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遍中国之湘赣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5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
食遍中国之湘赣
浙版数媒
版权信息
食遍中国之湘赣
三联生活周刊 编著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6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DNA-BN:ECFD-N00007493-20160330
最后修订:2016年3月25日
制作:木 子
出版:三联生活周刊
北京 朝阳区霞光里9号B座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 址:www.bookdna.cn
BookDNA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电子书出版机构,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如您发现本书内容错讹,敬请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6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
目 录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
食遍中国之湘赣
湘西凤凰:血粑鸭、桐叶粑与苗家社饭
武陵家常菜的传奇
桃花源里喝擂茶
常德食客之挑选
湖南腊肉
溆浦年俗
赣州乡村寻味:他乡与故乡
美味地理:赣州客家菜的寻常味
江西铅山:失落的古镇与留存的饮食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
“三联生活周刊·玲珑”系列是为电子书用户量身打造的轻松阅读产品。通过汇集生活、文学、美食、旅行、冷知识等方面的话题,我们为读者提供多样的阅读体验:既有深入细致的探索,同时又不失趣味。
食遍中国之湘赣
本书精选往期年货合刊中关于湖南、江西美食的文章。湖南和江西这两个相邻的大省,都有能吃辣的习惯,却又各有更丰富的饮食习惯。历史上,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多种饮食文化互相影响,创新出当地的特色美食。
湘西凤凰:血粑鸭、桐叶粑与苗家社饭
主笔◎曾焱 摄影◎张雷
李京原正在准备做苗家社饭必不可少的食材——野葱
开老染坊的刘大炮从小生活在凤凰古城北门边的文星老街,说起过年,还是念念不忘小时候的那些吃食
中午太阳竟出来了,暖和和的,在湿冷的南方冬天实在是难得。开饭时,我们把桌子从屋里搬到了门前的晒谷坪上,招呼了十来个村民过来同吃社饭——苗家煮社饭的地道风俗就是要互相赠送品尝,家家如此。
血粑鸭和杨家厨房
刘大炮保留着老凤凰人的生活习惯,一天只吃两餐,早上10点,下午16点,少有破例。我们进他家门的时候大约是10点半,老爷子正守着炉火,不紧不慢吃他两菜一汤的早饭,儿子已经在隔壁染坊里忙开了。
刘大炮是这城里的名人,大名刘贡鑫,有一手祖传的蓝印花布手艺,现在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他乐意人家喊他刘大炮,正经叫名字还不习惯。他落生在古城,住了70多年北门边这条文星老街,屋对面是老文庙,出巷子是道门口——从前这是古城里最热闹的地方,一到夜里,全城的小吃摊子都摆在道门口。画家黄永玉在书里写到过刘氏染坊:黄家的祖屋“古椿书屋”被拆前就紧挨文庙,小时候,从他家里就可以看见对门刘氏染坊晒布的高木架。因了和黄永玉的几十年交情,刘大炮的名气不只在这凤凰县里,出了省出了国,慕名来找他的人一拨一拨,想买一块他亲手染做的门帘或被面送年节。
老人好老味,聊起过年,他记得小时候家里那些吃食,说至今也没怎么变:“凤凰过年和湖南其他地方差不太多,家里起码要备齐了鸡鸭鱼肉和猪脚,要做腊肉、香肠、血粑鸭,还有灌粑、糍粑、桐叶粑。灌粑没听说过吧?把新鲜猪大肠洗干净,灌进糯米蒸熟,用粽叶捆起来挂到梁上,想吃的时候取下来切片炒,好吃得很。凤凰还有一种炒米:把糯米蒸熟后晒干,用细细的石英砂入锅一起炒香,再筛出来装到罐罐里。大年初一那天,我们这里讲泡茶就是泡碗炒米茶,放点白糖、红糖,就着煎糍粑吃,敬祖、待客都要用它。”
凤凰是个苗家、土家和汉族杂居的边城,沱江从西往东流过,江左岸多住苗族,右岸多住土家和汉族。沈从文家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当地家庭:祖父是汉族,奶奶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从前苗家有苗年,土家的习俗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叫“过赶年”。现在各族都过汉年。
专门过来找刘大炮买布的杨春雷说:“可惜你们来早了,赶不上到我家过小年,那才叫一个热闹。”按照凤凰的老习俗,小年那天要做全羊席或全猪席。现在城里人大都不搞这个了,但他家一直守着老规矩,每年都在自己店里置办20多桌,把亲戚朋友和周围邻居全叫过来吃席,甚至长沙、贵州那边的好朋友也会过来赶个热闹。
杨春雷是万木斋的老板,凤凰县餐饮协会主席。古城里,怕是没人不晓得这家店和这家店的血粑鸭。凤凰名菜血粑鸭被家家饭馆写在招牌菜里揽客,但本地朋友特地嘱咐我们,吃正宗血粑鸭,还是到万木斋去。
和我们一样,到万木斋吃饭的客人,桌上大都点了一盘血粑鸭。这道菜看相不讲究,大块鸭、大片粑,一股子湘西食物的野气,吃到嘴里却着实满口香浓,既有鸭肉的鲜美,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说起血粑鸭的来历,杨春雷说也是从祖父嘴里听来:凤凰这边,端午、中秋和过年是最重要的三大节,桌上都不能少了鸭子这道菜。过年家家打糍粑,打糍粑就要先泡糯米,有人做鸭子的时候,不小心让鸭血掉进了糯米盆,可又舍不得丢掉,干脆就把糯米和着鸭血一起蒸了,变成一碗糯米粑,也叫鸭血粑。到后来,他们发现血粑切块放到鸭子里一起烧煮更加美味,就有了现在这道血粑鸭。
“万木斋”这个名字也是黄永玉起的。小城里,家家沾亲带故,黄永玉和杨家也是世交,据说最爱吃杨春雷的父亲杨昌平做的羊肉,每次回乡都来家里撮一顿。老杨师傅退休前在县医院上班,并没做过一天职业厨师,可他烧一手好菜远近闻名:从前凤凰城里有婚丧嫁娶,大都要在家办席,少则一二十桌,多则六七十桌。办席的人家若能请到老杨师傅去主厨,那就是有脸面的事情。掌勺之外,老杨师傅痴迷栽花种木,黄永玉说你这么爱花木,园子就叫“万木斋”吧。2000年父子在家开餐馆,又用它做了餐馆的名字。老杨还有个谐趣的诨名,叫作“猪娘”,说是小时候乡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食遍中国之湘赣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