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华——近代中国_中华民族_观念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黄兴涛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ISBN 978-7-303-22487-6
Ⅰ.①重… Ⅱ.①黄… Ⅲ.①中华民族-民族历史-研究-近代 Ⅳ.①K280.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30842号
营销中心电话 010-58805072 58807651
北师大出版社高等教育与学术著作分社 http://xueda.bnup.com
CHONGSU ZHONGHUA:JINDAI ZHONGGUO
“ZHONGHUA MINZU”GUANNIAN YANJIU
出版发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www.bnup.com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印  刷:北京京师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730 mm×980 mm 1/16
印  张:28
字  数:420千字
版  次:2017年7月第1版
印  次:2017年7月第1次印刷
定  价:65.00元
策划编辑:谭徐锋  责任编辑:王一夫
美术编辑:王齐云  装帧设计:蔡立国
责任校对:陈 民  责任印制:马 洁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反盗版、侵权举报电话:010—58800697
北京读者服务部电话:010—58808104
外埠邮购电话:010—58808083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制管理部联系调换。
印制管理部电话:010—58805079
梁启超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连载《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最早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指代汉族(《新民丛报》第5号,第62页)。1905年,他又在该报第65—66号发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以汉族之义7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成为自觉书写“中华民族”之史的先驱。
杨度
《中国新报》刊影
1907年,杨度在立宪派喉舌《中国新报》上发表《金铁主义说》一文,较早倡导“五族大同”,并开始大体在国内各民族整体意义上,尝试使用现代中华民族概念。
《大同报》创刊号刊影
1907年6月,清宗室恒钧、满族人乌泽声等在东京创办《大同报》(东京编辑,北京发行),主张君主立宪、开国会,致力于“满汉人民平等,统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大国民”,揭开了中国国内各民族现代意义上的一体化运动之先声。
1912年5月,袁世凯授意姚锡光等成立的五族国民合进会的“会启”封面及首页(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有线装小册)
辛亥革命爆发后,基于“五族共和”理念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的领导者们,很快意识到国内各民族实现一体化,即“大同”与“合进”的必要与紧迫。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迅速批准黄兴等发起组建“中华民族大同会”,可谓前驱先路;继任的总统袁世凯,也很快授意成立声势浩大的“五族国民合进会”,强调各族本来“同源共祖”,当取长补短,“举满、蒙、回、藏、汉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具有标志意义。可以说民国建立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才得以真正确立,但其真正广泛传播开来,则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之后。
孙中山
从1919年起,孙中山明确倡导应以“大熔炉”为特色的美利坚民族为榜样,对于中国现存各民族,“努力于文化及精神之调洽”,积极建设以“国族”为政治基础的“一大中华民族”,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1928年由上海爱文书局出版的《中华民族小史》书影
常乃惪(字燕生)是青年党核心人物之一,是最早基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撰写并出版中华民族史专著、系统阐发有关认知的学者。
该书是在其著作《中国史鸟瞰:中华民族之构成及发展》(第一册)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对传播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3年由正中书局出版的《中国之命运》一书书影
从1942年起,蒋介石开始明确阐发其以“宗族论”为基础的单一性“中华民族”观,公开否认国内各民族为“民族”,而称之为“宗族”。《中国之命运》一书将此一观点系统发挥,一时影响很广,但也遭到多方批判。此论公开传播时间仅4年,1946年国民制宪大会期间,蒋氏即已被迫将其放弃。因此,若以此论概括民国时期国民党民族政策的全部和主导型“中华民族”观念,似均有未妥之处。
抗战时期广为传唱的歌曲《中华民族的复兴》(《江西地方教育》1939年第159—160期合刊)
儿童冯颖达书法《中华民族不会亡》(《儿童世界》1939年第42卷第5期)
年仅12岁的儿童范筱珊所作歌曲《中华民族万万岁》
(《新音乐》1941年第3卷第5期“新人曲选”栏)
1938年《蒙藏回族慰劳抗战将士团敬告全国抗战将士书》
1938年4月,蒙古族代表巴文峻、达密琳多尔济等,藏族代表贡觉仲尼、罗桑坚赞等,新疆回族代表尧乐博士、麦斯武德、艾沙等组成“蒙藏回族慰劳抗战将士团”,并发布“告全国同胞书”和“敬告全国抗战将士书”,宣称国内各族“同为组成中华民族的份子”,“存亡与共,相依为命”,并高呼“中华民族万岁!”此图为“敬告全国抗战将士书”(《蒙藏月报》1938年第2期)
1938年《康藏民众代表慰劳前线将士书》
1938年夏,爱国藏族人士青攘呼图克图、贡嘎呼图克图、格桑泽仁、相子翁堆等发起组织“康藏民众抗敌赴难宣传团”和“西康民众慰劳前线将士代表团”,赶赴重庆和各大战区慰劳前线抗日将士。在《康藏民众代表慰劳前线将士书》中,也表达了共同抗击日寇,认同并保卫“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即“中华国族”的同胞深情(《新华日报》1938年7月12日)
《解放日报》所载《回回民族英雄、中华民族英雄马本斋同志》片段
1944年2月,回民支队司令马本斋去世,《解放日报》在1944年3月13日发表长文《回回民族英雄、中华民族英雄马本斋同志》,叙述了他的生平事迹,强调了他属于“中华民族”和“回族”这两种大小民族身份,也表明了当时中共对“中华民族”观念结构的理解。
毛泽东手书“起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到底”
1940年7月,毛泽东为《美洲华侨日报》创刊题词:“起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到底。 ............

书籍插图:
书籍《重塑中华——近代中国_中华民族_观念研究》 - 插图1
书籍《重塑中华——近代中国_中华民族_观念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_中华民族_观念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