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与粉丝_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4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岳晓东博士大众心理丛书
追星与粉丝
——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
岳晓东 著
ISBN:978-7-111-36542-6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bbbvip.com
新浪微博 @言商书局
腾讯微博 @bbb-vip
目 录
第一章 何为追星为何追
嫁人就嫁苏东坡:明星古已有之
东坡居士迷乐天:追星历史悠久
“三星时代”的迷乱:当代明星评点
信你爱你到极端:追星是种偶像崇拜
追星的五大心理作用
追星中的“普塞克效应”
追星探视:F4研究
第二章 追星与自信
追星中的自信心
做中国的奥普拉:陈鲁豫的自信型追星
要成功就变成他:谢涛的自卑型追星
追星中的“战斗机”:杨丽娟的自恋型追星
衣带渐宽终不悔:曾依的自误型追星
追星探视:青少年对四类偶像和榜样人物的选择
第三章 追星与依恋关系
追星就是寻求“遥亲感”
学习雷锋好榜样:追星中的安全型依恋
黎明的神话魔力:追星中的沉湎型依恋
“照片男”专追“呕像”:追星中的回避型依恋
偶像离去的绝望:追星中的恐惧型依恋
追星探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三个内在维度
第四章 追星与自我认同
追星就是寻找自我
无声世界里的《雀之灵》:追星中的自我达成
偶像与榜样相辅相成:追星中的自我早闭
超级偶像崇拜综合征:追星中的自我迷茫
在追星中逐渐看清自己:健康追星与自我延缓
追星探视:明星榜样化实验
第一章 何为追星为何追
嫁人就嫁苏东坡:明星古已有之
“明星”一词在现代词义中引申为各行业中有名或技巧非常高的表演者,这主要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后,其实行的明星制在演艺界推行的结果。那时上海各影院门厅外都挂有中外影星像,这是明星在我国开始流行的最初表现。歌舞星与此同时兴起,其后,随着时装模特表演和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明星扩展到所有演艺界与体育界。媒体发达的今天,明星进一步扩大到商界、政界、学界中的风云人物,汇聚成一个“满天明星闪烁”的时代。
不过,汉语中“明星”这个词由来已久。明星,在古汉语中系明亮之星,亦即太白或金星。《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尔雅·释天》:“明星谓之启明。”郭璞《尔雅注》:“太白星也,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除此以外,明星在古语中还特指华山仙女。如《太平广记·集仙录》:“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李白《古风》诗早有“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的描写。
虽然明星一词原本并非指各行业中的名人偶像,但明星人物和追星行为在中国古代却早已屡见不鲜了,历史上苏东坡就是一个受到众多“粉丝”追捧的“大明星”。
宋代明星苏东坡
苏东坡这位旷世奇才不但在文章、书法上才情横溢,在生活细节上也极富创造力,加上他个性风流旷达,颇有时尚明星的风范。因此,他的服饰、食谱等也同文章书法一样受到当时国民的广泛追捧。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酒、东坡巾、东坡墨……在11世纪的中国,上至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下至乡民百姓、青楼歌妓,都大有对苏东坡这个“品牌”钟爱有加者。
一笔一墨竞珍藏
当时凡是苏东坡碰过的东西:一张纸、一支笔、一个方台、一座凉亭,都能变成众人争购、争睹的对象,更不要说他的亲笔墨宝了。据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记述,苏东坡做翰林学士的时候,常奉旨于宫中撰写文书。有一个极为崇拜苏东坡的人,勤于搜求苏东坡的字,苏东坡每一个短简便条若由苏东坡的书童交给他,他就给书童十斤羊肉。东坡已经风闻此事。一天,书童请苏东坡回复友人的口信,东坡已经口头回复了。书童第二次又来请求,苏东坡说:“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书童说:“那人一定要一个书面的答复。”苏东坡笑着说:“告诉你那位朋友,今天禁屠。”
东坡居士,以过人的才情和豁达的人格赢得了众多粉丝的追捧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常于宴饮之时作书画赠人。营妓中有一个叫李琪的,聪慧过人、知书达理,不过胆小腼腆,始终没有得到苏东坡赏赐的墨宝。苏东坡要调离黄州时,太守设宴饯行。李琪知道这个机会再不可错过,于是等苏东坡酒至半酣,便捧着酒杯跪拜堂前,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赐墨宝。苏东坡熟视良久,令李琪研墨,墨浓,取笔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写完这两句,即掷笔袖手,与宾客谈笑,却没了下文。在场宾客非常奇怪,只是不便过问。李琪可真急坏了,再次跪拜,苏东坡大笑着又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书毕,在座宾客皆击节赞叹。
苏东坡的业余爱好非常丰富,但绝非样样精通,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人效仿。苏东坡爱吃的肉、喜欢的鱼,马上就变成大众招牌菜。据说当时黄州有位教书先生,他说对苏东坡十分崇拜,有人问他,崇拜苏东坡什么?是喜欢他的诗词,还是喜欢他的书法?教书先生说:“我喜欢吃东坡肉!东坡肉炖得很烂,酥而不腻,肥而不烂,真是好吃极了!”苏东坡的帽子样式,一时间也成了“流行时装”,被士人百姓亲切地称为“子瞻帽”。又据林语堂先生介绍,苏东坡谪居海南时,制墨家潘衡来访,因为物资缺乏,两人就烧松脂制烟灰、混合牛皮胶做墨。这次尝试非常不成功,还差点儿把房子烧掉。可是潘衡回到内地后就是打着苏东坡制墨秘法的招牌,赚了个盆满钵溢。对于此事,苏东坡的儿子苏过也只能摇头苦笑。
千难万险勤探望
苏东坡常年过着贬谪流亡的生活,而且所居之地的环境越来越艰苦。若非众多粉丝的接济和探望,即使再乐观旷达怕也熬不过如此漫长的岁月。
苏东坡被贬至惠州时,当地东、西、北三面,五个县的太守就如同东坡粉丝团一般,不断给他送酒送食物。苏州有一个姓卓的佛教徒可以算是苏轼的铁杆粉丝了,他步行七百里给苏轼递送家书。当时苏东坡的两个儿子在宜兴家中十分挂念父亲安危,卓粉丝听说之后说:“这个容易!惠州也不是在天上,是不是?若是走着去,总可以找得到。”卓粉丝便步行出发,走上这条漫长的道路,横越大瘐岭,走得满脸紫褐色,两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追星与粉丝_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