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孙正聿等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ISBN 978-7-303-12168-7
Ⅰ.①马…Ⅱ.①孙…Ⅲ.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研究Ⅳ.①A8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28719号
营销中心电话 010-58802181 58808006
北师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网 http://gaojiao.bnup.com.cn
电子信箱 beishida168@126.com
MA KE SI ZHU YI JI CHU LI LUN YAN JIU
出版发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http://www.bnup.com.cn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印刷: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本:170mm×240mm
印张:67.5
字数:1280千字
版次:2011年3月第1版
印次:2011年3月第1次印刷
定价:135.00元(上、下)
策划编辑:饶涛 责任编辑:杜丽娟(上卷)谢雯萍(下卷)
美术编辑:毛佳 装帧设计:肖辉
责任校对:李菡 责任印制:李啸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反盗版、侵权举报电话:010-58800697
北京读者服务部电话:010-58808104
外埠邮购电话:010-58808083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制管理部联系调换。
印制管理部电话:010-5880082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自2010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入选成果经过了同行专家严格评审,代表当前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术创造力,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封面、统一版式、统一标准”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1年3月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为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首席专家为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特别是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及学科建设亟待加强。”这为21世纪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历史任务和重大课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为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梳理和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状况,比较全面地总结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向作出全面的、深入的总结与评价,进而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
二是以“超学科”的研究方式,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出发,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具体地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三是以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核心内容进而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特别是以《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文本对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论述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形成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四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既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又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切实地、全面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
本书的研究方法:一是“超学科”的研究,二是文本解读,三是史论结合,四是调查研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本项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出发,力图超越学科界限,从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并从当代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序和导论;正文,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共十章;附录,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状况及其学科建设的调研报告。
在“序”中,我们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整块钢铁”进行“超学科”研究的指导思想。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革命家”,他的“毕生的真正的使命”是“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他的“两大发现”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学院化的研究方式去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及其基础理论,必须沿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及其开辟的理论道路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在本项目成果中,我们把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关于马克思的“两大发现”的研究。
“导论”部分针对学术界、理论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观点,集中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若干前提性问题,主要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称谓与定位”、“学说与学科”、“整体与部分”、“经典与阐释”、“文本与解读”、“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学养”、“坚持与发展”等前提性问题,深入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和理论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和“解释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本书的主体部分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本书的十章内容,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和科学观为基础,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和发展观,并集中地探讨和论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两大发现”,阐明了由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
本书的第一、二、三章集中地探索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和科学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问题是整个马克思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