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美丽新世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重访美丽新世界

[英] 阿道斯·郝胥黎 著

章艳 译

中信出版社

目录
导读 自由与奴役
前言
1946年版序言
重访美丽新世界
一 人口过剩问题
二 数量、质量和道德
三 过度的组织化
四 民主社会里的宣传
五 独裁统治下的宣传
六 销售艺术
七 洗脑术
八 化学药品的诱服力
九 潜意识诱服
十 睡眠教学法
十一 以自由为目的的教育
十二 我们能做些什么?
美丽新世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关于作者:阿道斯·赫胥黎: 思考的一生
关于本书
过于超前?: 对《美丽新世界》(1932)的当代思考
成真的预言:对《重访美丽新世界》(1958)的当代思考
延伸阅读:给乔治·奥威尔的一封信
译后记
乌托邦似乎比我们过去想象的更容易达到了。而事实上,我们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另外一个痛苦的问题:如何去避免它的最终实现?……乌托邦是可能实现的。生活在朝着乌托邦迈近。或许一个新的世纪会开始,在那个世纪中,知识分子和受教育的阶级将想方设法逃避乌托邦,去回归一个非乌托邦的世界——少一些“完美”,多一些自由。
尼古拉·贝尔迪阿福(Nicolas Berdiaeff)
导读
自由与奴役
与这个《美丽新世界》的新译本一起问世的包括赫胥黎1946年的序和他1963年去世前5年所写的《重访美丽新世界》(下称《重访》),另外还包括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2003年为此书写的“前言”,对于读者是方便的。尽管《美丽新世界》是一部名著,但对它有深度的全面思考却并不多见。迄今为止,1946年的序和《重访》仍被认为是对《美丽新世界》最深入的思考(当然这还取决于读者自己对这些思考的思考)。今天能够把赫胥黎的三个文本放到一起出版,这对读者更好地理解《美丽新世界》与赫胥黎对乌托邦和现代极权的许多观点会有帮助。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教授哈罗德·瓦兹(Harold H.Watts)在《阿道斯·赫胥黎》一书中说,《美丽新世界》“对赫胥黎本人来说,表述的是他在发展的观念”(Aldous Huxley,1968,p.72)。这个评价是很确切的。《美丽新世界》于1932年出版,在1946年版的序里,赫胥黎就检讨了书中的“严重缺陷”。他说,检讨不是为了悔恨,而是为了“把优缺点都扔到一边,去思考一些其他问题”。1958年,《重访》出版。在《重访》中,赫胥黎再次思考并发展了《美丽新世界》中的一些观点,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人的“自由”问题。在1946年的序里,赫胥黎已经提到,他对人的“自由意志”有了新的认识。12年后,他在《重访》中把人的“自由意志”进一步明确为“自由与自由之敌”的问题。
一 美丽新世界的“幸福工程”
赫胥黎在1946年序里说,《美丽新世界》最严重的缺点就是低估了人类的自由意志。书中的野人约翰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乌托邦中定型的僵尸生活,另一种是部落村庄中的原始生活。一个是“心智不正常”(insanity)的,另一个是“精神错乱”(lunacy)的——“后者虽更接近人性,但也同样奇怪反常”。赫胥黎说,如果他重新写这本书,他要给约翰一个“心智正常”的选择(choice of sanity),他的意思不是说在原来的两个选择之外再给约翰一个选择,约翰因此便有了三个选择。赫胥黎是个用字很精确的作家,从他的用字来看,他给约翰的还是两个选择——在“心智正常”和“心智不正常”之间的选择。“精神错乱”不算一个选择,因为在现代世界里,回到部落村庄的原始生活是不可能的。但是,心智不正常的新极权却不仅可能,而且是现实的危险。心智正常也就是选择一种与这样的新极权不同的生活方式。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之所以只是给了约翰“心智不正常”和“精神错乱”这两种选择,他解释说,是因为当时他认为,人之所以被赋予自由意志,就是为了让他在两种疯狂中任选一种。这样的选择叫作“两害取其轻”(the less evil)——在两个魔鬼中选择较不魔鬼的那一个。一直到今天,这仍然似乎是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们所能进行的唯一能展现他们“自由意识”的选择。这是一种鲁迅曾经说过的奴隶选择,“把沦为异族奴隶之苦告诉国人,是很必要的,但是切莫使人得出结论:那么,我们倒不如做自己人的奴隶罢”。鲁迅说的是,从奴役中解放出来并不就等于获得了自由。
不能获得自由的解放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解放会带来新的、看起来不像是奴役的奴役,那就是美丽新世界里的那种奴役。这是一种犒赏型控制(control by reward)的柔性奴役,它对人的自由形成了比暴力和恐惧更致命的威胁。它所营造的快乐感可以让人在失去自由的时候感到安全,在被奴役的时候庆幸有主子可依靠并享受他的关怀。与必然引起反抗的残暴强制和惩罚不同,柔性奴役不会遭遇反抗,因此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接受和拥护,常态化地永远持续下去。
赫胥黎在1946年序里说,他不再认为“心智正常是不可能的”。他说:“虽然,我现在和过去一样都很悲哀地肯定,心智正常是很罕见的现象,但我还是相信,心智正常是可以获得的,而且我希望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心智正常。”心智正常的选择才是真正自由的选择,它指的是寻找一种与美丽新世界仁慈专制(benevolent tyranny)不同的社会形态。赫胥黎自己的构想是,“在这种社会中,经济上是分散和亨利-乔治式(Henry-Georgian)的。政治上是克鲁泡特金式(Kropotkinesque)和合作互助的。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像是安息日,它们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让人为了它们改变并成为它们的奴隶(现在是这样,美丽新世界里更是如此)。宗教是人类对终极目标、对道或逻辑的知识以及超然神性有意识有理性的追求。人们普遍信奉更高层级的功利主义,最大快乐原则将服从于终极目标原则——在每个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第一个被提出并回答的问题 ............

书籍插图:
书籍《重访美丽新世界》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重访美丽新世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