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兴衰五十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序言一
我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大概由于这个原因,吴奇霖以《蜀汉兴衰五十年》征序于我。奇霖是位年仅十二岁的少年,我最初以为,00后的新一代对三国史的兴趣,大概是受到《麻辣三国》等以三国为主题的网络小说,以及“三国杀”等网游的影响,不过是追逐文化娱乐,未必有时间和耐心阅读陈寿《三国志》,甚至是罗贯中一百二十回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待坐下来翻读他的《蜀汉兴衰五十年》,我的观念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刷新。
奇霖对三国霸史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传世史籍认真解读基础上的。他的阅读面涉及《三国志》《晋书》《华阳国志》,乃至裴松之注所引部分已佚三国文献(如陈寿《益部耆旧传》),以文献记载为线索,加入自己的分析、思考,以章节体结构,设问作答的方式,展开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三国历史画面。奇霖还没有到接受一定史学训练、进行学术写作的年龄,但在行文中表现出了超前的学术“自觉”,体现在:
第一,注意到三国史研究的一些代表性观点及论著,并运用于本书对三国历史走向的论说中。如从本地、外来政治集团的斗争来解读刘璋治蜀失败、刘备入蜀的原因,解读刘备、诸葛亮治蜀的策略;在诸葛亮的南中统治策略、刘备托孤李严等问题的分析中,也吸纳成说,富有深刻性。
第二, 三国历史分析中涉及不少年代、职官名、地名、人名,作者对汉晋职官制度及人文地理有基本了解,在行文中,凡涉及某帝年号,皆标明公元纪年;涉及三国地名,皆标明今地名;对州牧、别驾、督邮等职官及职掌亦有较规范的表述。
第三,在遵循史籍叙述及前人研究观点基础上,能够有所思考,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如对刘备战败后不回成都,驻守白帝城原因的分析;对刘璋治蜀的评价;对刘蜀统治集团中参与“蜀科”创设者身份的爬梳等,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难能可贵。
全书语言明白晓畅,叙事娓娓道来,有伏笔、设问等,前后呼应。偶尔使用网络流行语汇,生动活泼,令人忍俊不禁。《蜀汉兴衰五十年》,作为三国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小花,值得读者朋友们关注。我也希望奇霖能再接再厉,茁壮成长!
是为序。
张荣强
2017年12月8日于北京
张荣强,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所所长
序言二
我出生在三国故地赤壁,算得上一位资深的三国迷。几十年来,我读过无数篇(部)关于三国文史的著述,一次一次地被那种众说纷纭的洪流裹挟。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人们一方面对《三国演义》津津乐道,一方面又习惯于指责《三国演义》不符合历史。历史在哪里呢?他们认为在《三国志》里面。但究其事实,《三国志》里面的记载,其实也是疑窦丛生的。
毫无疑问,《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看过《三国志》。《三国演义》的全名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以我的研究,罗贯中掌握的史料,比当今学者要丰富得多。我因此判断,学者们对罗贯中的指责,不过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罢了。在沉默多年以后,我越来越倾向于认同《三国演义》的历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并且将会用一些文章和言论来讲述其中少有人知的细节问题。
现在,我要推荐的这部《蜀汉兴衰五十年》,其实也在指责《三国演义》。但这部作品的视角颇是独特,它的重点不是战争,也不是文学,而是政治。如果给它一个学术上的定义,应该属于历史政治学的范畴。我看过一些讨论蜀汉政治问题的文章,但能够像《蜀汉兴衰五十年》这样系统和细致地叙说蜀汉政治问题的著述,我却是第一次看到。例如蜀汉各派系的政治博弈,姜维在蜀汉的政治身份,还有对三国史学真伪和蜀汉“国不置史”的质疑,这些分析鞭辟入里,语言也很老到。作为一个学者,我知道历史著作是可以当镜子使用的,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模样来。我以为《蜀汉兴衰五十年》的作者吴奇霖,至少在四十岁以上,阅历丰富,而且谙熟于中国的政治生活。
但接下来听到的消息让我大吃一惊。《蜀汉兴衰五十年》的作者吴奇霖,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据说,在他四岁时就迷上了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52集动画片,开始对三国这个时代产生兴趣。小学一年级,妈妈给他买了一本文白对照的《三国志》。到了二年级寒假,爸爸又给他买了一本文言文版的《三国志》。接着,他又阅读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并且先后涉猎《史记》《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资治通鉴》等史籍,甚至还创作了一部漫画作品《恶搞疯三国》。2016年9月,吴奇霖上了六年级,在爸爸的鼓励下开始撰写这部《蜀汉兴衰五十年》。他自己表示:“在写作中,已经从一开始的专心研究‘是什么’转变成了‘为什么’,并尝试探索其中的历史规律。”用一句网络语言,我简直要对这个十二岁的少年说:“请接受我的膝盖!”
从陈寿到裴松之,从罗贯中到毛宗岗,从易中天到吴奇霖,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三国吗?唉,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哪!也许这就是三国的魅力之所在,从表面上看它是历史、是历史小说,而事实上却跟每一个讲述者纠缠不清。《蜀汉兴衰五十年》,真的值得一看。作者吴奇霖的学术前景,亦可谓是气象万千。我因此为之赞,为之序。
2017年12月10日于三国石阳城遗址
成君忆,管理学专家、历史学者,著有《水煮三国》《管理三国志》等多部作品
Table of Contents
序言一
序言二
引子 刘备为何托孤李严?
第一章 蜀地前传
刘备巧取豪夺得荆州
动荡纷争的益州政局
刘备反客为主强占益州
益州人誓死抵抗刘备
刘备治蜀的用人策略
第二章 武侯治蜀
蜀汉“危急存亡之秋”
诸葛亮计杀孟达?
赵云为何兵败箕谷?
曹魏三郡主动投降
马谡兵败街亭
诸葛亮初伐的成败得失
李严为何被废?
从二伐到五伐
是非曲直话武侯
诸葛亮的北伐战略
诸葛亮的治蜀政策
魏延之死
第三章 兴而复衰
蒋琬、费祎闪亮登场
无为而治的利弊
费祎遇刺的真凶
蒋琬、费祎时期的军事战略
蜀汉后期的朝中风云
“庸常之君”刘禅
蜀汉的外交方针
姜维的北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蜀汉兴衰五十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