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国艺术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Content
引言
一、陶器的发明(1)
一、陶器的发明(2)
一、陶器的发明(3)
一、陶器的发明(4)
一、陶器的发明(5)
二、玉器时代(1)
二、玉器时代(2)
二、玉器时代(3)
二、玉器时代(4)
二、玉器时代(5)
三、绘画的萌芽(1)
三、绘画的萌芽(2)
引言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1)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2)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3)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4)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5)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6)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7)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8)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9)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10)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11)
引言
大约2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逐渐从森林走向平原,开始了陆地生活,进入了人类的童年时期——原始社会。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而进行生产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石器是原始社会最主要的工具,考古学家将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距今200万年至1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汤山人、郧县人等。其文化遗存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此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还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出现。
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也许这正是人类与动物们的根本区别所在。在距今1万年多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生产、生活均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他们制造了骨针,学会了缝纫,用兽皮、兽筋缝制衣物,还以兽牙、小石珠等钻孔穿成串饰,并染上颜色,作为装饰品,说明这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审美意识,并已开始了最初的艺术活动。
距今1万年前,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简单的攫取经济进入到生产经济,开始定居,并从事农业、饲养和手工业,石器制造从打制变为精细加工的磨制,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广泛地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广大地区,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
原始艺术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原始文化,创造出大量的与之生产力水平、审美观念和宗教思想相适应的原始艺术,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绘陶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保留的史前岩画,都是早期艺术萌芽时期颇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其中有些作品无论是表达的主题思想还是艺术手法所达到的高度,在今天看来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彩陶是将绘画和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绚丽的色彩,稚拙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反映了人类在童年时期对于世界的认识,以及对美的追求。玉器的制作是集合了多工序、多工艺劳动的复合劳动,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水平,而其非实用的造型、功能,表现出更多的是宗教意义,即艺术化了的神灵,体现了人类已经具有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质朴纯真的史前岩画则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幼稚的想象和美好的夙愿。原始艺术在文明前夜绽放着璀璨光芒,虽稍显稚嫩,但足以令人倾倒。
1-1 穿孔石耳坠
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遗址出土
1-2 彩陶双连壶(T006)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20厘米
1972年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
现藏郑州市博物馆
1-3 红陶猫头鹰头(T016)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径14.2厘米
陕西华县出土
现藏北京大学
1-4 牙雕双凤朝阳饰件(图库)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
长15.8厘米
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一、陶器的发明(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精辟的指出,人类从蒙昧时代过渡到野蛮时代是“从学会制陶术开始的”。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也是跨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精心制作的陶器,不仅是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具,还因其多样极具美感的造型、精美的纹饰而成为艺术品,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距今一万年前,居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掌握了用泥土捏成陶器的工艺。原始社会陶器的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布全国。从工艺发展来看,都经历了红陶—彩陶—黑陶与灰陶三个阶段。
1、陶器之祖——红陶
陶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定居生活的需要,制陶业应运而生。在陶器未出现以前,树枝或草编织的篮子被当作盛放果实的容器。人们先是用篮子盛水,后来发现涂过泥的篮子不漏水,于是知道了制陶的原料——土。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先人们发现用火烧过的泥土更加坚硬,更能防水,因此制陶的另一道工序——火烧也被认识。在掌握了制陶原料和烧制技术后,陶器诞生了。从科学角度来说,陶器的产生是人们把土器(陶坯)放入火中烧到一定温度时,使泥坯中的石英、云母、长石等粘土矿物,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红陶是最早出现的陶器。中国江西等地发现的一万年前的红陶残片证实了烧陶技术的最早年代。距今6000年左右,红陶的烧制技术遍布黄河流域,并以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的红陶最为典型。
陶器产生之初,一般是在露天平地堆烧,或是在极为简陋的尚未形成正式的陶窑中烧成的。由于空气充分的流通而形成氧化气氛,在氧化焰中燃烧陶土,其中含的铁转化为红色的三价铁,所以颜色多呈现红色,故称为红陶。
红陶分泥质与夹砂两种,制陶方法都是手制,胎体厚薄不均。以素面无纹饰者占多数,花纹装饰有篦纹、划纹、锯齿纹、乳钉纹等。器型有碗、钵、罐、壶、鼎以及三足器等,表现了农业部落的生活状况。还有一些红陶器造型新颖,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性。如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红陶兽形壶,器呈猪形,身躯肥壮,昂首张口,腹中空,尾部上有口可受水,口为流,背按提手,形象既夸张又不失准确,说明当时的制陶艺术家已具有很强的写实能力。上海金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陶鬶,丰满、壮实的三袋足,加上似兽尾的环形鋬,口沿外卷的流,显然是一只被抽象化了的鸟兽形状。原始艺术家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摹仿、写实,而是加上自己想象的再创作,其高超的抽象、概括能力令人叹服。制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使用价值,体现出陶器的艺术价值,是人 ............

书籍插图:
书籍《经典中国艺术史》 - 插图1
书籍《经典中国艺术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经典中国艺术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