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上卷
论真理
论死亡
论宗教一统
论复仇
论厄运
论作伪与掩饰
论父母与子女
论结婚与独身
论嫉妒
论爱情
论高位
论勇气
论善与性善
论贵族
论叛乱
论无神论
论迷信
论游历
论王权
论议事
论延迟
论狡猾
论自谋的智慧
论革新
论敏捷
论小聪明
论友谊
论消费
论邦国的真正伟大之处
论养生
论猜疑
论辞令
论殖民地
论财富
论预言
论野心
论宫剧与盛会
论人的天性
论习惯与教育
论幸运
论高利贷
论青年与老年
论美
论残疾
论建筑
论花园
论交涉
论追随者和朋友
论请托者
论读书
论党派
论礼节与仪容
论称誉
论虚荣
论荣华与名誉
论司法
论愤怒
论变易兴亡
论谣言21
四假象说(节选)
下卷
前言
卡珊德拉与预言
提丰和造反者
赛克罗波斯(独眼巨人)和残酷大臣
那喀索斯,或自恋
司提克斯和盟约
潘与自然
伯修斯与战争
恩底弥翁与受宠者
巨人的妹妹与谣言
亚克托安,彭忒乌斯与好奇心
俄耳甫斯与哲学
卡卢姆与物质起源
普洛透斯与物质
门农与早熟
提托努斯与腻味
朱诺的求婚者与卑贱
丘比特与原子
狄俄墨得斯与宗教狂热
代达勒斯与技工
厄瑞克托尼俄斯与欺骗
丢卡利翁与重生
涅墨西斯与世事无常
阿客琉斯与战争
狄俄尼索斯与欲望
阿塔兰特与利益
普罗米修斯与人类状况
伊卡罗斯,斯库拉与中庸之道
斯芬克斯与科学
普罗塞皮娜与精神
墨提斯与商议
塞壬与享乐
上卷
论真理
“真理是什么?”彼拉多曾这样嘲笑过
1

,而且他也不指望能够得到答案。当然,有些人的思想就是这样浅薄,并且认为一旦坚持某种信念,就如同戴上枷锁一般,思想和行为也就不会遵循自由意志了。虽然这一哲学流派的各个分支已经成为历史,但仍有些人继承了他们的余脉,尽管这些人的血统未必像古人那样纯正。但是,人们宁愿相信谎言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慑于寻找真理的困难和艰辛,也不是惧怕找到真理后,发现真理会束缚人的思想,而是出于一种喜欢谎言的天性。希腊晚期有一位哲学家曾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不懂得谎言为什么能轻易地俘获人心,要知道,它仅仅是一个谎言而已,既不像诗歌一样,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也不像商道一样,能使人从中获利。我实在不明白,朴实无华的真理就像阳光一样,能照耀出人世间种种华丽外表下的真相,但这远远不如在烛光摇曳下,一切幻象都显得那么高贵优美。真理也许就如同珍珠一样,在日光下是最美丽的;但是它却比不上钻石或者红宝石,这些只有在多姿多彩的光芒折射下才最迷人。真假莫辨的谎言往往会给人带来快乐。一旦人们将心中那些虚妄的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希望、错误的价值判断和随心所欲的想象去掉的话,许多人就会变得非常可怜和畏缩,心中充满了忧郁和不快,就连自己也会厌恶自己。对于这一点,难道会有人怀疑吗?
有一位先哲曾经不留情面地将诗比作“魔鬼之酒”,因为诗歌不仅充满了幻想,而且总是和谎言如影随形般在一起。真正有害的不是心中一闪而过的谎言,而是那渗入内心、根深蒂固的谎言,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尽管世道败落,人心不古,但人们依旧会被真理所折服。因为真理既能评判自身,又能给予人们许多教益。热爱和追求真理,真正认识真理,敢于勇敢地面对和相信真理,并能够从中得到乐趣,也就是与真理同在,才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在上帝创造宇宙的最初几天里,他首先创造的是感性之光,最后才是理智之光。从那以后,上帝还在安息日将启迪的甘霖洒向世间。首先,他用光明照亮了混沌的世界,接着又用光明照亮了人类的心灵,最后还把他神圣的恩宠撒向了他的选民。有一个哲学派系,在其他的方面远不如其他学派,可是有一位诗人却使这一派系脱颖而出。他曾说过:“站在岸边,遥看大海上颠簸的船只是一件乐事;站在堡垒的窗前,观赏外面激烈的战争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之上(一座高出一切的山峰,那里的空气永远是清澈而宁静的),目睹尘世间的种种谬误、迷途、障碍和风暴相比拟。”只要俯瞰的人永存恻隐之心,而不是心怀骄傲或自我膨胀,那么这句话说得好极了。当然,一个人若能以仁慈为念,以天意为皈依,并且以真理为行动指南的话,那这人虽身在人间却早已步入天堂了。以上是哲学和神学方面的真理,现在来谈谈实践的真理。即使是那些行为并不怎么坦诚正直的人,也承认光明正大是一种崇高的美德。而真假相混则有如掺有银子的金币,也许照样可以购买东西,但它们却失去了原有的品质。因为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有如蛇的行走:它只能用肚皮爬行,而无法用脚走路。没有一桩罪行比虚伪和欺诈更能使人蒙羞。所以,蒙田在研究为什么说谎让人觉得可耻的时候,说过一句极好的话:“深思一下吧!说谎者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在上帝面前大胆狂妄,但面对世人时却很怯懦。”因为说谎是一种敢于直面上帝却躲避世人的行为。可以说,谎言就是上帝前来执行末日审判时敲响的丧钟,对于虚伪的背信弃义者来说,是一个严肃的警告。正如预言所说的那样:基督重临的时候,将是在大地上找不到诚信的时刻。
论死亡
人类惧怕死亡,就像孩子害怕进入暗处一样。孩子与生俱来的恐惧,会随着他听到的故事传说而日益递增,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如此。
当然,冷静地看待死亡,会发现它只是罪恶的救赎,通往另一世界的必经之路,是神圣而庄严的。但是认为死亡是人对自然界的被迫纳贡,必定会深感恐惧,这是懦弱的表现。然而在宗教冥思中,又添加了一些虚妄和迷信。在一些修道士的禁欲教条中,你可以看到这样的言辞,说一个人应当自我反思:如果他的指端被挤压或受刑,那将会是怎样的痛苦啊!由此再想象一下死亡,全身腐败溃烂的痛苦更是无以复加!经历过多次死亡,远非肢体上的痛苦所能相比的。实际上,整个生命死亡的痛苦往往不及某一局部肢体受刑的痛苦;因为人体最性命攸关的器官并不是感受最灵敏的器官。一位哲人(当然也是世间的常人)说得好:“对死亡的宣扬,比死亡本身更恐怖。”呻吟和抽搐、变色的面孔、朋友的哭泣以及丧服和葬礼,诸如此类,都使死亡更加令人惊骇。
然而,人类的心灵并非真的如此软弱,以致不能抵御对死的恐惧。既然一个人身旁有这么多的“侍从”,就一定能战胜死亡。因此,死亡并不是多么恐怖的敌人。对于死亡,仇忾之心可以 ............

书籍插图:
书籍《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插图1
书籍《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