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症_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走出抑郁症
王宇 著
ISBN:978-7-111-38983-5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bbbvip.com
新浪微博 @言商书局
腾讯微博 @bbb-vip
目录
推荐序一 小鸟为什么要唱歌?
推荐序二 找回属于你自己的“春天”
推荐序三 成为美丽的蝴蝶
前言
赞誉
第一篇 抑郁人生
内心的挣扎
滑落的青春
为什么会是我
我在干什么
困兽之斗
“最后的晚餐”
死亡的诱惑
因为有爱
渐见光明
新的生活
勇往直前
真实的生活
尾声:蜕变
第二篇 抑郁的初步治疗
认识抑郁
情绪
思维
行为
想象
生理
抑郁的诊断
抑郁产生的原因
遗传因素
成长经历
生活信念
内在驱力
刺激事件
社会文化
如何治疗抑郁
初步治疗
治疗生活
我们如何做
放松方法之一:走路时的放松术
放松方法之二:冥想放松术
放松方法之三:呼吸放松法
放松方法之四:顺其自然
情绪的ABC理论
我们的思维容易犯哪些错误
“应该”和“必须”
情绪化推理
草率下结论
以偏赅全
非黑即白
自我中心
责任内化
过滤积极评价
贴标签
对未来的消极预期
如何找到负性思维
运用思维记录本
如果情绪可以讲话它将对我说些什么
通过“问题”了解自己
学会感觉
如何挑战负性思维
理性思维
用“心”改变
实践验证
挑战负性思维的其他方法
信息卡技术
敢于冒险
积极的自我暗示
第三篇 抑郁的深入分析
抑郁与完美主义
探究完美主义
创伤性经历导致的“完美主义”
维系优越感导致的“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表现
病态要求:“应该”和“必须”
自卑与自负
放弃:逃避生活
自残与轻生:深深的自恨
迷失自我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
停止战争:摒弃理想化自我
现实:敢于面对不再逃避
不再“表演”,活出真实的自己
纯真之心:不再为荣誉而活
“战略方针”的改变
“知道”不等于“领悟”
真正的治愈:回归真我
案例:一位抑郁患者的心理分析
第四篇 抑郁与人际关系
抑郁与人际关系
别人都看不起我
一切都是我的错
挥之不去的“伪装感”
无法停止的“愤怒”
社会比较:我是一个失败者
我找不到朋友!
爱与性
第五篇 抑郁与工作
抑郁与工作
学校与工作的选择
工作中的完美主义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工作为了什么
第六篇 与抑郁有关的具体问题
伪抑郁患者
亲人可以做点什么
关于药物
关于心理治疗
后记:找回自我的旅程
参考文献
推荐序一 小鸟为什么要唱歌?
1
罗洛·梅(Rollo May)写过一本重要的书,叫《焦虑的意义》,让人看到,原来“焦虑”不只是痛苦的,也是有意义的,就是让人反思自己的存在。
因此,作者引用吉尔伯特(Paul Gilbert)的话说:“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接下来作者表示:“当我陷入抑郁的时候,还无法很好地理解这句话。当我走出抑郁的时候才发现,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想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
2
西方有一个词汇,叫“曾经受伤的疗伤者”(the wounded healer),它让我们对心理治疗有了新的理解。我们看到,有一些伟大的心理治疗师,他们自身经历过深切的心理苦痛与挣扎,这种经验对于他们从患者变成医者是十分重要的。读王宇的书,我们发现的便是这样一种情形:王宇写出此书,不只是出于他做治疗的经验,而是首先出于他自己患病的经验。作者并不讳言,他自己曾经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后来成长为抑郁症的治疗者。在他身上,经历了从“受伤者”到“疗伤者”的转化,这种转化与整合,使他既能够真切体谅抑郁症者的痛苦——因为他自己曾经这样痛苦过,也让他能够成为一个真实的引导者,帮助来访者走出抑郁症。
当然,一个病人并不见得就会成为一个治疗师,但是,一个治疗师需要有心理苦痛与挣扎的自我体验。更为重要的是,从病人向治疗师的转化,需要经历更深的自我觉察。没有觉察,不可能有转化。
因此,在心理咨询领域,也存在复杂的现象,皆与觉察有关。有一些咨询师,他们自身并没有经历深刻的觉察,内在有“病”的阻碍,外在却承担着一个治疗者的角色。也有一些在心理学领域有很高声誉的人,也是因为没有深的觉察,拥有很多心理学的理论,却不懂心理咨询。甚至,这些年来,我接待了许多有心理困扰的来访者,他们可能比心理学教授更懂心理学,我这样说,大家也不必觉得奇怪。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自身经历了心理的痛苦与挣扎,对心理学很迷恋,并且接受心理咨询的训练,然后踏踏实实去做,把心理咨询当成自己的使命,当成生命的召唤。这样的人,是真懂心理学的,他们正在成长,会成为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我愿意相信,王宇是这样的人中的一位。
3
我跟王宇并不十分熟悉。但在跟他有限的接触里,我能看到他的独特。
我记得,罗洛·梅的弟子孟德洛维茨(Edward Mendelowitz)曾来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讲课,其中讲到罗洛·梅训练学生的一个特别经验,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罗洛·梅在讲课的时候,会关注那些坐在角落里认真倾听,却不大说话的学生。有机会的时候,他会要求这样的学生出来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发现总是非同一般的。在他看来,这样的人可能会成为更好的心理治疗师。
我跟王宇的几次接触发生在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王宇偶尔会来参加在这里举办的一些研讨活动。我发现,他常常是坐在一个角落,在那里听着,却不大说话。这让我想到了罗洛·梅的故事。
4
在治疗中,一个咨询师随时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病人,一个是医者。“病人”的角色可以跟来访者联结,进入对方,了解对方。医者的角色可以带领来访者,协助对方移除症状的遮蔽与阻碍。
我常常说,生命的本质是成长,成长的目标是成为自己。心理症状反映的情况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找到成为自己的路,他的成长进程受到了阻碍,甚至陷入停滞的状态。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也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走出抑郁症_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