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投资收藏入门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雕刻投资收藏入门/殷秀云编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大师谈收藏系列)
ISBN 978-7-5478-0065-2
Ⅰ.雕… Ⅱ.殷… Ⅲ.①雕刻—投资—基本知识②雕刻—收藏—基本知识 Ⅳ.F724.787 G89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04261号
责任编辑 全立勇
装帧设计 房惠平
装帧制作 谢腊妹 李 政
(上海钦州南路71号 邮政编码200235)
上海精英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经销
开本 850×1168 1/32 印张 8 插页 4
字数 200千
2010年1月第1版 2010年1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478-0065-2/J·1
定价:48.00元
本书如有缺页、错装或坏损等严重质量问题,
请向工厂联系调换
序
民间流传的“盛世收藏”名言,已经成为今日中国的现实。自20世纪始,工艺美术品悄然地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并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国内市场。由于历代工艺美术品和近现代工艺美术品在市场流通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增值和保值空间,因此工艺美术品已跃升为当今国内外资本的主要投资目标。
被今人称作“工艺美术”的艺术品,其实都是古代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用品。先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土与火,创造了彩陶、陶瓷;后来发现了铜,创造了青铜器;发现了漆,创造了漆器……每一时期新材料的发现都推动了科技和工艺的发展,新的科技、工艺、材料的发现,也创造了更加便利和适用的生活用品,从而更新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由于古代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单纯性,促使当时人们的精力更专注在对唯一和主要用品的适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集中表达上。因此,无论是彩陶、青铜器、漆器、金银器、玉器等物品上都呈现着时代的使用和审美合璧的双重功能。在古代器物中,蕴涵着各个时期社会形态、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工艺科技水准和人们的审美情感等信息。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形象和信息凝聚成为一种特有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当器物一旦失去使用价值以后,后人又会在它的形体上发现和挖掘出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早在我国宋代就已出现了对古书画和古器物的收藏与复制。清代以后,复制古代工艺品和根据古代传统工艺、传统工艺风格进行创新的工艺品,形成了独立的制作和流通产业,所制作的器物专供人们陈设、欣赏、把玩、收藏与投资。
今天在工艺品收藏和投资中不乏古代工艺品和近现代工艺品。古代工艺品一般通过墓葬出土、各朝代宫廷留存、私人收藏传承等方式传世。古代工艺品大多属帝王、贵族、文人士大夫所拥有,这种种器物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在这部分物品被收藏在各大博物馆内,流通到社会的数量毕竟有限。
近现代工艺美术品的门类、品种、花式极为丰富,如:玉器、石雕、象牙、竹木器、漆器、陶瓷、琉璃、金银铜锡器、珐琅器、红木家具、刺绣,等等。其中,由于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风俗、资源的影响,每类工艺品又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特色。
近现代工艺品已退去了实用功能走向艺术的层面,因此尤其重视材料品质的选择和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工艺加工的精致,目前工艺美术品的艺术附加值,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工艺美术品的发展与工艺美术品的收藏、投资互为因果,高水平的工艺美术品具有稳定、可观的保值增值空间,由此会推动工艺美术品收藏和投资的拓展。同样,工艺品投资的发展也会推进工艺美术事业的持续发展。
“今天的工艺美术品是未来的文物”这一论断正是历史的规律。工艺品收藏和投资,不仅是个人资本投资增值的目的,也是个人兴趣爱好、养性益智、提高审美的自我修养,更是一份留存给后人时代艺术精华的历史责任。
目前工艺美术品市场虽方兴未艾,但市场中的工艺制品存在着真伪、良莠纷杂现象。如何鉴真收精,全凭收藏者的眼力功夫。眼力来源于收藏者、投资者对工艺品知识了解的程度和审美品位的高下,审美品位则来自对工艺品知识掌握多寡和收藏实践的品鉴中。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远,艺术璀璨,工艺精致,是中国收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哪一门类的工艺美术品,其魅力中无不包含了复杂的发展、蜕变历程;充满了世代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认知中对材料选择、利用的智慧;积淀了工艺美术设计和工艺技法表达的绝技的繁复和多样性。这门丰厚而优秀的学问是中国工艺美术宝贵的财富,是工艺美术品收藏和投资者珍贵的知识典籍。
《大师谈收藏》系列丛书共有5本:《瓷器投资收藏入门》、《红木家具投资收藏入门》、《雕刻投资收藏入门》、《翡翠投资收藏入门》和《寿山石投资收藏入门》,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工艺美术历史、材料、工艺、名人名作、真伪鉴别、保养等理论知识化。书中的提问与解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直指要点,使读者易懂、易记,可谓是收藏和投资者的一本入门指南。此书可以帮助有志收藏投资者入门有道,少走弯路;对于已有一定收藏、投资经历者而言,也可以作为检验收藏成果,提升收藏、投资能力的良师益友。
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 唐克美
2009年11月
前 言
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王宝韧秘书长去年找到我,请我写一本有关“竹”、“木”、“牙”、“漆”雕刻投资的普及读物,要求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有关知识。我非常赞同这一写法,但如何写好,颇费了一些工夫。
首先思考的是,问题的展开要有脉络和主线,要尽可能保持问题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在竹刻部分,其脉络和主线是遵循王世襄先生在《中国美术全集》中的文例,以体现历史沿革、文化内涵为主线,并将这一思路运用到木雕、牙雕和雕漆的编写之中。
从以收藏为主的玩家,到一掷千金的收藏家,乃至热心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实业家,都要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投资。雕刻表面是一刀、一凿的功夫,内在则是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的积淀和技艺的传承,这是雕刻艺术品的最大价值。只有了解雕刻艺术品的来龙去脉,体味到其中文化的芬芳和厚重,任何投资才会“从善如流”。
我注意到,现在社会对投资收藏的导向,已经开始侧重近现代雕刻艺术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一批雕刻老艺人组织起来,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雕刻投资收藏入门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