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中国系列丛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诗说中国:先秦卷
诗说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诗说中国:隋唐卷
诗说中国:五代宋元卷
诗说中国:明清卷
诗说中国:近现代卷
诗说中国
先秦卷
本书编委会 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目录
序言
第1章 人类起源与中国早期人类
第2章 中国的氏族公社时代
第3章 人文初祖黄帝
第4章 尧
第5章 舜
第6章 大禹治水
第7章 涂山之会与启定夏朝
第8章 夏朝的兴衰
第9章 商人的兴起
第10章 商汤灭夏
第11章 伊尹放太甲与商朝初期的发展
第12章 盘庚迁都
第13章 武丁中兴
第14章 商代后期的衰落
第15章 殷墟发掘与甲骨文
第16章 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青铜器
第17章 周人的起源与发展
第18章 周文王时期的灭商准备
第19章 武王灭商
第20章 周公东征与营建东都
第21章 分封与宗法
第22章 井田制度
第23章 成康之治
第24章 昭王南征
第25章 穆王西游
第26章 厉王专利与国人暴动
第27章 宣王中兴
第28章 西周的灭亡
第29章 王室衰微与郑庄小霸
第30章 齐桓公的霸业
第31章 骊姬乱晋与文公主盟
第32章 介子推与“寒食”的传说
第33章 秦穆公霸西戎
第34章 楚庄王问鼎中原
第35章 楚国名相孙叔敖与芍陂
第36章 鄢陵之战与晋楚争霸
第37章 华元发起弭兵之会
第38章 吴越争霸
第39章 吴国名臣伍子胥
第40章 范蠡与西施的传说
第41章 三家分晋
第42章 田氏代齐
第43章 老子及其思想
第44章 孔子及其思想
第45章 晋国名臣
第46章 齐国名臣晏婴
第47章 吴国名臣季札
第48章 郑国名臣子产
第49章 春秋军事家孙武
第50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第51章 魏文侯与魏国的霸业
第52章 李悝变法
第53章 双面吴起
第54章 商鞅变法
第55章 淳于髡劝谏与齐威王改革
第56章 军事家孙膑
第57章 先秦时期的运河
第58章 李冰与都江堰
第59章 桔槔与水井
第60章 张仪与连横
第61章 合纵与苏秦
第62章 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
第63章 燕昭王招贤与乐毅伐齐
第64章 先秦时期的长城
第65章 秦赵长平之战
第66章 平原君与毛遂
第67章 孟尝君养士
第68章 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69章 廉颇与蔺相如
第70章 荆柯刺秦王
第71章 秦统一六国
第72章 百家争鸣
第73章 稷下学宫与诸子百家
第74章 墨子与墨家
第75章 庄子及其思想
第76章 孟子及其思想
第77章 荀子及其思想
第78章 韩非与法家
第79章 阴阳五行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第80章 邹衍谷
第81章 先秦时期的铁器与牛耕
第82章 陶器的起源与发展
第83章 扁鹊与先秦医学
第84章 先秦时期的军事制度
第85章 古代虎符与战争
第86章 先秦时期的法制
第87章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88章 先秦史学
第89章 先秦时期的隐士
返回总目录
序 言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延绵不断近四千年之久。约公元前21世纪,出现了第一个国家组织--夏朝。公元前221年,中国第一次出现大一统局面,从此以后,又经历了两千余年的王朝统治。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立民国,中国获得了前进的新起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振兴中华的前景。
中国诗歌同样源远流长,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出现最早。诗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种类。形式上有格律诗、自由体诗、散文诗、民歌之分,内容上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之别。当然,诗歌分类亦非绝对,抒情诗并不排除叙事,叙事诗也会兼有抒情。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中,无论是叙事诗,抑或抒情诗,都有大量作品与中国历史有着直接的关联,甚至有的本身就是“咏史诗”。在史学界,“以诗证史”是一种治史方法,即用“诗”为史料来证史、说史。“以诗证史”虽非陈寅恪先生首创,但一部《元白诗笺证稿》却达到了“以诗证史”的高妙境界。陈先生说:“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把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对于时代人物之关系,地域之所在,按照一个观点去研究,连贯起来可以有以下的作用: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最重要是在于纠正。元白诗证史即是利用中国诗之特点来研究历史的方法。”
《诗说中国》丛书旨在以诗说史,而非以诗证史。丛书每篇的结构是,以一首古人或今人的诗歌(或完整或节选)引出一段历史。丛书分《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五代宋元卷》《明清卷》《近现代卷》6种,以通史的形式叙述了自远古以来中国国土开辟、社会进化、经济文化发展、政治演变的简明过程。
《诗说中国》丛书用一首首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诗歌,引出一段段扑朔迷离、盘根错节的历史。希望本丛书能以这种独特的视角,缩短人们与悠远尘封历史的距离,简化人们对纷繁杂糅历史的释读。
第1章 人类起源与中国早期人类
楚辞·天问(节选)
屈原
曰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
谁能极之?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造者和代作者。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注释】
曰:发语词。
遂古:远古。
传道:传告。
上下:指天地。
何由:凭什么。
考:考察,探究。这两句连上两句是说,在远古时代,天地还没形成的时候,更不会有人类,当然就不会看到,那么人们凭什么知道的呢?
冥:昏暗,指黑夜。
昭:光明,指白昼。
瞢暗:模糊不清。
极:穷究。这两句是说在昼夜不分的时候,谁能探究得清呢?
《天问》是杰出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诗中提出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人物与事件在内的数十个问题。诗中开篇便问道,对于人类出现之前世界的情况,人们是怎么知道的,又知道多少呢?这在当时确实无法回答。那么,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中国早期的人类都是在哪里出现的呢?
人类起源的传说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在中国流传着不少美丽的传说,比较著名的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 ............

书籍插图:
书籍《诗说中国系列丛书》 - 插图1
书籍《诗说中国系列丛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诗说中国系列丛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