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学术年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卷一
例言
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代序)
也谈现代新儒家(代序)
我所认识的钱宾四先生(代序)
钱穆先生学术简谱
壹、谱前
先世
父母
贰、学术年谱
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一岁
一八九六年(清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二岁
一八九七年(清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三岁
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四岁
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五岁
一九○○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六岁
一九○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 七岁
一九○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 八岁
一九○三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 九岁
一九○四年(清光绪三十年) 甲辰 十岁
一九○五年(清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十一岁
一九○六(清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十二岁
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十三岁
一九○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 十四岁
一九○九年(清宣统元年) 己酉 十五岁
一九一○年(清宣统二年) 庚戌 十六岁
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 辛亥 十七岁
一九一二年 壬子 十八岁
一九一三年 癸丑 十九岁
一九一四年 甲寅 二十岁
一九一五年 乙卯 二十一岁
一九一六年 丙辰 二十二岁
一九一七年 丁巳 二十三岁
一九一八年 戊午 二十四岁
一九一九年 己未 二十五岁
一九二○年 庚申 二十六岁
一九二一年 辛酉 二十七岁
一九二二年 壬戌 二十八岁
一九二三年 癸亥 二十九岁
一九二四年 甲子 三十岁
一九二五年 乙丑 三十一岁
一九二六年 丙寅 三十二岁
一九二七年 丁卯 三十三岁
一九二八年 戊辰 三十四岁
一九二九年 己巳 三十五岁
一九三○年 庚午 三十六岁
卷二
一九三一年 辛未 三十七岁
一九三二年 壬申 三十八岁
一九三三年 癸酉 三十九岁
一九三四年 甲戌 四十岁
一九三五年 乙亥 四十一岁
一九三六年 丙子 四十二岁
一九三七年 丁丑 四十三岁
卷三
一九三八年 戊寅 四十四岁
一九三九年 己卯 四十五岁
一九四〇年 庚辰 四十六岁
一九四一年 辛巳 四十七岁
一九四二年 壬午 四十八岁
一九四三年 癸未 四十九岁
一九四四年 甲申 五十岁
一九四五年 乙酉 五十一岁
一九四六年 丙戌 五十二岁
卷四
一九四七年 丁亥 五十三岁
一九四八年 戊子 五十四岁
一九四九年 己丑 五十五岁
一九五○年 庚寅 五十六岁
一九五一年 辛卯 五十七岁
一九五二年 壬辰 五十八岁
一九五三年 癸巳 五十九岁
一九五四年 甲午 六十岁
一九五五年 乙未 六十一岁
一九五六年 丙申 六十二岁
一九五七年 丁酉 六十三岁
卷五
一九五八年 戊戌 六十四岁
一九五九年 己亥 六十五岁
一九六○年 庚子 六十六岁
一九六一年 辛丑 六十七岁
一九六二年 壬寅 六十八岁
一九六三年 癸卯 六十九岁
一九六四年 甲辰 七十岁
一九六五 乙巳 七十一岁
一九六六年 丙午 七十二岁
一九六七年 丁未 七十三岁
一九六八年 戊申 七十四岁
一九六九年 己酉 七十五岁
一九七〇年 庚戌 七十六岁
一九七一年 辛亥 七十七岁
一九七二年 壬子 七十八岁
卷六
一九七三年 癸丑 七十九岁
一九七四年 甲寅 八十岁
一九七五年 乙卯 八十一岁
一九七六年 丙辰 八十二岁
一九七七年 丁巳 八十三岁
一九七八年 戊午 八十四岁
一九七九年 己未 八十五岁
一九八〇年 庚申 八十六岁
一九八一年 辛酉 八十七岁
一九八二年 壬戌 八十八岁
一九八三年 癸亥 八十九岁
一九八四年 甲子 九十岁
一九八五年 乙丑 九十一岁
一九八六年 丙寅 九十二岁
一九八七年 丁卯 九十三岁
一九八八年 戊辰 九十四岁
一九八九年 己巳 九十五岁
一九九〇年 庚午 九十六岁
一九一一年 辛未
一九九二年 壬申
一九九三年 癸酉
一九九四年 甲戌
一九九五年 乙亥
一九九八年 戊寅
一九九九年 己卯
二〇〇〇年 庚辰
二〇〇一年 辛巳
二〇〇二年 壬午
二〇〇三年 癸未
二〇〇四年 甲申
引用书目与参考资料
后记
卷一
钱穆先生留影
钱先生于一九八二年春,在香港中文大学与长侄钱伟长合影。
钱先生夫妇与远从荷兰前来探亲的长女钱易(右坐者)于家中叙往,左后立者为邵世光。
一九八四年,钱先生九秩大寿,夫人(右二)与门生三十余人为先生祝寿时留影。
钱先生在素书楼客厅中与弟子严耕望(左)、余英时(右)谈话。
一九八三年十月,钱先生与在香港讲学之老友朱光潜教授(右)会晤;中为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金耀基。
钱先生在素书楼为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班学生上最后一堂课时的情形。时在一九八六年六月九日下午。
钱先生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九日下午,在上完最后一堂课后,偕夫人与诸生等合影。
一九八七年七月二日,时值钱先生九秩晋三寿辰,下午与素书楼弟子们上完课后,与弟子韩复智合影。
钱穆先生墓园晋谒团摄于墓地,采自香港新亚研究所《纪念钱穆先生论文集》。
一代宗师钱穆故居素书楼经整修后昨天开馆。为钱先生搬出素书楼事,台北市长马英九(左)代表台北市政府向钱夫人鞠躬致歉。采自二〇〇二年三月三十日《联合报》第五版。
二〇〇四年四月五日清明节,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黄乃正(右)暨前任院长梁秉中(左一)于钱先生墓前致祭后与钱夫人合影。
二〇〇四年四月五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暨新亚中学校友会等数十人组团至苏州钱先生之墓前致祭后留影,左一为钱夫人。
钱先生于一九六二年三月十九日致弟子严耕望书信手迹
钱穆先生墨迹
例言
一
关于年谱的效用与可贵,前贤多已言之。例如梁启超任公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谱牒学》中开宗明义地说:
方志,一方之史也;族谱家谱,一族一家之史也;年谱,一人之史也(章实斋语意)。三者皆为国史取材之资,而年谱之效用,时极宏大。盖历史之大部分实以少数人之心力创造而成,而社会既产一伟大的天才,其言论行事,恒足以供千百年后辈之感发兴奋,然非有详密之传记以写其心影,则感兴之力亦不大,此名人年谱之所以可贵也。
这是在钱先生去世后不久,我阅读梁、钱二位先生各自所撰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钱穆先生学术年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