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要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马克思哲学要义
作者:
赵敦华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5月
ISBN:
9787214218650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出版说明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引文和缩略语的说明
前言
第一章 启蒙哲学
第一节 启蒙之子
第二节 启蒙时代的哲学史
第三节 关于马克思的道德哲学
第四节 恩格斯的启蒙观
第五节 葛兰西的“启蒙文化哲学”
第二章 批判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批判哲学的特征
第二节 宗教批判
第三节 意识形态批判
第三章 政治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三个维度
第二节 德国封建专制的历史批判
第三节 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现实维度
第四节 政治批判的未来维度
第四章 实践哲学
第一节 黑格尔式的实践观
第二节 走向唯物论的实践观
第三节 唯物史观的奠基
第四节 唯物史观的实践哲学
第五章 辩证哲学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逻辑学部分)
第二节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辩证方法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探索之路
第五节 《资本论》的系统辩证法
第六节 剩余价值学说与《资本论》其他部分的关系
结束语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命运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作
二、中文参考文献
三、外文参考文献
出版说明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凤凰文库的出版宗旨是:忠实记载当代国内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为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总结、珍贵的价值理念、有益的学术参考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资源。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人类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胸怀和国际视野。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不同文化的冲撞与交融,是不同思想的激荡与扬弃,是不同文明的竞争和共存。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看,交融、扬弃、共存是大趋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是在坚持自我特质的同时,向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吸取异质文化的养分,从而与时俱进,发展壮大。文库将积极采撷当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建设,面向全国,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背后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培育,是先进文化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中华民族必将展示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经验,形成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文库将展现中国现代化的新实践和新总结,成为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和理论界创新平台。
凤凰文库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立足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思潮,树立新观念,建设新学科,着力出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注重推出以新的形式、新的观念呈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历史的优秀作品,从而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并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
凤凰文库努力实现知识学术传播和思想理论创新的融合,以若干主题系列的形式呈现,并且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它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中国化、政治学、哲学、宗教、人文与社会、海外中国研究、当代思想前沿、教育理论、艺术理论等领域设计规划主题系列,并不断在内容上加以充实;同时,文库还将围绕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领域的新问题、新动向,分批设计规划出新的主题系列,增强文库思想的活力和学术的丰富性。
从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大视角出发,从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性出发,中国已经并将更加鲜明地表现自己特有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形成独特的学术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这是我们出版凤凰文库的信心之所在。因此,我们相信,在全国学术界、思想界、理论界的支持和参与下,在广大读者的帮助和关心下,凤凰文库一定会成为深为社会各界欢迎的大型丛书,在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实现凤凰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引文和缩略语的说明
一、本书按照通行的规则,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的顺序摘录引文。
二、上述著作引文页码采取中注形式,中注括弧内使用文集、全集、全集中文1版的缩略语。凡例如下:
(文集10:265)代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265页。
(全集3:56,58)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文2版,第56,58页。
(全集中文1版3:56-57)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56-57页。
前言
在一本论著的前言中,很多作者都觉得有义务交代该书的主题、结构和方法,本书尤其需要这样的交代,因为“马克思哲学要义”可以引起各种疑问。有论者或认为“马克思哲学”专指马克思个人哲学,消解恩格斯和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地位;或认为使用“马克思哲学”的名目而不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受西方“学院化”“学院派”的“马克思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诸流派影响的产物;还有人质疑马克思本人是否提出一种独立于他人的哲学思想。这些疑惑事关“马克思哲学”的合法性,不可不辩。
“马克思哲学”不属于“马克思学”。“马克思学”的创始者吕贝尔提出了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对立论”,在西方颇有影响。我认为,“对立论”的解释显然不能成立。伊格尔顿引用一位男性作家的话:“当我提到‘人’(man)这个词的时候,我指的是‘男人和女人’(men and women).”他接着说:“在此,我也想以同样的方式声明,当我提到马克思的时候,我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不过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与本书无关了。”我也想从一开始就申明:本书所说的“马克思哲学”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不过,这里有必要谈谈两人的关系。恩格斯是马克思的忠实追随者和亲朋战友,这一点不但有各种传记的证明,而且有文本证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如此接近和彼此配合,以致有的未署名的政论甚至不能区分作者是马克思或恩格斯或两人合作,以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克思哲学要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