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聚焦当代文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燃灯者(增补版)
没有英雄的时代, 我只想做一个人
身边的江湖
1+12:通向常识的道路
大先生
亦摇亦点头
版权信息
燃灯者(增补版)
作 者:赵越胜
责任编辑:金 硕
本书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全球范围发行
目录
版权信息
《燃灯者》(增补版)序
《燃灯者》(增补版)自序
辅成先生
聊与梅花分夜永——辅成先生百年祭
渎神与缺席——为志扬文集而作
若有人兮山之阿
骊歌清酒忆旧时
附录 读《燃灯者》
《燃灯者》(增补版)序
周国平
越胜平生最爱有四,曰音乐、书、政治、朋友。把政治列在其中,实在勉强得很,他不过是作为一个草民,只在也只想在台下喊几声罢了。朋友聚在一起,他常慷慨评点时局,疾恶如仇。他真正所爱的是正义,但正义乃一抽象名词,和其余具体名词并列未免抵牾,我只好用政治一词代替。
其实,音乐和书两样,他也只想在台下。音乐不用说,不管发烧友到什么级别,明摆着今生不会做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了。书这一样有点奇怪,他嗜书如命,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却总是十二分地抵触出书,写了文章传给朋友一读,就此了事,从不肯结集出版。在所爱的四样中,他好像认定自己的位置是第四样,做音乐的朋友、书的朋友、正义的朋友,在前三样上都无意登台亮相。
若干年前,在朋友们鼓动下,他终于同意把正在传阅的几篇文章结集出版,那便是初版的《燃灯者》。我为此甚感惊喜,这个倔头终于让了一步。现在的新版,内容做了调整,共五篇文章,除一篇外都是写朋友的,同时又通过写朋友写了音乐、书、正义。其中,周辅成点燃了他对书和正义的爱,唐克点燃了他对音乐的爱。由这些文章,我们看到的既是他对朋友的赤忱之情,也是他精神生长的心路历程。
在所写的人物中,我和周辅成先生略有交往。1995年,先生到巴黎,我也在那里,同住越胜家中。1997年和2000年,我先后两次随张雪到朗润园拜访先生。2005年,先生出面息讼,我应召去见先生一次。在先生家里,先生拿出我的书,赞誉有加,我当即惭愧万分。我出了一些通俗的书,没有多少学问,一直不敢献丑,怎么想得到先生自己买了,还仔细读了。先生对我厚爱,但在息讼一事上,我拂了他的好意,令他伤悲,我深感歉疚又无奈。先生每次谈话,声如洪钟,激情澎湃,正气凛然,哪里像一个耄耋老人。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在先生的血管里流着的始终是年轻人的热血。
先生是热情的,也是寂寞的。最后一次见面,先生赠我一册书,竟是一个打印的文集,我心中一痛。参加先生的追悼会,看到的场景相当冷清,我心中又一痛。晚年之作无一家出版社肯出,追悼会无一个北大官员肯到场,先生真是寂寞极了。可是,在这样一个只爱金钱和权力的时代,爱智慧和正义如先生,寂寞就是必然的了,这正是先生的光荣。
哲人已逝,读了书中《辅成先生》一文,方知我对先生了解得太少太浅。文中引述的先生许多话,何等睿智,何等痛快。我本来是可以有许多亲聆教诲的机会的,却因为疏懒而错失了。
在增补的文章中,有越胜为张志扬文集写的序,其实仍是借作序写人。志扬也是我的老朋友,而我们的结识也是通过越胜。1983年末的某日,越胜兴冲冲给我看一篇文章,是读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的感想,署名墨哲兰。后来知道,这是志扬的笔名。文章完全不像一篇读后感,倒像是一颗积聚了巨大能量的炸弹,你能感受到一种备受压抑的汹涌激情,因此文字很不顺畅却有异样的冲击力。我看了技痒,越胜嘱我回应一篇《月亮和六便士》的读后感,于是我写了《人性、爱情和天才》。这差不多是我写散文的开始,志扬一定想不到,我是受了他的刺激才开始写散文的。其后在不同场合和志扬见面,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沉默和温和,他仿佛生活在一个自己的精神城堡里,他人难以进入,沉默是他的防卫,温和是他的致歉。
自初版以来,越胜的这本书广受赞誉,已被视为记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代知识分子交往的经典之作。所以,最后我想对越胜说:既然你已经开了一个头,索性就继续下去,从此在出书一事上不要太倔了。我的无私的理由是,好文章就应该让更多的人读到,你不能只给我们这几个老朋友吃偏灶,而对许多你不认识的文化美食家的精神饥饿无动于衷。我的自私的理由是,你的清高给了我们这些文章不如你却挺乐意出书的人很大压力,使我们觉得自己像是俗物似的。再那么倔,于义于情都说不过去吧?
《燃灯者》(增补版)自序
燃灯人,当你手摩我顶,静似奔雷,一只蝴蝶正为我,预示一个石头也会开花的世纪。
——周梦蝶
《燃灯者》初刊已愈四载。书出版后,有许多朋友喜欢。大家向往我在书中纪录的老一代学人的风范,感叹追怀他们远去的背影。以此知中华文脉未绝,三千年衣冠风物,不会泯灭于几十年风卷沙埋。
此次续编问世,补入《骊歌清酒忆旧时》《若有人兮山之阿》《渎神与缺席》三篇,都事涉五十年前那场浩劫的记忆。我在整理这些篇什时,汉娜·阿伦特的名著《黑暗时代的人们》常常浮现心中。我极爱书中的这段话:“人性原本有它自然的生长。但在遭受迫害的强力下,受害者会彼此接近,使他们之间的距离完全消失。从而产生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如果这种关系能顺利发展,它会培育出一种稀有的仁厚和至善。它是生命里的源泉,只要活着,就有欢乐。”我们这些经历过黑暗的人,确实体会过人性的坚韧。唐克兄弟在革命喧嚣中的琴声,志扬兄弟在单身牢房中的思考,顾圣婴“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决绝,都如深埋灰烬的炭火,明亮灼热。日月不夺爝火之明,无数微弱的生命之火,亦将照亮弥天黑暗。
最初我讲述燃灯者的故事,并没有想把它公之于世,那是一次私人写作,为把那些瑰宝留给自己。周先生教诲我三十多年,志扬与我三十年彼此砥砺,唐克唤醒少年心中的渴望……都让我心存一份感恩。正如史怀哲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感谢那些燃起火焰的人。我们受其所赐,就应向赐予者表述我们的深谢之情”。
书中记述的都是寂寞之人。或大隐于市,或身后寂寞。但寂寞本是哲人常态,知识人的本份,艺术至深的境界,幻想者的归宿。《燃灯者》初版曾有幸获南方报系2012年度散文大奖。在获奖感言中,我曾对燃灯者的寂寞有如下思考:
班达用clerc而非intellectuel来命名他的名著《知识人的背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财新:聚焦当代文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