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陈茂荣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2
ISBN 978-7-5161-5232-4
Ⅰ.①马… Ⅱ.①陈… Ⅲ.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中国 Ⅳ.①D63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97519号
出 版 人 赵剑英
责任编辑 田文
特约编辑 金泓
责任校对 张学华
责任印制 王超
数字编辑 周晏
出  版 
社  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100720)
网  址 http://www.csspw.cn
     中文域名:中国社科网 010-64070619
发 行 部 010-84083685
门 市 部 010-84029450
经  销 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
印  刷 北京君升印刷有限公司
装  订 廊坊市广阳区广增装订厂
版  次 2014年12月第1版
印  次 2014年12月第1次印刷
开  本 710×1000 1/16
印  张 14.75
插  页 2
字  数 235千字
纸书定价 46.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调换
电话:010-84083683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陈茂荣,男,1971年5月生,籍贯:四川省广元市,法学博士,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政治研究,曾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已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5篇,《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文荣获国家民委2012年度论文类三等奖。
序言
民族是伴随着阶级、国家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发展,也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1]
由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后果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的泛滥致使地方族裔民族主义的复兴,多元文化主义的观念和少数族群权利的观念开始不断被“国家化”[2]
,不可避免地导致“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3]
。这就意味着,民族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从而促使民族国家务必寻求如何化解民族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同时,对于民族问题的求解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项的。尽管各个国家的民族问题存在诸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不同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思路,但是由于民族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问题在既定的历史阶段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与其发展的总趋势,又提供了人们在探寻民族问题答案的方法论上的相似性,因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与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而具有多变性。这就提出,在思考民族问题解决方案时,不可忽视其基本前提条件而任意多元求解,更不可妄加推测、随意幻想、闭门造车。民族问题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是党始终坚持的政治主张。
与此同时,伴随全球化、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进程,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再是某民族为了简单生存而抗争的经济政治问题,而是民族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现代社会问题。那么,何谓一种好的生活呢?显然,也并不能仅仅用“物质”的眼光来衡量,而是要考虑到民族的心理感受、民族的心理情怀、民族的心理作用等综合因素。无疑,随着民族认同的增强过程,民族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义务感都将得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随之增强。不证自明的是,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无论是形塑一个精诚团结的国家民族,还是发展一个繁荣昌盛的民族国家都意义非凡。然而,由民族认同的强化所带来的仅仅是正能量吗?抑或其还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呢?其副作用或负面影响究竟是什么?对构建多民族国家将产生什么影响?如此问题,既需要联系民族国家的国家民族构建问题进行回答,又需要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来思考。
关于民族国家的国家民族构建。
目前,国家从传统国家演进到民族国家已成为国际社会与学术界公认的事实。尽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然是民族国家主宰世界政治局面,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趋势的明朗化,关于民族国家终结的言论开始甚嚣尘上。真的会如此吗?安东尼·吉登斯指出,“全球化时代尽管已经来临,民族国家却并没有消失,而且将来也不可能消失”。[4]
社会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吉登斯的断言具有一定科学性。在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到该国的民族问题状况,严重影响到国家认同程度。因而,着手构建国家民族,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各民族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消弭可能存在的国家认同危机来化解民族问题。为此,构建国家民族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这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更是如此。
所谓国家民族构建,指尊重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承认各民族文化差异的事实,建设一个统一的包括政治、经济和民族文化一体化的国家民族。具体而言,可以尝试借鉴斯大林关于国家民族概念的合理内核,将中华民族,即中国的国家民族表述如下:
“共同语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共同地域——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含台湾);共同经济生活——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港澳台的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现代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建立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基础上的中华文化;共同心理素质——中华民族整合基础上的认同。”[5]
然而,国家民族构建遭到“超民族国家”理论观点的严厉批判。“超民族国家”主张民族与国家的完全分离,塑造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国家,“国家应该致力于‘超民族国家’的构建,‘民族’与国家分离,这是最终解决民族问题的必须具备的条件”。[6]
“超民族国家”并非中国本土的原创思想,其肇始于西方的民族民主主义运动。于尔根·哈贝马斯曾在《超越民族国家?——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问题》一文中,[7]
本着维护世界和平与普遍人权的美好愿望出发,希望通过世界公民法建构世界公民的主张。菲利克斯·格罗斯在探讨多民族国家的类型时,就提出了关于民族的公民国家 ............

书籍插图:
书籍《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 - 插图1
书籍《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