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最后的皇陵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前 言
上 编 清陵综述
第一章 清陵巡礼
第二章 清陵的规制
第三章 清陵的营建
第四章 清陵的管理和保卫
第五章 清陵的祭祀
第六章 清陵的葬制
下 编 清陵各陵寝及内葬人物
第一章 关外三陵及妃园寝
第二章 清东陵各陵寝及内葬人物
第三章 清西陵各陵寝及内葬人物
第四章 陪葬墓及内葬人物
第五章 陵寝的寺庙和行宫
后 记
解密最后的皇陵
徐广源 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解密最后的皇陵/徐广源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10
ISBN 978-7-5078-3368-3
Ⅰ.①解… Ⅱ.①徐… Ⅲ.①帝王-陵墓-介绍-中国-清代 Ⅳ.①K928.7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77199号
解密最后的皇陵
著  者 徐广源
责任编辑 姚 兰
版式设计 国广设计室
责任校对 徐秀英
出版发行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83139469 83139489[传真])
社  址 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国家广电总局内)
     邮编:100866
网  址 www.chrip.com.cn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环球印刷(北京)有限公司
开  本 710×1000  1/16
字  数 175千字
印  张 13.25
版  次 2011年10月 北京第一版
印  次 2011年10月 第一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078-3368-3/K·199
定  价 28.00元
国际广播版图书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如果发现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前 言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各王朝建立了数十个皇宫。皇帝们营建了数百座皇陵。皇宫、皇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性质、含义却有着天渊之别。皇宫是阳宅,是皇帝处理国政和他的后妃、子女们居住的地方。皇陵则是阴宅,是皇帝及其后妃、子女死后生活的另一个世界,是他们灵魂的閟宫。皇宫,可以几个朝代共同使用。比如清朝就使用了明朝的皇宫紫禁城。皇帝的寝宫可以多个皇帝居住,比如紫禁城的养心殿,自从雍正皇帝正式确定为皇帝的寝宫以后,一直到清朝灭亡,清朝的8个皇帝都住在那里。而皇陵则不然。皇陵必须是一个皇帝建一座(后来追封的除外)。
由于皇陵是在不同时期营建的,其规模、规制、质量、用料、技术等均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制约,所以每座皇陵能折射出那个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状况,是当时国家荣辱兴衰的表征。
皇陵不仅是研究某一朝代、某一皇帝在位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而且是研究清朝皇帝个人的重要史料。
皇陵,还是研究这一时期古代建筑的难得的实物资料。因为每一个朝代的皇陵不是一座而是在时空上相连接的多座。每一座都有每一个时期的特点。
皇陵,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清代皇陵现在都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世界文明史上已占有重要位置。
明清时期是中国陵寝制度史上的最后一个辉煌时期。清朝的陵寝制度在明朝的基础上又有所改革和创新,从而形成了具有清朝特点的陵寝制度。
清朝皇陵对外开放已几十年,但世人对清陵的了解还很有限,还存在诸多疑问。
笔者从事清代陵寝研究30多年,为了满足广大读者了解清陵的迫切愿望,对清朝的皇陵予以全面地介绍。本书以正史、清宫档案为依据,并结合对实地的深入调查,文字深入浅出,内容力求准确真实,希望能为对清代乃至中国陵寝文化有兴趣之士打开一扇门。
徐广源
2010年7月25日于兰阳故居
上 编
清陵综述
第一章 清陵巡礼
一 陵的起源
中国古代早期,起码在周朝以前,人死埋葬后,地面上不堆筑坟头,不栽树木,地的表面上不留任何痕迹。古书上称这种葬法为“不封不树”。之所以有这种做法,一方面因为当时还没有祭祀先人的做法,另一方面因为不想让人找到墓穴的准确位置,以免被盗。到了春秋后期,才开始出现坟头。当时人认为坟头高大就能表明死者尊贵,有权势。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坟头越堆越高大。堆筑高大的坟头,是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这对于连生存都难以维持的平民百姓来说谈何容易!只有那些高官贵族,特别是君王们才能做到。这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和权势,不惜耗费大量的钱财,役使成千上万的民工,拼命地将自己的坟头堆得高大无比。据有的史料记载,秦始皇的坟头当时竟有115米之高,一般的国君的坟头也有几十米之高。因为这些坟头就如山丘一样,有的坟头比小山还要高大,所以就称这些高大坟头为“陵”。“陵”字就是“大土山”的意思。俗话说“富贵莫如帝王家”。一国之中,只有国王(皇帝)最富有,最有权势,所以他们的坟头最高大,最有资格称“陵”。慢慢地,“陵”就成了皇帝坟墓的专用词,其他任何人的坟头都不能超越皇帝的坟头,更不能称“陵”。
古代有“事死如事生”的理念,认为对待死去的人,要像对待活人一样,以此来表明对死去先人的孝敬、尊重。所以要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就像生前居住的宫殿一样。当时,建皇陵是国家的第一号工程,称之为“钦工”,皇帝要派最信任的朝廷大臣为承修大臣;要聘用第一流的风水大师相度陵址;要调用全国最高水平的工程设计人员和建筑师;要采用国家最高级别的建筑形式;要使用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运用最先进的施工技术;调动国家最精锐的军队来保卫皇陵;采用最高的祭祀礼仪。汉代明文规定动用全国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营建皇陵。陵寝之规模要看当时的国家经济实力,如果适值国家动乱、财政紧张,那么所修建的陵寝就规模小、规制低,质量差。如昌西陵,它是嘉庆帝孝和皇后的陵寝。孝和皇后死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二月十一。她当了29年皇太后也没为她营建陵寝。她死后33天,道光皇帝也驾崩了。新即位的咸丰皇帝一边调动全国军队竭力镇压刚刚兴起的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一边还要办理皇祖母孝和皇后和皇父道光皇帝的丧事;同时还要营建孝和皇后的昌西陵。当时国家政局不稳,财政极度紧张,而这三件大事都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缩减昌西陵的规制。裁撤了方城、明楼;将大殿由重檐改为单檐;将配殿和宫门由五间改为三间。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建成了,花了44万 ............

书籍插图:
书籍《解密最后的皇陵》 - 插图1
书籍《解密最后的皇陵》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解密最后的皇陵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