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刊2014年07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顾颉刚、钟敬文与“猥亵歌谣”
陌生的田野
当代中国精神伦理问题
当代犬儒主义的良心与希望
夭折的启蒙还是启蒙的破产?
教科书的启蒙与生意
短长书
想起朱光潜先生
林毓生的真性情
天下第一蒙顶茶
从“美国大杏仁”到“巴旦木”
安重根的遗产
思归的游魂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研究在美国的转向
湘江流绝唱
从《雪国列车》看科幻中的反乌托邦传统
为什么是饭勺?
品书录
萤火虫与虱子
棋盘中的历史
还原历史的色香
门打开了就别再关上
著译者言
欧洲妖魔化的伊斯兰形象
以人物破除界限
《二汪诗卷》的历史细节
西部国情考
汉中艳遇 阆中围城
读书献疑
把书读对
漫画
画说
世上本无诸葛亮
顾颉刚、钟敬文与“猥亵歌谣”
作 者:施爱东

  公开号召文人搜集“猥亵歌谣”,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概是破天荒的。周作人为了推广“猥亵歌谣”这个新概念,以及提倡“猥亵歌谣”的搜集整理,前后写过不下十篇文章,光是以此为题的“猥亵系列”就有《猥亵的歌谣》、《征求猥亵的歌谣启》、《关于“猥亵歌谣”》、《从猥亵的歌谣谈起》等,甚至还打算编辑《猥亵歌谣集》和《猥亵语汇》,“建设起这种猥亵的学术的研究”。
  提倡搜集“猥亵歌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发轫于一九一八年的北京大学歌谣运动,起于刘半农拟定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其征稿条件中原有这么一条:“征夫野老游女怨妇之辞,不涉淫亵,而自然成趣者。”歌谣研究会后来交由周作人主持,他觉得这一条提得太保守,于是在一九二二年修订后的章程中改成了“歌谣性质并无限制,即语涉迷信或猥亵者亦有研究之价值,当一并录寄,不必先由寄稿者加以甄择”,不过,这点小改动似乎并未引起大家注意,几乎无人响应。
  周作人对于公众不能注意到这项工作的启蒙意义多少有些失望。一九二三年底,他又单写了一篇《猥亵的歌谣》,将“猥亵歌谣”笼统地定义为“非习惯性地说及性的事实者”,分成四个类别,私情、性交、肢体、排泄。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他将涉及性心理、性行为、性器官,乃至性暗示在内的全部民间歌谣都装进了这个大箩筐。按照周作人的界定,半数以上的民间情歌都可以贴上“猥亵歌谣”的标签,在他自己所举的例句中,连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都不能摆脱“被猥亵”的命运。
  周作人这篇文章的目的自然是奔着“思想启蒙”的光明大道而去的:“猥亵的歌谣,赞美私情种种的民歌,即是有两性的烦闷而不实行的人所采用的别求满足的方法。他们过着贫困的生活可以不希求富贵,过着庄端的生活而总不能忘情于欢乐,于是唯一的方法是意淫,那些歌谣即是他们的梦。”对于“猥亵歌谣”的文学价值,周作人比较犹豫,一方面他认为“我们知道这些歌谣里所含的艺术分子大抵很少”,“寻常刊行物里不收这项文字,原有正当的理由”;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些歌谣“在学术上自有适当的地位”,所以“在非卖品或有限制的出版品上,当然又是例外”。至于在学术上到底有什么地位,他也没明说。结合他在其他文章中的表述,大概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意思:“猥亵歌谣”反映了一代青年的性爱幻想,可以用来研究中国民众的性心理。
  这篇文章反响很大,但从总体效果看,似乎并没有起到启蒙的作用。一九二五年十月,周作人再次出击,联合钱玄同、常惠发出一篇《征求猥亵的歌谣启》:“大家知道民间有许多猥亵的歌,谜语,成语等,但是编辑歌谣的人向来不大看重,采集的更是不愿记录,以为这是不道德的东西,不能写在书本子上。我们觉得这是很可惜的,现在便由我们来做这个工作。”这里再次强调了“猥亵事物的范围内普通包含着四个项目,即私情,性交,肢体,排泄”,明确了搜集的目的和意义:“我们想从这里窥测中国民众的性的心理,看他们对于两性关系有怎样的意见与趣味。”
  用顾颉刚的话来说,周作人很有些想法,但“不是一个办事的人”。总之,周作人只负责扔炸弹,扔完就完事了,并不负责收拾残局。别人寄来的歌谣他没有整理,允诺的出书和赠书计划也没有兑现,来来去去,他只是推广了“猥亵歌谣”这么一个新概念。一年后,周作人发表《关于“猥亵歌谣”》,对于自己未能兑现承诺做了一点简单的说明,把主要责任推到了顾颉刚的头上:“第一是私人的事情,因为疑古君本年有颇长久的‘天鹅绒的悲哀’,没有心思执笔,随后常君出京去了,我,倒还没有别的障碍。”

  顾颉刚是个闲不住爱张罗事的人,他那本被刘半农认为值得“大书特书”的《吴歌甲集》虽然出版于一九二六年,但其中歌谣多是一九一九年前后休学在家时搜集的。
  顾颉刚将这二百首歌谣分成五类:一、儿童的歌;二、乡村妇女的歌;三、闺阁妇女的歌;四、男子(农、工、流氓)的歌;五、杂歌。他把后四类又再统归为“成人的歌”。其中乡村妇女的歌大多数都是私情歌:“这是以她们的中心思想(爱情)发挥而成的歌;因为她们没有受过礼教的熏陶,所以敢做赤裸裸的叙述。”胡适在序言中对乡村妇女歌和男子歌大加赞赏,甚至认为这才是“真正民歌”。可是,如果按照周作人的分类法,被胡适认为是真正民歌的部分,恰恰都可归入“猥亵歌谣”,比如这首《结识私情结识隔条浜》:
  结识私情结识隔条浜,
  绕浜走过二三更。
  “走到唔笃场上狗要叫;
  走到唔笃房里三岁孩童觉转来。”
  “倷来末哉(你来好了)!
  我麻骨门闩笤帚撑,
  轻轻到我房里来!
  三岁孩童娘做主,
  两只奶奶塞子嘴,
  轻轻到我里床来!”
  顾颉刚认为这首歌谣与《诗经·召南·野有死麕》如出一辙,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女子呼唤情人“轻轻到我里床来”,不要惊动了门口的狗和床上的孩子。当然,歌谣吟唱的内容并不是歌者的实际生活,而是歌者的愿望或者想象。歌者咏唱幻想,以幻象代替现实,在幻象中自慰自足、自怨自艾,原本是文学创作的特质。这些男男女女的私情歌谣,在顾颉刚的分类体系中是普通的成人歌,但在周作人的分类体系中却是“猥亵歌谣”。歌谣的分类本身就反映了分类者的眼光和态度。
  《吴歌甲集》出版之后,顾颉刚除了寄送歌书,还不断写信鼓励别人参与到歌谣运动中来。钟敬文一九二七年出版的《疍歌》“序言”中就说:“我的好友顾颉刚君 ............

书籍插图:
书籍《读书月刊2014年07期》 - 插图1
书籍《读书月刊2014年07期》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读书月刊2014年07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