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疆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子书下载!!!
封面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子书下载!!!
导论 中国历代疆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一 历史上的“中国”含义
这里所讲的历史上的“中国”并不等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也不是过去人们所理解的历朝历代的“中国”。因为今天的中国疆域已为近代帝国主义侵蚀、瓜分的结果,已经不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结果了,所以它代表不了历史上中国的真实面貌。而过去人们所理解的历朝历代的“中国”,仅仅指我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那只是我们所讲的历史上的“中国”的一部分。
我们所讲的“历史上的中国”,应该是由历史上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自然形成的结果。所以,历史上的“中国”应是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具体说,就是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因为这是历史发展自然形成的结果。凡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历史上的各民族都应属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内所建立的各个政权,都应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凡超出这个范围就不是中国的民族,也不是中国的政权了。
“中国”一词,自古有之。古代文献中,“国”的含义极为广泛,最初大概与城有关。“中国”一词,开始于西周之初。《诗经·大雅·劳民》中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这就是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中国”,其意仅仅是指都城及周围地区而已。春秋以前,大大小小的国数以千计,唯以天子所居的“国”(即京师)才被称作“中国”。以后发展成地理上处于中心区的国称为“中国”。这个中心区开始仅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周天子直属地区与相邻的晋、郑、宋、鲁、卫等国,算是“中国”,而其周围地区就不算中国了。到秦汉时期,随着统一国家的形成,原先的一些诸侯国,都包括在统一国家范围内了,所以这些地区都可称为中国了。
“中国”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在先秦,中国的主要含义是与蛮夷戎狄相对称的。殷周时这些称呼并没有和东西南北四方配合起来,当时只是东土、西土、南土、北土,或为×方。中国也是一方,即中土。到春秋战国时才形成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概念。这时,中国是指华夏各诸侯国,既是地理概念,又是文化概念。不过当时华夏与蛮夷戎狄杂处,彼此之间亦可交替称呼,华夏不行“中国礼乐”,即可称为夷狄;夷狄行“中国礼乐”,亦得视为中国。春秋最大诸侯国之一的楚,因藐视周天子,率先自称王号,故西周末,楚王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史记·楚世家》)。同样,秦国也被视作“西戎霸主”。
秦以后,开始建立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从此以后,便将中原王朝直接管辖区域称作中国,从而“中国”成为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相对称的地理概念了。自此至清,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概以中国之称,均被纳入中国正史记载。这就是以往人们长期误解的看法,即把历史上的中国与中原王朝等同起来了。实际上,无论哪个时期的“中国”,除了中原王朝这个主体部分外,它还应包括周边地区存在的各民族所建立的地区性、民族性的政权实体,乃至种族、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集团活动地区。
至于历史上有些民族或政权是跨国的,又该如何对待呢?这就要实事求是对待,最典型的事例要数历史上的高丽了。今天我们以鸭绿江、图们江为中朝两国国界,这是历史发展自然形成的结果。历史上的高丽最早全在鸭绿江以北,后有相当长一个时期是在鸭绿江、图们江南北的,后来才发展到全在鸭绿江以南了。所以,当它主要在鸭绿江以北时,它应作为中国境内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这就是始建于西汉末年、强盛于东汉时的高句丽,它同我国历史上的匈奴、突厥、南诏、大理、渤海等政权一样,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当它建都鸭绿江北岸,即今天的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疆域跨鸭绿江两岸时,其全境都应作为当时中国的疆域。到五世纪时,它迁都到平壤后,就不能再看作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政权了,只能作为邻国相待。不仅鸭绿江以南领土,就是鸭绿江以北、辽水以东的领土,都得作为邻国相待。
拿“中国”两个字表示我们国家的主权所达到的范围,成为国家代名词,溯本求源可以从明朝后期开始。当时来中国的西方人,一般都用“中国”、“中华”或“中华帝国”来称呼中国,而不用明朝或清朝。到鸦片战争之后,这个称呼才逐渐普遍起来,特别是在国际交往中。实际上在鸦片战争以后初期,这个观念还没有固定下来,其概念有时很模糊,甚至自相矛盾。如魏源在他的著作中,“中国”一词有时指整个清朝的领土,有时只指传统的范围,即“内地十八省”,而不包括蒙古、青藏、新疆、东北和台湾。当时西方的一些著作中也往往将清朝建省地区称为中国或中国本部,而称其余地区为鞑靼、蒙古、西藏和新疆等。照现在用法的“中国”概念,形成很晚,基本上是到晚清时才形成的。但清政府的正式国号仍为清、大清或清帝国。在对外交往或正式条约中则乐意接受“中国”称谓。“中国”一词有中心、中央、天下之中的国家,文明的中心等字面含义。把它理解为Central Empire,即“中央帝国”的意思,当成一种褒称,一种尊号,比较符合中国原来传统的心理。而西方人只是理解为一个国家的名称,即China,并无任何特别的尊崇意思。
直到1912年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起中华民国以后,“中国”才成为它的简称,并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确地理范围:“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从而成为我们国家的正式名称了。今天作为地理范围、国家名称就更加明确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 何谓“疆域”
“疆”的本意是指界线、极限,如通常说的“万寿无疆”,意指寿命长到永远没有尽头。在地理概念上就表示政权的界线。“域”的意思是指范围、区域,用于政权就是指这个政权所控制管辖的范围。所谓“疆域”,其意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陆地领土,相当于英语中territory。但疆域与领土是不同的:
古代的疆域从广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历代疆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