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与记者对话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序言
为出版第一本中篇小说,我花了五年时间
西班牙文学的新堂吉诃德
我的文学创作之路
——采访马尔克斯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将从事音乐并且写一部三角铁和管弦乐队协奏曲
活生生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而今,两百年的孤独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美好时光
回归马孔多
美国总有一天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志同道合两朋友
回忆巴勃罗·聂鲁达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走进罗素法庭[1]
面对M.普鲁斯特[1] 的问卷,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坦然作答
回归本源
文人“炮轰”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写好作品是一种革命义务
新闻给了我政治觉悟
我的问题是打破福克纳
介入政治太多,我怀念文学[1]
得悉加博获奖消息后的闪电式采访
我不再写作
与加博畅谈埃伦蒂拉
一本报复性的书
——加西亚·马尔克斯谈《迷宫中的将军》
经历与作品
——与埃马努埃尔·卡瓦略的会见
《霍乱时期的爱情》从孕育到诞生
马尔克斯是怎样进入《旁观者报》的?
拉美小说爆炸和拉美新电影
——加西亚·马尔克斯答记者问
加西亚·马尔克斯答记者问
讲故事的乐趣
写作是莫大的享受[1]
——与《万花筒》杂志记者阿里斯门迪的会见
附录一:拉丁美洲的长篇小说[1]
——巴尔加斯·略萨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学对话
附录二
拉丁美洲的孤独
——马尔克斯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讲
达摩克利斯剑的灾难
——马尔克斯在1986年8月墨西哥伊埃克斯塔帕会议上的讲话
附录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遗著《我们八月相见》
附录四:向文学巨匠致敬
——国际知名人士及报刊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评价
附录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学之路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
198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访问巴黎期间与妻子梅塞德斯、儿子贡萨洛合影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夫人合影
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古巴革命家、前总统菲德尔·卡斯特罗合影
加西亚·马尔克斯
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奖前,与好友阿尔瓦罗·卡斯塔尼奥·卡斯蒂略合影
加西亚·马尔克斯晚年与夫人合影
晚年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晚年与夫人合影
序言
北京时间2014年4月18日凌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八十七岁高龄在墨西哥城逝世。顷刻间,世界各地的报道铺天盖地,如雪片纷飞,大家不约而同地又记起了他在《百年孤独》里开头的那句震撼人心的话:“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读到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的消息,不是在“许多年之后”,而是在闭目沉思片刻之后,这位文学大师的作品在我国出版发行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犹如一道风景闪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记得1975年我们一起翻译《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时候,刘习良先生就拿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当时他不无感慨地说:这本书真应该翻译出来。但那时的社会环境尚不能出版这类书,而且由于一种惯性思维,也没想到将来有朝一日能出版这本书,所以大家只能把这份感慨和惋惜留在心间。不过,那时大家不仅读到了《百年孤独》,而且也读到了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弗的《佩特罗·巴拉莫》、危地马拉小说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总统先生》以及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鼻祖的博尔赫斯的作品,于是大家已初步了解了一个非常新鲜的拉美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在几年之后,由于“四人帮”的倒台,我国外国文学翻译的春天就到来了。1979年在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从此拉开拉丁美洲文学翻译的大幕。如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拉美产生了“文学爆炸”,而在八九十年代中国则产生了对“文学爆炸”的“翻译爆炸”。当时我国尚未参加世界版权组织,所以不存在购买版权的繁杂手续,于是全国众多的出版社都争相出版拉美文学作品,西班牙文翻译界则没有放过拉美各国任何一个代表作家的重要作品。当然,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位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首当其冲,最受译者青睐。1980年,上海的《外国文艺》首先刊登了刘习良等人翻译的他的四个短篇小说:《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纸做的玫瑰》、《礼拜二午睡时刻》和《咱们镇上没有小偷》。不久这家杂志又发表了刘习良翻译的他的中篇小说《枯枝败叶》和《恶时辰》,从此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中短篇小说翻译便一发不可收拾,甚至从英文俄文转译,比如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族长的没落》就是从俄文转译的。而上海译文出版社在1982年更是不失时机地捷足先登,几乎把已经翻译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一网打尽,出版了厚厚的一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外国文学》则刊登了马尔克斯本人最喜欢的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期间《百年孤独》不少片段的翻译也已经开始,同年,《世界文学》刊登了部分的《百年孤独》译文。到了1984年,《百年孤独》的两个译本就分别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先后正式出版了。这之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每一部新作一出版,就会很快被翻译成中文,包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爱情和其他魔鬼》等。我们称之为跟踪翻译。有的作品,比如《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竟然多达十几家出版社出版。
翻译界如此热火朝天地翻译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当然主要是读者欢迎,尤其是我国的创作界不仅爱读,而且还从其中得到莫大的启发和吸取了丰富的营养,甚至认为自觉或不自觉地“贴上了马尔克斯”,例如我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某些作品显然就带有模仿《百年孤独》的痕迹。另外还有像扎西达瓦、贾平凹、陈忠实、余华等人自己也都承认其作品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影响,至少他们都受到了这样的启发:噢,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而按照我国著名西班牙语文学专家陈众议先生的说法,那个时期几乎“中国作家言必称《百年孤独》,言必称魔幻”。
我们中国的读者如此喜欢加西亚·马尔克斯,那么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我们的态度又如何呢?作为他作品的译者之一,我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与记者对话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