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次
写在前面
语文常谈
序 吕叔湘
1.语言和文字
2.声、韵、调
3.形、音、义
4.字、词、句
5.意内言外
6.古今言殊
7.四方谈异
8.文字改革
未晚斋杂览
序 吕叔湘
1.霭理斯论塔布及其他
2.赫胥黎和救世军
3.葛德文其人
4.李尔和他的谐趣诗
5.《第二梦》
6.《书太多了》
7.买书·卖书·搬书
语文常谈
附:未晚斋杂览
吕叔湘 著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联书店
Copyright©2008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语文常谈:附《未晚斋杂览》/吕叔湘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1(2010.7重印)(2011.4重印)
(中学图书馆文库)
ISBN 978-7-108-02831-0
Ⅰ.语… Ⅱ.吕… Ⅲ.汉语-基本知识 Ⅳ.H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43278号
责任编辑
张 琳
装帧设计
朱 锷
责任印制
卢 岳
出版发行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隆昌伟业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08年11月北京第1版
2011年4月北京第3次印刷
开 本
787毫米×1092毫米 1/32 印张7.25
字 数
118千字
印 数
15,001-25,000册
定 价
25.00元
写在前面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吕叔湘先生,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1964年春,他应《文字改革》月刊之邀,开始连载有关语言、文字常识问题的文章。作者抛弃“行话”,联系日常生活,通过有趣的例证、生动的比喻,甚至一些笑话、故事来说明语言现象。文字深入浅出,对于提高语文水平甚有帮助,因此广受欢迎,于1980年结集出版,取名为《语文常谈》。作者在序中说:
给这些文章取个名字,无非是说,这些文章内容既平淡无奇,行文也没有引经据典,当不起“概论”、“基础”之类的美名,叫做“常谈”比较恰当。希望有些读者在看小说看电视看得腻味的时候,拿来换换口味,而不至于毫无所得就是了。
……有人说,“中国话”就是没有“文法”,历代文学家都不知道什么叫“文法”却写出好文章,可是他回答不上来为什么有的话公认为“通”,有的话公认为“不通”,后者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不合“文法”。不幸的是,诸如此类的意见不是来自工农大众,而是来自一部分知识分子。这说明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确实还有待于普及。这本小书就算是这方面的一个小小尝试吧。
全书共分八章,重点分别为:一、语言与文字的辩证关系;二、汉字的语音、音韵;三、文字三要素的形、音、义;四、语句的结构;五、词义和句义;六、古今语言的变化;七、各大方言及推广普通话;八、汉字改革与汉语拼音。别看篇幅短小,这却是一本很有分量的普及读物,有实用价值,知识性也很强,如旧字典中的反切法、古典诗词中的压韵问题,都有精要的叙述。
吕叔湘先生还是一位翻译家。《未晚斋杂览》收录的七篇读书札记,就是介绍外国作家和作品的,曾在《读书》杂志刊出。“‘未晚’者已晚也。旧时训诂学里有‘反训’这么一个项目,现在也还有训诂学家热心研究。”这些文章既生动幽默,又可见学者的修养与识见,1994年亦结集纳入“读书文丛”。
1998年,“三联精选”第一辑选入《语文常谈》;时隔八年出版的“中国文库”本将《未晚斋杂览》收作附录;今复收入本“文库”,以飨读者。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联书店编辑部
2008年10月
语文常谈
序
吕叔湘
1964年春天,有一天《文字改革》月刊的编者来看我,问能不能给那个刊物写点有关语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结果就是后来在《文字改革》月刊上分期发表的《语文常谈》。原来计划写八篇,可是刊出七篇之后,“文化大革命”来了,杂志停刊,第八篇也流产了。后来也曾经想把旧稿整理整理印成一本小书,可是那几年的风气是以不读书为贵,也就迟迟没有着手。最近受到一些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们的督促,才又鼓起劲来修修补补送给出版社,离开最初发表已经十六个年头过去了。
给这些文章取这么个名字,无非是说,这些文章内容既平淡无奇,行文也没有引经据典,当不起“概论”、“基础”之类的美名,叫做“常谈”比较恰当。希望有些读者在看小说看电视看得腻味的时候,拿来换换口味,而不至于毫无所得就是了。
说起来也奇怪,越是人人熟悉的事情,越是容易认识不清,吃饭睡觉是这样,语言文字也是这样。比如有人说,文字和语言是平行的、谁也不倚赖谁的两种表达意义的系统;你要是拿拼音文字来做反证,他就说“此汉字之所以可贵也”,他没有想过如果汉字都没有读音,是否还能够表达意义。又有人说,汉字最美,“玫瑰”二字能让你立刻看见那娇嫩的颜色,闻到那芬芳的香味,一写成méigui就啥也没了;他大概认为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的rose,德国人的Rose,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的rosa全都是无色无臭的标本。还有人说,“中国话”就是没有“文法”,历代文学家都不知道什么叫“文法”却写出好文章;可是他回答不上来为什么有的话公认为“通”,有的话公认为“不通”,后者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不合“文法”。不幸的是,诸如此类的意见不是来自工农大众,而是来自一部分知识分子。这说明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确实还有待于普及。这本小书就算是这方面的一个小小尝试吧。
1980.4.4
1.语言和文字
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
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可是仔细想想,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正是因为说话跟吃饭、走路一样的平常,人们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其实这三件事儿都是极不平常的,都是使人类不同于别的动物的特征。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会烧熟了吃。别的动物走路都是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只有人类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语文常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