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愁万种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Table of Contents
代序:原台湾三三书坊编辑报告
上卷 幽怀记
反省篇
社鼓溪声
神伤尾崎士郎之丧
幽怀记
兰成之诗
书 论
中卷 闲愁万种
民志篇
劫毁篇
下卷 日月并明
我游日出处
《易经》是理论学问的统一场
理论学问的所在
中国的男人聪明,连带女人亦变得英气
中国的女人
后记:江山有思
代序:
原台湾三三书坊编辑报告
朱天文
胡兰成全集九册,《禅是一枝花》、《山河岁月》、《今生今世》、《今日何日兮》、《中国文学史话》、《建国新书》、《革命要诗与学问》、《中国的礼乐风景》,及这本《闲愁万种》,大致涵盖了胡先生从三十九岁到七十五岁之间的著述。至于为数甚多的书信和时事论策,则暂不编入。
此著共分三卷。上卷《幽怀记》收集了十篇散文,十八篇诗作,二十八则书句,乃民国五十三年到五十八年之间的文字,或记事,或言情,或抒志,可以当做是自传《今生今世》的续篇补记。
中卷《闲愁万种》系民国六十八年秋天所作。胡先生写理论学问如诗,写私情诗意又如论述,使我们简直难以分类归档,这种“困扰”如今完全呈现在这本集子的编辑上了。放弃别类分门的作业企图后,选择用一种最简单的概念来统一此书,亦即,胡兰成这个人,“人”来贯彻这本集子罢。
故云《闲愁万种》,是东汉天文算学家张衡的《四愁诗》的愁,是胡先生《遂志赋》里的愁:
“我知文章是四十岁后,知大自然与《易经》礼乐的理论学问,以之再建文明之世的新案,则是六十岁后……
“数学与物理学上的大发现者都是年轻人,如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当时年纪未到三十。汤川秀树发现中间子时二十七岁。但汤川的素粒子空间论因涉到哲学的范围了,到他晚年都未成就得,爱因斯坦晚年的统一场理论亦然。爱因斯坦与汤川等反对核兵器战争而提倡世界联邦,就是孟子说的惠而不知为政。可见物理学等不过一艺,天才者一艺易致,但是大道难闻。冈洁先生是世界的数学者,那样如童子般纯心的大聪明人,而他想要提出一个可以代替西洋产国主义社会的构想,也是一般的不成功。爱因斯坦与汤川秀树与冈洁是因其民族没有像中国人的自己发明《易经》与礼乐之学,与中国历史的情操,做他们思考的背景。可见也不是到了老年即可成就,我是幸而生为中国人,我的岁月乃真可贵重了。
“宗教者如耶稣亦年轻时就成道。释迦是太子出家,在外六年成道后回到王舍城,亦尚未到三十岁吧,而他要把印度文明来理论的学问化,却是直到他晚年去世时尚未成得。而孔子是有伏羲的画卦爻在前,所以占了便宜。但也孔子的成就,是在五十岁以后,孟子见梁惠王则已是七十岁了。”
民国七十年胡先生去世,其时正写着的述作未完,今编为下卷《日月并明──男有刚强女烈性》。文中申述史上是女人始创文明,其后男人把女人所发明的东西来说明其原故,做成了理论体系化的学问,在中国是《易经》,在希腊是数学。此后约三千年间,至今日为止,东洋的一切营造都是依于中国学问,西洋的一切营造都是依于希腊学问,成了全是男人的世界。胡先生以为,文明若没有理论学问化的自觉,便无以变异更新,扩大展开,则如许多古文明国的滞萎夭亡。然而理论学问化亦有其危险性,亦即堕入抽象的大弊。因为女人始创文明,发明轮、音乐、数、天文、田稻、家庭,其文明是物之形与物之象一体的,也就是说,物之存在都是具足的,物皆有其庄严的主意的。理论学问若抽象化,即是脱离了物的存在的庄严的主意,观念论的,不能自足,以致求进不已,虽要止也不能止,其结果却是愈远离了并破坏了文明。胡先生指陈,理论学问化与文明的裂痕发生于巴比伦埃及,其后希腊遂放弃了数的具象性,而为抽象的符号化,把“数在于万物”改为“万物皆数”,即:数不在于万物的变动的姿态,而是万物的现象依于抽象的、体系化的数学方程式。数学与物理学的抽象化,是希腊的理论学问开始离脱了文明。胡先生提出《易经》,以为数学与物理学也要是具象的才好。
胡先生长居日本三十年,以他独特的观察,直指“日本是今时世界惟一古国家最素朴的保有着新石器时代女人文明的原型,而且至今新鲜的活生生的在其人的现实生活中”。女人文明乃文明之本,中国是男人中出来了伏羲作卦象,把女人文明来理论学问化了,以此更有了理性的美。而日本是只有女人文明,其男人没有把文明来理论学问化的功绩和经验。日本是靠传入了中国的儒道,得以历世长远。日本的是只有女性美,没有男性美。所以日本的东西如文学艺术到于极致,都是女性的美。女人在理论上不及男人,男人在美感上不及女人,可是理论学问的威力大,女人不免受委屈,亦即美感受了委屈。美感受了委屈即理论的学问也渐渐失了生气了。胡先生在《女人论》里写道:“史上天下大乱时,第一是要复兴清明的美感,第二是要复兴清明的理论学问。”
下卷《日月并明──男有刚强女烈性》,可与收录在《今日何日兮》一书中的《世界劫毁与中国人》(作于民国69年)并读,是胡先生去世前的又一种新义新证。
佛经里有阿修罗采四天下之花于海酿酒不成,日本友人仙枫有字赠胡先生:
采四天下花
于大海酿酒
不知成不成
胡先生写道:“但我今是酿的酒成了。”
一九九一年六月四日
上卷 幽怀记
反省篇
柴田周吉氏(三菱化纤会长)前时有短文追记终战之后一年他在满洲的谪居,当时的人事关系与社会空气一旦全变了,而且每天的生活没有钱。他写到这里,不禁对他自己的谪居及古今来的谪居人们生出敬意。柴田氏我是读了他的这篇文章,才与之相知。
可是亡命比谪居更艰难。日本人似乎极少亡命的经验,如源赖朝早年的亦是谪居而非亡命。亡命一要有他国去处,如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曾亡命于狄国、于齐国、于楚国,辗转住了十九年,殆如现代国家的承认政治犯,日本历史上的大名诸国,可是不够独立,难以保朝敌。二是亡命者要有平民精神,如汉高祖刘邦曾亡匿在民间,与之相忘,日本可是武士战败落荒而走,即刻被百姓或町人发见,藏身不得。源义经与办庆是落人,而做不到亡命。乃至与西乡隆盛相抱投海的月照和尚,亦是不能平民化,到头难做亡命。
谪居者除了源赖朝后来起兵打天下,其他只能产生文学,如韩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闲愁万种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