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神学十二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自然神学十二讲
丛书名:博物学文化丛书
作者:(美)查德伯恩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313-13808-8
价格:42.00元
目录
CONTENTS
博物学文化丛书总序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讲 导言
第二讲 信仰的本原;身体对于人类欲望和外部世界的适应性
第三讲 动物通过结构、功能和本能对世界的适应
第四讲 特殊的构造——物种的保持
第五讲 植物对世界的适应性
第六讲 变异的产生及其目的因
第七讲 化学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八讲 矿物结构和化学合成定律中对人类理智的关照
第九讲 有机生物和地壳中对人类理智的关照
第十讲 人类情感本质以及理智上不同品味与能力所受到的关照
第十一讲 人的道德本质,以及圣经作为对人的一种自然关照
第十二讲 摩西记录与地质记录
博物学文化丛书总序
博物学(natural history)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种古老的适应于环境的学问,也是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之一。它发展缓慢,却稳步积累着人类的智慧。历史上,博物学也曾大红大紫过,但最近被迅速遗忘,许多人甚至没听说过这个词。
不过,只要看问题的时空尺度大一些,视野宽广一些,就一定能够重新发现博物学的魅力和力量。说到底,“静为躁君”,慢变量支配快变量。
在西方古代,亚里士多德及其大弟子特奥弗拉斯特是地道的博物学家,到了近现代,约翰·雷、吉尔伯特·怀特、林奈、布丰、达尔文、华莱士、赫胥黎、梭罗、缪尔、法布尔、谭卫道、迈尔、卡逊、劳伦兹、古尔德、威尔逊等是优秀的博物学家,他们都有重要的博物学作品存世。这些人物,人们似曾相识,因为若干学科涉及他们,比如某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还有科学史、宗教学、哲学、环境史等。这些人曾被称作这个家那个家,但是,没有哪一头衔比博物学家(naturalist)更适合于描述其身份。中国也有自己不错的博物学家,如张华、郦道元、沈括、徐霞客、朱橚、李渔、吴其濬、竺可桢、陈兼善等,甚至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学问尤以博物见长,只是以前我们不注意、不那么看罢了。
长期以来,各地的学者和民众在博物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精致的博物学文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天人系统的可持续生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相比于其他强势文化,博物学文化如今显得低调、无用,但自有其特色。博物学文化本身也非常复杂、多样,并非都好得很。但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反省“现代性逻辑”、批判工业化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可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人类个体传习、修炼博物学,能够开阔眼界,也确实有利于身心健康。
中国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迈向小康社会。我们主张在全社会恢复多种形式的博物学教育,也得到一些人的赞同。但对于推动博物学文化发展,正规教育和主流学术研究一时半会儿帮不上忙。当务之急是多出版一些可供国人参考的博物学著作。总体上看,国外大量博物学名著没有中译本,比如特奥弗拉斯特、老普林尼、格斯纳、林奈、布丰、拉马克等人的作品。我们自己的博物学遗产也有待细致整理和研究。或许,许多人、许多出版社多年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变局面。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这套“博物学文化丛书”自然有自己的设想、目标。限于条件,不可能在积累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全方位地着手出版博物学名著,而是根据研究现状,考虑可读性,先易后难,摸索着前进,计划在几年内推出约二十种作品。既有二阶的,也有一阶的,比较强调二阶的。希望此丛书成为博物学研究的展示平台,也成为传播博物学的一个有特色的窗口。我们想创造点条件,让年轻朋友更容易接触到古老又常新的博物学,“诱惑”其中的一部分人积极参与进来。
丛书主编 刘华杰
2015年7月2日于北京大学
中文版序言
探究和改造大自然要有深切的价值关怀
刘华杰
本书译者熊姣不久前为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约翰·雷(John Ray,1627—1705)的名著《造物中展现的神的智慧》。到目前为止,中国翻译出版的直接涉及自然神学的著作非常稀少,佩利(William Paley,1743—1805)的大作《自然神学》仍无译本。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对基督教研究不足,不太把自然神学当回事。我相信,随着宗教学、科学史、博物学相关领域的发展,对自然神学会有更多的介绍、讨论。
首先声明,作为“博物学文化丛书”的主持人,我推荐此书与宗教无关。我只是出于博物学的兴趣欣赏作者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对适应性稔熟而机智的描写,以及作者为教育界人士,才考虑推荐的。我个人对基督教并无好感,就个人观念而论,更喜欢佛教。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在这里讲讲这本书的背景。其实在21世纪的今天,有些解释实在是多余。
如果有读者在科学昌明的时代实在无法宽容书中的“荒谬”观点,建议把其中的自然神学叙述完全当作博物学来阅读,我相信会有收获的。我也不在字面上相信作者的观点,但我认为此书是非常有益的,能够增进对世界的理解。
只要我们自己心里有数,就会觉察这部自然神学著作写得并不神秘。我甚至有一个“大逆不道”的建议:除了博物学文化的考虑之外,也可以把此书当作科普读物阅读。当下有些科普书,也可以当作自然神学著作来阅读!
科学与宗教,博物学与自然神学
西方近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学术界的老话题、热门话题,已经有相当多不错的中文材料可供阅读,如吉利思俾(Charles C.Gillispie)的《〈创世纪〉与地质学》、布鲁克(John H.Brooke)的《科学与宗教》、麦克格拉思(Alister E.McGrath)的《科学与宗教引论》、怀特(Andrew D.White)的《科学–神学论战史》、施密特(Alvin J.Schmidt)的《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巴伯(Ian G.Barbour)的《当科学遇到宗教》等。
自然神学与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与博物学更有密切关联。这应当是地质学史、生物学史、博物学史的常识。不了解这一点就等于不清楚西方博物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约翰·雷、怀特(Gilbert White,1720—1793)到佩利,甚至到钱伯斯(Robert Chambers,1802—1871)和 ............

书籍插图:
书籍《自然神学十二讲》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自然神学十二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