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简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道教简史
李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道教简史/李申 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ISBN 978-7-5495-3804-1
Ⅰ.①道… Ⅱ.①李… Ⅲ.①道教史—中国 Ⅳ.①B959.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17179号
出 品 人:刘广汉
策  划:刘冬雪
责任编辑:刘冬雪
装帧设计:赵 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出版人:何林夏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销售热线:021-31260822-882/883
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印刷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华路东段 邮政编码:276017)
开本:890×1240mm 1/32
印张:13.25
字数:260千字
2013年7月第1版 2013年7月第1次印刷
定价:39.8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自序
本书曾于200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当时为了与同一丛书的其他著作篇幅协调,删除了第十一章以下四章。今补全。由于本书内容实际上从道教的产生讲到道教后期的发展,所以本次出版,定名为“道教简史”。
我从事道教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参加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道教哲学部分的撰写。如同当年我无奈撰写哲学和自然科学部分一样,都是临时凑数、勉强而为又不得不为的工作。其撰写过程也就从ABC开始,阅读原始文献。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发现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者特别强调的道家与道教的区分,其实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在古代,道家其实就是道教。韩愈等人所说的“佛老”,就是佛教和道教。我把这一情况向先生做了汇报,先生立即同意按这个思路动笔。于是先有《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道教哲学”部分,再就是这本书。
道家既然就是道教,那么它的起源就不是东汉时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而应从汉初的黄老道开始。这一点,是当今许多学者难以接受的。然而事实如此,难以改变。
对于道教的这种见解,和“儒学是宗教”的说法一样,都非常难以为人接受。然而“儒学是宗教”的说法还曾引起激烈争论,黄老、道家即道教的说法,至今尚未见有多少评议,学者大都只是把它当做一个不值得多费口舌的一家之言搁置起来。而我也就止步于此,多年来没有新的成果,这是必须向读者致歉的。然而这毕竟是一种不同的见解,自认为尚有存在的价值,此番再次奉献给读者,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李 申
2013年1月16日
注释
 
 
□□□□□
 
 
本书中所出现的如上方框同原版纸书。
目录
CONTENTS
自序
绪言
一、“道家”始出
二、“道教”内涵
三、道家与黄老
四、黄老、道家与道教
五、道家、黄老与道教(续)
六、唐代以后的黄老、道家、道教概念
七、今人区别道家与道教的理由
八、张角黄老道与汉初黄老
第一章 道教前史
一、中国传统宗教
二、汉初的宗教状况
三、老子思想与秦代传统
第二章 汉初黄老道教
一、汉初黄老政治
二、黄老道教的理论体系
第三章 黄老道教的失势及汉代宗教观念的发展
一、黄老失势和儒术独尊
二、独尊儒术以后的宗教意识
第四章 汉代的社会危机和黄老道教的复兴
一、西汉末年的政治危机与《包元太平经》的问世
二、《太平清领书》与黄老
三、张角的黄老太平道
四、张鲁的五斗米黄老道
五、《太平经》的黄老特征
六、独尊儒术后的黄老学者
七、汉代三部《老子注》
第五章 黄老道教与方术
一、方术和道教的一般关系
二、先秦方术概览
三、方士在汉初
四、儒教和方术
五、汉代黄老与长生不死术
第六章 魏晋方术道教
一、仙术之争和《抱朴子内篇》
二、魏晋“方术道教”之方术
三、魏晋南北朝道教概貌
四、道与术的争论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至上神
六、道教与玄学(上)
七、道教与玄学(下)
第七章 讲修身治国的隋唐道教
一、隋唐之际的道教走势
二、唐代对老子尊崇的步步升级
三、道教对佛教的反应
四、隋唐道教的本体论
五、道教心性论的崛起
第八章 唐代道教经学
一、方术到哲学的转向
二、注《老》的重玄学倾向
三、理身理国的老子之道(一)
四、理身理国的老子之道(二)
五、唐代流行和新造的其他道经
六、唐代道教的著名论著
第九章 唐代道教与方术
一、方术在唐代的活跃
二、唐代丹术之效
三、隋唐方术的长生论
第十章 唐以后丹术理论的变化
一、内丹术的诞生
二、内丹术的扩展
三、内丹的发展或否定
四、以心为丹说
五、宋代士大夫与丹术
六、宋代以后的方术走向
第十一章 宋元道教主流
一、宋代主流道教与国家
二、宋代道教的儒教化倾向
三、宋元道教诸派之一:雷法派
四、宋元道教诸派之二:老三派和新三派
五、玉皇大帝与儒道二教
六、有关玉皇及儒道关系的讨论
第十二章 宋元时代的道经注释
一、北宋《老子》注释
二、南宋的《老子》注释
三、金元时代《老子》注(附:《庄》、《列》等注)
四、其他道经之注
第十三章 金元全真道
一、全真道宗旨
二、全真教义
三、全真教和国家
第十四章 明清道教以及《道藏》的编纂和辑要
一、明清道教概况
二、《正统道藏》和几部道教丛书
绪 言
——黄老、道家即道教论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道家与道教有着严格区分,对于国外将道家与道教混为一谈深表不满。而“黄老”是属于道家范畴的,现在要论黄老、道家即是道教,其难以为人接受笔者心中自知,然而事实如此,难有他论。一言难尽,就先从黄老、道家、道教这三个概念谈起。
一、“道家”始出
任继愈先生曾经指出,“道家”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先秦有老子,但老子在儒墨之前,无法“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先秦也有庄子,但庄子“剽剥儒墨”(《史记·庄子列传》),对名家的善于论辩、法家的严刑峻法持反对态度,也没有“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因此,司马谈所说的“道家”乃是指汉朝初年的黄老之学。
(1)
先秦的学者对当时的学术也曾进行过分类,如《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 ............

书籍插图:
书籍《道教简史》 - 插图1
书籍《道教简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道教简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