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利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资本与利息
〔奥〕庞巴维克 著
商务印书馆
修订重印《资本与利息》一书说明
庞巴维克(Eugen von Böhm-Bawerk,1851—1914)是奥地利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主要著作,除《资本与利息》(1884年)外,还有:《资本实证论》(1888年,此书本馆有旧译)和《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崩溃》(1896年)等书。
奥地利学派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学派中最反动的一个流派,形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这个学派从形成的第一天起,就是致力于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他们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张边际效用说;反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占首位的理论,认为消费和交换应居首位,他们竭力反对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欲望、需求等心理因素解释为决定社会经济生活的根本原因。这种“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阉割经济范畴的历史的社会阶级的内容,企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
《资本与利息》一书又名《经济学说批判史》。它“批判”的锋芒主要就是针对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庞巴维克和其他庸俗经济学家一样,完全抹杀了其中科学的成分;对于与他同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流派的批判,那是他们之间的混战,但从中也可看出一个线索,只要某一种论证稍稍涉及劳动与利润的关系,庞巴维克就绝不放过。从他所作的这些“批判”里,我们就不难看出这位资本主义的辩护士立场是如何的坚定。
他在“批判”百家的价值论之后,自己臆造了一套价值论,就是:人对“现在的财货”的估价要比“未来的财货”高,这一普遍的心理因素是利润(他的术语一概称为利息)的来源,因此,对他来说,资本家攫取利润是一种天经地义的权利,利润将是万古长存的。
由于奥地利学派这一套“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是如此忠诚,所以它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中是拥有相当影响的。二十世纪以后,他的后继者们对它作过若干补缀和修正,但其基本观点始终是一脉相承,它的反动性是丝毫也没有什么改变的。
庞巴维克的这本书,在解放前1938年本馆曾据威廉·斯马特英译本转译出版,可见它在中国资产阶级学术界中亦起过毒害作用。现在,我们根据旧译修订重版,其目的正是反过来,把这种毒害摆出来,供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批判研究之用。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59年11月
目 录
修订重印《资本与利息》一书说明
绪言 利息问题
第一编 利息问题的发展
第一章 古代与中世纪对于利息的反对
第二章 从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对于利息的拥护
第三章 杜阁的结实学说
第四章 亚当·斯密与这个问题的发展
第五章 无彩色的学说
第二编 生产力学说
第一章 资本的生产力
第二章 简单生产力学说
第三章 间接生产力学说
第三编 效用学说
第一章 资本的效用
第二章 历史的叙述
第三章 批评的计划
第四章 萨伊、赫曼学派的资本效用论
第五章 财货效用的真实概念
第六章 萨伊、赫曼派概念的批评
第七章 独立的效用:一个不能证明的假定
第八章 独立的效用:它的不可靠的结论
第九章 独立的效用:起源于法律的假定
第十章 门格尔的效用概念
第十一章 效用学说的不充分
第四编 忍欲学说
第一章 西尼尔学说的叙述
第二章 西尼尔的批评
第三章 巴斯夏的忍欲学说
第五编 劳动学说
英国学派
法国学派
德国学派
第六编 剥削学说
第一章 剥削学说历史的发展
第二章 罗伯搭斯的剥削学说
第三章 马克思的剥削学说
第七编 少数学说
第一章 折中派
第二章 后期的结实学说
结 论
绪言 利息问题
凡是拥有资本的人,一般都可以从他的资本上得到经常性的纯收入,这种纯收入,就叫做利息。
(1)
这种收入因为有某种值得注意的特性,故与他种收入不同。它的存在并不是靠资本家个人的活动,甚至他无举手投足之劳,此种收入就会自然流入他的手里。结果利息似乎是从资本中跃出的东西,或者用个旧的比喻说,是由资本卵育而生的。任何资本都能有利息,无论资本所包括的是哪类的财货:生殖的财货或不生殖的财货,易毁的财货或耐久的财货,可代替的财货或不可代替的财货,货币或货物,都一样能有利息。最后,利息流入资本家之手,而其资本还不至于枯竭,因此,收入继续产生,而且无时间的限制。如果世间物事可以这样形容的话,利息的寿命可以就是永生的。
整个看来,利息现象呈现出一种非凡的情景:一个没有生机的东西,却能供给出继续不断无穷无尽的财货。这种非凡的现象在经济生活上显得如此正常,使得资本这一概念常常都不免以之作为基础。
(2)
为什么资本家不作个人亲身的努力就可得到继续不断的财富收入呢?
这句话里就包括了利息的理论问题。要把利息与资本之间关系的实情与其一切特性,都加以叙述并作出全面解释,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解释在广度方面与深度方面都必须十分完备。在广度方面,利息的各种形式与各种变化都要包括在解释的范围之内。在深度方面,解释必须一直达到经济研究的真正限界。换句话说,要达到作为经济解释止境的那些终极的、简单的与已知的事实,也就是经济学所根据的而不必去证明的事实,解释这些事实是属于有关的科学,特别是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事情。
利息的理论问题,必须要仔细地与社会和政治的问题分清。理论的问题所要问的是为什么在资本上会有
利息。社会和政治的问题所要问的是资本应当不应当有
利息——利息是否公平、美善、有用、有益——利息是否应当禁止、改善或废除。理论问题所研究的完全是利息发生的原因,而社会和政治问题所研究的主要是利息的效果。理论问题只是关于真理的探讨,而社会与政治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注意实行与策略。
两种问题的性质不同,每种问题所使用的论证的特点及其严密性也不相同。一个所要研究的是真与假,另一个,则特别注重到策略。关于利息发生的原因问题只有一个解答,它的真理凡是能正确运用思考原则的人是都要承认的。但是利息是否公平、美善、有用或无用,则需要多加一番研究,而且是因个人意见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资本与利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