在心里,在这本关于精神分析的书中,我尝试归还我欠这份精神科学的情。不管在临床实践还是理论上,亚伯拉罕很清楚地了解儿童精神分析的巨大发展潜力。在1924年于德国乌兹堡(Würzburg)召开的第一届德国精神分析师年会中,他提及了我的一篇论文,那篇论文写的是一名有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儿童[1]对 ............

书籍插图:
书籍《儿童精神分析 》 - 插图1
书籍《儿童精神分析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儿童精神分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