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风情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英国风情
亨利·詹姆斯
简介
英国,是亨利·詹姆斯的第二故乡。这里的十几篇游记是作者在1888到1897年间写不的,他以这部作品被一些英国人称为当时伟大的游记作家之一。这里展示的是一幅充满激情的伦敦肖像画,因为他喜爱英国,而且最爱伦敦。
作者用文字带我们到英国经历春天的复活节和阴雨的仲夏,还有难得的秋阳和新年;走过伦敦、沃里克、北德文郡……参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参加没有本科生参加的牛津大学毕业典礼;在雾中的泰晤士河畔漫步,在古朴的修道院和古城堡中沉思……
这本书不是旅游手册,可是它能帮助所有到过和没有到过英国的人认识伦敦文化和文化的伦敦。
第一印象
有一个晚上,我其实把它视为了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在20年前,大约是3月1日,这是一个礼拜天,黄昏之际,天昏地暗,阴雨绵绵。更早的记忆可能还存在,但是它却仿佛是褪色了的墨迹,已是灰蒙蒙的一片了,而我现在所说的这一刻却是一个全新的开端。对于伦敦这个烟雾朦胧的现代巴比伦,在某一天我会爱上她,我无疑是有一种神秘莫测的预感;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当我回忆过去时,我置于发现那迫近、到达的时刻的每一个细节仍旧历历在目,就如同一个庄严的新世纪把生机与活力注给了它一样。早在利物浦的时候,这种迫近的感觉就已强烈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了,因为在利物浦,我认为一切都带有那种英国风格,这种感觉如同一种惊奇一样有一种切肤之痛,虽然那只是一种无震撼力的惊奇。那是一种难得的期盼,获得了极度的满足,经过了充分的论证。还真有这种惊异存在呢:英国怎么为了给我助兴,竟然将一副英国的个性尽力地表露出来了;但是,假如这并非是一种很强烈的感觉的话,那么,这种惊异就会更大一些,而一切快乐也就没有了根源了。现在,这种感觉仿佛又像一个来访的幽灵般,宛如当初在阿德尔菲饭店的老咖啡屋里,我坐在窗户旁边的小桌旁,它就和面对面地坐着吃早餐呢!当时,还是那座阿德尔菲,不羞不臊的,不曾扩大,也未做什么装璜。利物浦绝非浪漫之城,但是,如今回忆起来,那个烟雾朦胧的礼拜六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因为它把我们在许多情况下流落异域他乡时所期望的那种思绪给引发出来了。  这个特点利物浦早就显露出来了――或者说得更为准确一点,在24小时之前――那时人们远眺寒冬的洋面,依稀可见爱尔兰海岸那阴暗、寂寥、奇异、新鲜的景象。我们还未弃船上岸,这种特点就更真切了,在混浊的默西河上,黑漆漆的轮船一路瞎撞着前行,头顶着一片天空,低矮得仿佛能碰着轮船上的烟囱,极其昏黄摇曳的灯光零零碎碎地散布于四周。几丝春意已经在空气中、城市里露出来了;无雨,可是,太阳却不见了往昔的光辉――大家心中都很纳闷,在地球的这一头,头上的那个大白点究竟怎么啦;而那灰蒙蒙、暖洋洋的情景正在寻找各种借口变成一片黝黑,好像它作家就意味着一线希望。当时我周围的场景就是这样的,在饭店咖啡屋里的窗户和炉火之间,我坐在那儿吃一顿很迟的早餐,因为我们上岸太慢了。其他乘客早就星散了,他们早就计划好了,赶开往伦敦的火车了(我们仅仅是一小部分人);我把自己安顿好,好像认为我的印象里有这笔独享的财富。我曾试图拉长这种印象,我曾供奉过它,而今,这种全国都很有名的松饼我品尝到了,聆听着服务员走动时脚下的咯吱声(还有什么东西能像他那专业化到了极点的腰板那么富于英国特色呢?它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个传统悠久的国度),我非常激动,手里报纸翻得沙沙作响,却读不下去,于是,那种印象又完全回来了。  那天其余的时间我继续供奉着它,我认为考虑离开的方式好像并不是一桩很有感情的事。我的好奇心肯定是枯萎了,因为翌日一早我发现自己坐在礼拜天最慢的一趟火车上,磨磨蹭蹭地朝伦敦进发。很幸运的是,在我坐的那一节车厢里,有一位年老的绅士。他看出了我比他年轻一点,而且还是一个外国人,于是,就和我闲聊起来,假如不是这样的话,火车那种慢腾腾的磨蹭劲儿可真叫人心烦。他对伦敦的名胜古迹如数家珍,一一向我作了介绍,而且让我形成了一种这样的印象:除了圣保罗大教堂,其他的都不值得一看。“你到过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吗? 你晓得圣彼得大教堂的装璜更为金碧辉煌;然而,你大可放心好了,比较一下这两座建筑,还是圣保罗更漂亮一些。” 严格地说,我一开始就提到的那种记忆,就是黄昏时刻从尤斯顿街坐车去特拉法尔加广场的莫利宾馆一路上所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毫无可爱之处――其实还很恐怖呢,由于我带着行李,因此不得不只好搭上一辆出租马车,那是一辆油糊糊的四轮马车,整个街道上黑咕隆咚,曲曲折折,马车七弯八拐,走了几英里之后,我感觉这只是一个开始,随后的各个阶段将或碰到很多愉悦的事儿。来到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却不晓得自己要去哪儿,真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而当时在我的想像中,莫利宾馆仅仅是那片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地域中的一个隐约发红的亮点。无一眼望不到尽头是重大的事实,那也是它迷人之所在;对这个城市的规模,当火车从绵延几英里的屋顶与高架路、纵横交错的铁路枢纽和信号灯越过,终于进了站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粗浅的概念。雨一直下过不停,礼拜天的暮色渐渐把我们吞没了。离开利物浦的时候,一路上田野中羊群归家的行为让人感到日落西山了;然而,搭乘马车却是深入古老风俗的拐杖。一片漆黑的房屋,又低又矮,宛如一排排的煤球般毫无生气,只不过在这个不陌生的角落,一丝比黑暗更严酷的亮光从一家酒馆里闪耀出来。在这第一印象里,酒馆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喝酒的习惯――也一样古板。
后来事实证明,莫利宾馆确实是一个发着红光的亮点;在我的记忆之中,历历在目的仍是那咖啡屋熊熊燃烧的炉火,仍然是那亮丽无比的红木桌椅,仍然是那样一种难得的感受:此时此刻,在这个巨大的城市中,无论如何这也算是我的一个容身之处,是我的一个立足之点。至于当晚其他的陈设,我能够记起来的――或许是因为太疲倦的缘故――主要是那张很宽大的四柱床。在卧室里,小小的蜡烛插在深深的烛盆中,以致这张庞然大物般的床就投射出了一个巨大的黑影,不知何故,它使我联想到了《莫戈尔兹比传奇故事集》(一个名叫Richard Harris Barham(1788―1845)的英国牧师所写的一本故 ............

书籍插图:
书籍《英国风情》 - 插图1
书籍《英国风情》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英国风情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