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摄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9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书名:艺术摄影
作者:于东东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版次:2011年4月第1版第1次
ISBN:978-7-80236-537-7
前言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材是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学用书。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原名中国摄影函授学院,成立于1984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素有“摄影家的摇篮”之称。27年来,学院已先后培养了11万余名学员,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长为摄影界的中坚力量,如著名摄影家罗更前、解海龙、曾璜、胡金喜、姜健、刘鲁豫、蔡征、汤德胜、牛锡武、谢墨等,他们为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历来重视教材的编写。在此之前,已经先后出版了四代摄影教材,从最初的函授月刊、随后的全套五本的摄影教材,到2000年出版的全套八本的摄影教材和2005年出版的全套六本的摄影教材。每代教材均由本院组织摄影界专家、学者编写,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合摄影教学以及自学的要求,广受学员和摄影爱好者好评。摄影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它与摄影器材的发展密切相连,又对社会现实有着直接的关照,因此,与时俱进的原则始终贯穿学院教材的建设,同时,理论与实践结合、美学与技法并重是其指导思想。
本次出版的教材共七本,包括《摄影基础》《新闻摄影》《艺术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商业摄影》和《数码摄影》,除了贯彻前面所说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还及时纳入了当下摄影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同时对每个摄影门类的历史进行了简单梳理,以期让读者对摄影历史有初步了解。
在本套教材编写和出版过程中,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领导和摄影界的老前辈都非常关心和支持。在本套教材即将付梓之际,我们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最后,我们诚恳地期望读者朋友对本套教材提出宝贵意见。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材编委会
2011年3月30日
第一章 艺术摄影概述
第一节 艺术摄影是什么
第二节 艺术摄影的特性
第二章 艺术摄影源流
第一节 影像记录的早期探索
第二节 画意摄影
第三节 高艺术摄影
第四节 自然主义摄影
第五节 印象派摄影
第六节 连环会和摄影分离派
第七节 20世纪上半叶以来,艺术摄影的重要发展
第三章 艺术摄影创作理论
第一节 艺术摄影的观察
第二节 艺术摄影的灵感与构思
第三节 视觉理论与艺术摄影造型
第四章 艺术摄影技术技巧
第一节 技术技巧与艺术
第二节 光影描绘
第三节 影调与色彩
第五章 艺术摄影瞬间构成
第一节 摄影构图概述
第二节 影响构图的因素
第三节 规律与变化
第六章 艺术摄影美学和鉴赏
第一节 摄影美学的产生
第二节 摄影美的特质
第三节 艺术摄影作品鉴赏
第七章 艺术摄影名家名作
第一章 艺术摄影概述
学习目标
1.明确艺术摄影的概念和特性。
2.理解摄影的本质特征。
3.简要了解艺术摄影作品的形态演变。
第一节 艺术摄影是什么
一、艺术摄影的概念
艺术摄影,简而言之就是艺术观念、艺术感受的摄影表现。艺术摄影是整个摄影体系中的一个门类和分支,区别于其他非艺术摄影,如新闻摄影等。在艺术领域中艺术摄影与雕塑、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一样,是根植于艺术母体上的一个独立的艺术形态。
如果深入探究艺术摄影的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艺术,二是摄影。
艺术摄影首先可以理解为艺术化的摄影、艺术性的摄影,区别于新闻摄影等,艺术性与艺术化是这类摄影活动围绕的主题,行动的核心。
综上所述,尝试给艺术摄影的定义是:以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摄影媒介为工作方式,表达感受,创造意境,传递思想。(图1-1-1)
图1-1-1 郎静山《江山烟云》
在现代文化环境中,传统意义纯粹概念的艺术摄影已经很少见了,同时,艺术摄影家的概念也在不断模糊,可以说只要摄影师有杰出艺术表现的作品,即可称为艺术摄影家。(图1-1-2)
图1-1-2 威廉·克莱因《时装》
二、摄影的本质
1.技术性
摄影术诞生的早期,其复杂的光学、化学、机械工艺给摄影贴上了“技术性”标签。即便是照相机的前身——暗箱,也只是帮助画家描绘风景、人像的工具而已。技术性是摄影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摄影的表现,但是技术性也成为摄影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即便是在今天,摄影的发展依然是紧密依托于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复杂和变化也成为很多人痴迷于摄影的主因,通常称其为“摄影器材发烧友”。(图1-1-3)
图1-1-3 照相机结构示意图
摄影的技术性也体现在应用领域,如在科学研究、商业生产、刑侦办案等,摄影的运用十分广泛。在这些专业领域中,只有利用摄影的某些技术特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或完成工作,如摄影测量、不可见光摄影等。
摄影的技术性更多的是体现在每个摄影者使用相机拍摄的过程中,光圈、快门的配合,镜头、焦距的调整,闪光灯的使用等问题,都是困扰摄影初学者的难题。这些技术性难题一度曾阻碍了摄影的普及,并使得许多人对摄影的认识,向“唯技术性”观念偏离。但又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切,特别是数字技术、数码相机的出现改变了“摄影等于复杂技术”的观念,相机变得越来越便捷易用。用“智能化的技术”掩盖了“复杂的技术”,摄影才可以被普通人运用,得以大规模的普及,进而带动社会文化进入了视觉时代。
2.艺术性
“绘画将死”是摄影诞生之初画家们的惊呼,在今天看来这样的结论是过于悲观了,但是从中可见摄影对当时画家们的冲击有多么强烈。平面上的写实是当时绘画作品的艺术追求,而摄影真实还原的天资是绘画艺术难以企及的,而在今天依然如此。在艺术摄影发生、发展的历史中,有太多画家、平面设计师甚至是雕塑家介入其中,摄影在艺术表现上的探寻也曾经大量地借用绘画手段,所以艺术摄影与绘画的关系更为密切,并深受影响。拼贴照片、柔焦摄影等都是摄影向绘画学习的例证(图1-1-4)。也是因为这些缘由,普通人常常把摄影者理解为“搞艺术的”。
图1-1-4 画家大卫·霍克尼用拍摄拼贴的方式创作的《母亲肖像》
艺术摄影的发展历史相对于其他艺术形态较短,但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影响,互为作用中发展着,形成了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通的状态。摄影的艺术性体现于摄影 ............

书籍插图:
书籍《艺术摄影》 - 插图1
书籍《艺术摄影》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艺术摄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