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熊培云著.--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4ISBN 978-7-5133-2012-2Ⅰ.①西… Ⅱ.①熊… Ⅲ.①社会科学-文集 Ⅳ.①C5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13517号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熊培云 著策划编辑:陈 卓责任编辑:陈 卓责任印制:李珊珊封面设计:hanyindesign出版发行:新星出版社出 版 人:谢 刚社 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号楼 100044网 址:www.newstarpress.com电 话:010-88310888传 真:010-65270449法律顾问: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读者服务:010-88310811 service@newstarpress.com邮购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丙3号楼 100044印 刷:三河兴达印务有限公司开 本:660mm×970mm 1/16印 张:40.25字 数:510千字版 次:2016年4月第一版 2016年4月第一次印刷书 号:ISBN 978-7-5133-2012-2定 价:59.00元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如有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上层的雪很冷吧。冰冷的月光照着它。下层的雪很重吧。上百的人压着它。中间的雪很孤单吧。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金子美铃《积雪》
作者像 2011年摄于东京大学
人是意义动物,而不是真理动物。
目录自序 人类尚未形成上卷
加拿大华裔青年的忧虑邂逅石桥湛山抗日剧里的灰太狼与铁牛坐禅幅馆卓哉的眼泪山梨一日落地而死的麦子从涩谷谈话到日比谷抗议“同学,请把你的骨头带走!”宗教与迷失国会故事无言的炮灰——阿信故乡纪事(一)樱桃的滋味——阿信故乡纪事(二)帝国之心深不可测“笔部队”与书籍广告清朝的维稳外交——池袋夜谈中国崩溃论与大正民主运动武田泰淳的悲伤分人主义“在东京合作盖房吧!”世态炎凉——新宿自焚案报道观察“Show my power!”请穿过布满地雷的森林——东大授课纪要天皇责任与社会抵抗中国会崩溃吗?国家机密与性丑闻从义战到欲战小日本主义媒体将日本拖入战争——寻访石桥湛山日本的三条道路——中江兆民的预言国家的品格八木谷的故事——秋叶原叙往(一)谁在误判民意?关东大屠杀西山太吉的微笑靖国神社的真正问题大家在东京身边的“右翼”失意的记者一去不回的逃兵从横滨到久里滨生死风土“100%的日本立场”——与“右翼”交谈(一)“中国一无是处”——与“右翼”交谈(二)抗议声浪中的岩波书店告别军国主义的几个条件女儿想家了善良人的生意经——与“右翼”交谈(三)从涩谷到明治两个“一郎”的一天论语与算盘——从涩泽荣一到石桥湛山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拓殖与报国朗费罗的慈悲风雨中抱紧自由需要光明才是真正的不幸错过胡适,错过石桥湛山断臂上的花朵西风吹过东土(一)“踏破支那四百州”——乃木希典的春秋星座与国民性小中华与日本边境论意义的激情“村八分”与和解疲劳东京自由女神假如日本征服中国——中野夜谈靖国问题——感恩还是谢罪?为众人成功,为自己成仁幸治的故事困在两个祖国之间——与“右翼”交谈(四)竞选广告上的通缉犯想起了小鹿纯子沉重的幽默名张的天空日本刀奈良屋檐下京都创业课“社会是魔鬼”——加藤嘉一来访(一)仁川印象道路与命运——卷中插画下卷
归国数日丑陋的日本人回归人的历史与同情新宿自焚案后续德鲁克式的旁观者鸦片与战争日本与本日西风吹过东土(二)寂静的沉睡礼失求诸野在横滨想起了傅雷在佐田雅志的歌声里(一)可实现的乌托邦——秋叶原叙往(二)中国的进步高中生来信皮条客的春天中国的“超稳定结构”地震亲历记二重性烦恼日本为什么自杀率高?复活感谢抗日神剧中间地带风雨夜归人历史的后怕——读石原莞尔悲歌与风骨从朱舜水到宋教仁茨城半日与因果谜团北海道的秋天(一)北海道的秋天(二)北海道的秋天(三)在火车中向后奔跑在外务省聊石桥湛山中日的凹与凸“战争来了第一个跑!”明石真人的悔悟休息日河上民雄的心事——秋叶原叙往(三)黑暗森林——琉球纪事(一)一加一等于零——琉球纪事(二)人生何处不青山——琉球纪事(三)赤子孤独了再见幅馆卓哉在佐田雅志的歌声里(二)一亿总忏悔“三国治”——加藤嘉一来访(二)东方的土地后记 如何弹奏一架钢琴
自序 人类尚未形成2014年6月,我赴东京大学做客座研究员。几个月后,便有了这部日记体访学笔记。它详细地记录了我旅居日本期间的所见与所思。这是我在写作上的又一次尝试。我曾经说过,寻找一种适合我自己的表达方式,是比拓展我的言论自由更严肃的事情。旅日数月,甘苦自知。除了日常的读书、交谈和讲座,每晚我还必须整理出当天重要的见闻和思考。为省时并便于现场记录,平常出门我除了背一个长镜头相机,还要带上一台笔记本。随身带相机是做记者时养成的习惯,我喜欢用相机做笔记,见到有意思的东西便拍下来,尤其是文字资料,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上。至于随身带电脑,完全是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几年前我曾两次访美,一次为观摩美国大选,另一次是为寻找美国非暴力运动的思想资源。几个月里我先后跑了美国东西部许多地方,并记下了厚厚几本笔记。不幸的是,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将它们一一整理出来,或许将来直接变成遗物也未可知,我有时会这样想。而这次,我不得不像个打字员一样度过劳累而充实的每一天,虽然同样地日日辛苦,但后期整理确实要容易得多。从日本回到中国时,我的电脑里已经有四五十万字的文稿等着我了。
问题与方法去日本之前,我准备探讨的是有关中日和解的主题。这是我的一个心结。早些年在法国,我时常惊讶于法德之间的和解。而东亚,尤其中日之间的纷争让我不得不为这两个所谓“同文同种”的国家叹息。我清晰地记得五年前第一次到日本时的感受。当时天空中飘着细雨,我走在东京的大街上,仿佛并没有走出中国。这里有太多和中国相似或相关的东西,比如人的肤色、体型以及随处可见的汉字。不同的是日本人喜欢打躬。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到了近代才丢掉的礼节。以前,中国人不仅打躬,还要作揖。刘半农曾写过一本《作揖主义》,大意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