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汉关系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编委会
名誉主任
江蓝生
主任
马大正
副主任
晋保平
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大正 方铁 方素梅 吕余生
刘晖春 刘楠来 江蓝生 孙宏开
李世愉 李国强 李斌城 杨群
宋月华 张振鹍 周建新 贺圣达
晋保平
“越汉关系研究”课题组
负责人
古小松
(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广西东南亚研究会会长)
成员
陈文(暨南大学副教授、博士)
颜洁(广西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
梁茂华(广西民族大学讲师、博士)
李小亭(暨南大学研究生)
李娜(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博士研究生)
总序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以下简称“西南边疆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管理。“西南边疆项目”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研究方向,其中基础研究类课题成果结集出版,定名为“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以下简称“西南边疆研究系列”)。
西南边疆研究课题涵盖面很广,其中包括西南区域地方史与民族史等内容,也包括西南边疆地区与内地、与境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史研究,还涉及古代中国疆域理论、中国边疆学等研究领域,以及当代西南边疆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等。上述方向的研究课题在“西南边疆项目”进程中正在陆续完成。
“西南边疆研究系列”的宗旨是及时向学术界推介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入选作品必须是学术研究性质的专著,通史类专著,或者是学术综述、评议,尤其强调作品的原创性、科学性和学术价值,“质量第一”是我们遵循的原则。需要说明的是,边疆地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必然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在不给学术研究人为地设置禁区的同时,仍然有必要强调“文责自负”:“西南边疆研究系列”所有作品仅代表著作者本人的学术观点,对这些观点的认同或反对都应纳入正常的学术研究范畴,切不可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表的学术论点当成某种政见而给予过度的评价或过分的责难。只有各界人士把学者论点作为一家之言,宽厚待之,学者才能在边疆研究这个颇带敏感性的研究领域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科学、公正和客观,也才能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不断繁荣。
自2008年正式启动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高度重视“西南边疆项目”组织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西南边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江蓝生同志对项目的有序开展一直给予悉心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云南省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及云南、广西两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领导、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在此一并深表谢意。“西南边疆研究系列”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对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大力支持,编辑人员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一贯为学人称道,值此丛书出版之际,表达由衷的谢意。
“西南边疆研究系列”编委会
2012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课题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成果回顾
第四节 课题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今越南地区在独立建国以前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传说与早期社会
第二节 独立建国前的郡县时期
第三节 长达917年的中越宗藩关系
第三章 中国人移居越南的历史
第一节 郡县时期内地与安南居民的交往迁移
第二节 古代中越两国交通路线
第三节 历史上集体移居越南的中国人
第四节 零星迁入越南的中国移民
第五节 南下中国人与越南族群的融合
第六节 汉人移居安南家族实例及越南姓氏
第四章 京族的形成及与越南其他民族的关系
第一节 雒越以前
第二节 百越之雒越
第三节 以雒越为主的当地旧苗裔与华夏南迁移民的融合
第四节 越南京族与东南亚土生华人之比较
第五节 京族人之华夷观念
第六节 越南的其他民族
第五章 越南文化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 郡县时期汉文化在安南的传播
第二节 越南文化与汉文化
第三节 越文与汉文
第六章 华侨华人与越南历史发展及民族融合
第一节 华侨华人的概念和华侨华人在越南的称谓
第二节 古代越南华侨华人的历史贡献
第三节 华侨华人与近代越南社会变迁
第四节 现代历史中的越南华侨华人
第五节 越南华侨华人中的特殊群体——明乡人
第六节 关于越南华侨华人问题的一些思考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附录 越南多牛乡的傅氏家族与中药经营
第一节 多牛乡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第二节 傅家人和中药业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本课题名为“越汉关系研究”,其要研究的关系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回顾和审视自古以来越南地区(独立建国以前及独立建国后)与华夏交往的历史;越族亦即京族,与华夏移民融合的情况;越南传承中华文化的情况,以有别于一般的中越关系史研究。
这里的“越”包含三重含义:今越南地区的发展史;越族即京族的形成;越南文化。“汉”则是历史概念的中国及中原地区;汉族及华夏族群;汉文化。
最初的课题名称是“越族与汉族关系研究”。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仅仅是研究族际关系,很多问题是难以说得清楚的。只有把今越南地区与华夏交往的历史、当地早期族群与华夏移民融合的情况,以及越南传承中华文化的情况结合起来,才能深入、全面、系统地将中国与越南紧密的历史关系情况弄清楚。
第二节 课题研究意义
越南与其他的东南亚国家大不相同,一般人只知道它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并不知道它还曾是中国的郡县。越南地区曾经在中国的版图内长达1182年,然后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有917年。
自从秦朝开拓岭南,把如今的广东、海南、广西、越南北部纳入中国的版图后,中原就持续地移民该地区。
[1]

即使是越南独立后也不断有中国人移居安南(即越南)
[2]

。这样,越南主体民族京族就是华夏移民与当地土著的融合体。因而,越南已故领袖胡志明说中国与越南是“同种同文”。
越南文化是以京族为主体的越南各民族 ............

书籍插图:
书籍《越汉关系研究》 - 插图1
书籍《越汉关系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越汉关系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