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民国原作排印未删节经典版)鲁迅三十五年挚友许寿裳呕心沥血之作;大师写大师.epub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鲁迅传
作者:
许寿裳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8月
ISBN:
9787510852961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鲁迅传》出版说明
上 亡友鲁迅印象记
小引
一 剪辫
二 屈原和鲁迅
三 杂谈名人
四 《浙江潮》撰文
五 仙台学医
六 办杂志、译小说
七 从章先生学
八 西片町住屋
九 归国在杭州教书
十 入京和北上
一一 提倡美术
一二 整理古籍和古碑
一三 看佛经
一四 笔名鲁迅
一五 杂谈著作
一六 杂谈翻译
一七 西三条胡同住屋
一八 女师大风潮
一九 三一八惨案
二 〇广州同住
二一 上海生活——前五年
二二 上海生活——后五年
二三 和我的交谊
二四 日常生活
二五 病死
读后记
下 我所认识的鲁迅
我所认识的鲁迅
怀亡友鲁迅
鲁迅的生活——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
怀旧
《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
关于《弟兄》
《鲁迅旧体诗集》序
《鲁迅旧体诗集》跋
回忆鲁迅
鲁迅的几封信
鲁迅与民族性研究
鲁迅的精神
鲁迅和青年
鲁迅的德行
鲁迅的人格和思想
《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自序
鲁迅的避难生活
鲁迅的游戏文章
附录一 鲁迅先生年谱
附录二 鲁迅古诗文的一斑
《鲁迅传》出版说明
在现存的鲁迅回忆录中,鲁迅挚友许寿裳的回忆最为真实,因而最具权威性。他所撰写的《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这两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内容翔实,范围广博,感情真挚,文笔醇厚,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首选入门书。令人遗憾的是,历史上由于某些原因,许寿裳回忆鲁迅的文章曾被错误的删削修改,比如鲁迅关于“革命先革心”的观点被删去了,他对鲁迅寂寞心境的剖析也被删去了。为呈现历史原貌,此次我们所收录许寿裳的鲁迅回忆录,一律据原刊或初版本付排,比如《亡友鲁迅印象记》一书就依据1947年10月峨眉出版社版本排印,未作删节修改。因而,书中的古字、异体字一仍其旧,如“沉默”用“沈默”、“沉痛”用“沈痛”、“预科”用“豫科”等等,另有多处顿号使用了逗号,保留了原刊或初版本的原貌。另外,在得到国内鲁迅研究大家陈漱渝先生的首肯后,本书也参考了陈先生于1998年所主编出版的《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一书的部分内容,在此也谢谢先生的许可。特此说明。
上
亡友鲁迅印象记
小引
鲁迅逝世,转瞬快到十一周年了。那时候我在北平,当天上午便听到了噩音,不觉失声恸哭,这是我生平为朋友的第一副眼泪。鲁迅是我的畏友,有三十五年的交情,竟不幸而先殁,所谓“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因此陆续写了十多篇纪念的文字,如《怀亡友鲁迅》《怀旧》《鲁迅的生活》《回忆鲁迅》《关于〈弟兄〉》《鲁迅和民族性研究》《〈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鲁迅诗集〉序》《鲁迅的几封信》等,都是“言之未尽,自视
然”。近来,好几位朋友要我写这印象记,我也觉得还有些可以写的。只是碌碌少暇,未能握笔,最近景宋通信也说及此事,有“回忆之文,非师莫属”之语;我便立意随时写出,每章只标明目次,不很计其时间之先后。可惜现在身边没有《鲁迅全集》,有时想找点引证,多不可得,这是无可奈何的!
一 剪辫
一九二年初秋,我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东京留学,初入弘文学院豫备日语;鲁迅已经在那里。他在江南班,共有十余人,也正在豫备日语,比我早到半年。我这一班也有十余人,名为浙江班,两班的自修室和寝室虽均是毗邻,当初却极少往来。我们二人怎样初次相见,谈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大约隔了半年之后吧,鲁迅的剪辫是我对他的印象中要算最初的而且至今还历历如在目前的。
留学生初到,大抵留着辫子,把它散盘在腮门上,以便戴帽。尤其是那些速成班有大辫子的人,盘在头顶,使得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口里说着怪声怪气的日本话。小孩们见了,呼作“锵锵波子”。我不耐烦盘发,和同班韩强士,两个人就在到东京的头一天,把烦恼丝剪掉了。那时江南班还没有一个人剪辫的。原因之一,或许是监督——官费生每省有监督一人,名为率领学生出国,其实在东京毫无事情,连言语也不通,习俗也不晓,真是官样文章——不允许吧。可笑的是江南班监督姚某,因为和一位姓钱的女子有奸私,被邹容等五个人闯入寓中,先批他的嘴巴,后用快剪刀截去他的辫子,挂在留学生会馆里示众,我也兴奋地跑去看过的。姚某便只得狼狈地偷偷地回国去了,鲁迅剪辫是江南班中的第一个,大约还在姚某偷偷回国之先,这天,他剪去之后,来到我的自修室,脸上微微现着喜悦的表情。我说:“阿,壁垒一新!”他便用手摩一下自己的头顶,相对一笑,此情此景,历久如新,所以我说这是最初的,而且至今还历历如在目前的一个印象。
鲁迅对于辫子,受尽痛苦,真是深恶而痛绝之,他的著作里可以引证的地方很多,记得《呐喊》便有一篇《头发的故事》,说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晚年的《且介亭杂文》里有云:
“对我最初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却了血史,反以为全留乃是长毛,全剃好像和尚,必须剃一点,留一点,才可以算是一个正经人了。而且还要从辫子上玩出花样来;……”(《病后杂谈之余》)
鲁迅回国之后,照例装假辫子,也受尽侮辱,同书里有云:
“‘不亦快哉’!……到了一千九百十一年的双十,后来绍兴也挂起白旗来,算是革命了。我觉得革命给我的好处,最大,最不能忘的是我可以从此昂头露顶,慢慢的在街上走,再不听到什么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摩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了这一天了。”(同上)
鲁迅的那篇绝笔《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且介亭杂文末编》)有云:
“……假使都会上有一个拖着辫子的人,三十左右的壮年和二十上下的青年,看见了恐怕以为珍奇,或者竟觉得有趣,但我却仍然要憎恨,愤怒,因为自己是曾经因此吃苦的人,以剪辫为一大公案的缘故。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假使当初为了保存古迹,留辫不剪,我大约是决不会这样爱她的。”
看了上面所引,鲁迅在初剪辫子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鲁迅传(民国原作排印未删节经典版)鲁迅三十五年挚友许寿裳呕心沥血之作;大师写大师.epub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