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逻辑_一个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样本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稳定的逻辑:一个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样本/钟伟军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6
ISBN 978-7-308-13382-1
Ⅰ.①稳… Ⅱ.①钟… Ⅲ.①县—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Ⅳ.①D6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29545号
稳定的逻辑:一个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样本
钟伟军 著
责任编辑
曾建林
封面设计
续设计
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政编码:310007)
(网址:http://www.zjupress.com)
排  版
杭州林智广告有限公司
印  刷
富阳市育才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640mm×960mm 1/16
印  张
20.5
字  数
248千字
版 印 次
2014年6月第1版 2014年6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308-13382-1
定  价
38.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部联系方式 (0571)88925591
关于本书
封面
图书信息
绪论
绪论
第一章 稳定的逻辑与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
第一节 分权化改革与地方政府行为逻辑转型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稳定逻辑:不出事
第三节 稳定逻辑与地方政府权宜式社会管理行为
第二章 权力—利益结构转型与地方矛盾冲突
第一节 改革前的地方权力—利益结构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权力—利益结构的转型
第三节 新型地方权力—利益结构下的利益冲突
第三章 矛盾纾解与信访体制在地方的运行
第一节 信访问题的由来与县级信访制度的历史
第二节 信访制度在地方的运行:来自×县的经验
第三节 信访的逻辑与信访体制的困境
第四章 社会管理中的目标责任制与平安建设
第一节 目标责任制的由来及其特征
第二节 ×县平安建设中的目标责任机制
第三节 社会管理中目标责任机制的反思
第五章 再组织化与地方社会管理网络建设
第一节 基层治理网络变迁与再组织化
第二节 基层社会再组织化的努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第三节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与基层治理再组织化反思
第六章 政府市场关系与公共危机事件的事后处置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公共危机事件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事后处置:政府市场关系下的地方群体性事件应对
第三节 地方政府职能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
第七章 地方政府治理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
第一节 纵向约束机制改革与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
第二节 地方协调机制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第三节 地方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书后说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绪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是社会管理最为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历着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过程,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就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基本稳定,从而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1993年我国发生社会群体性事件8700件,2005年上升为8.7万件,2006年超过9万件,并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在信访方面,情形同样如此,以集体上访为例,2000年,全国31个(省、市)县级以上的党政信访部门,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批次,人数分别比1995年上升2.8倍和2.6倍。2000年,国家信访局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比上年上升36.8%和45.5%,2001年,同比上升36.4%和38.7%。2004年全国县以上接待的群众集体上访的年批次和人次增加15.2%和18.1%,其中国家信访局的集体上访人次与批次上升了44.6%和73.6%
[1]

。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管理的体制创新与治理方式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过去社会管理实践的反思以及社会管理中现有困境的一种方向性的路径指引。而在这种社会管理体制中,地方政府无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上述群体性事件以及集体上访等不稳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发生在地方或者来自地方,地方政府是地方社会稳定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地方稳定则社会稳定,地方和谐则天下和谐,地方是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社会兴旺发达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行为以及治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管理创新的成败。另外一方面,目前不少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本身就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些地方政府的乱作为、不作为,权力滥用和腐败引发了社会的不满,成为社会不稳定的诱因之一,如何通过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推进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转型、规约公共权力过程是地方政府治理变革的题中之义。
实际上,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国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似乎总是没有办法走出令人迷惑不解的悖论:一方面,近几年地方政府对社会管理不可谓不重视,不管是投入的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非常大,甚至不少地方已经把社会管理作为头等大事,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大投入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陷入了“越维越不稳”的怪圈。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行为本身甚至成为一个新的不稳定因素,由此引发的不稳定事件也频频发生。稳定压倒一切的首要原则,在部分地方政府实践与理解中显露出令人担忧的负面效应。不少地方把稳定当成搞定、把水平当成摆平,颠倒民生与稳定的关系,把保民生促稳定误解成保民生为稳定
[2]

。不少地方政府清楚地了解,一些社会管理行为不合法、不合理也不合适,但是,在体制的惯性作用下,在整体性制度框架之中,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依然无法克服自身行为的冲动。很多的时候,人们习惯于将问题的矛头指向地方政府,认为地方政府的很多行为是导致今天很多地方问题的“罪魁恶首”,但是,地方政府只不过是现有特殊体制以及特殊的经济社会结构体系中的一个行动主体而已,其本身的角色和职能有着深刻的内在规定性。在自上而下的权威组织 ............

书籍插图:
书籍《稳定的逻辑_一个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样本》 - 插图1
书籍《稳定的逻辑_一个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样本》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稳定的逻辑_一个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样本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