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_古民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8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这可能是一次伤感的巡阅
历史的标本在身边
我们同它一起老去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系列以恢弘的视野,高度的文明自觉,用充满情趣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图片,从古村落到古城、从古河渠到古桥、从古道到古关隘、从古民俗到古文明,带你在历史和民俗的画廊中诗意行走。一千多幅美图,权威考古专家的解读,展现了朝代更迭的频繁、帝王居所的繁华、百姓生存的智慧。历史因此而变得鲜活灵动。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古民俗/张伯山,张维夏著.—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5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
ISBN 978-7-5150-0368-9
Ⅰ.①古… Ⅱ.①张… ②张… Ⅲ.①风俗习惯史-中国-古代 Ⅳ.①K89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16834号

书  名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民俗
作  者
 张伯山 张维夏
责任编辑
 任 燕
出版发行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100089)
电  话
 (010)68920640 68929037
编 辑 部
 (010)68929095
经  销
 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010)83670231
印  刷
 北京海纳百川旭彩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2年7月北京第1版
印  次
 2012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787毫米×1092毫米 16开
印  张
 13.5
字  数
 150千字
书  号
 ISBN 978-7-5150-0368-9/K·013
定  价
 29.80元
Foreword 前 言
漫漫历史,如同一条长河。它那浩瀚的河水,把人类托举到文明的浪峰;它那源源不绝的涌流,把中华民族的航船推向光明的远岸;它那汹涌的巨流,也蕴涵着无尽的能量。在它的有力冲刷之下,无论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古往今来,都在不断改变;在它的流淌中,华夏大地上的众多古老民族历经了一次次的融和与变迁,终于形成了今天中华大家庭的56颗灿烂星辰,造就了中国各地历数难尽的奇风异俗。然而,历史的波涛不但具有荡垢涤尘的力量,洗净了多少往日的糟粕污浊,也具有难以抵挡的冲蚀作用,使得它遇到的许多值得观赏的奇岩秀峰失去了最初的容颜,逐渐远离了后人的视线。中国各个民族的许多古老民俗,就经受了这样的历练。它们有的已经沉落在往昔的水底,有的正在逐渐走下历史的航船,有的一度曾经陷入低谷,却又奇迹般地浮回水面。
当今天的人们对2001年上海APEC峰会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元首们身穿的华服唐装发出赞叹时,可曾知道青海河湟地区居民过去常穿的同类样式的“主腰”?当今天的人们在宴席上对客人温文尔雅地彬彬敬酒时,可曾知道苗族民间揪着客人耳朵“灌酒”的习俗?当今天的年轻人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进口”洋节热衷不已时,可曾知道久远以前中国各地立春节时的“打春”习俗也曾吸引得观者如云?当今天的人们在现代化的动物园中观赏可爱的狗熊时,可曾知道过去东北地区的鄂伦春族人为了温饱而捕猎黑熊的惊险?当今天的一对幸福的恋人身着礼服走入中西结合的婚礼殿堂时,可曾知道摩梭人民间曾经普遍采取而至今还流行不已的男不娶、女不嫁的“阿注”走婚?当今天的年轻父母为了给刚出生的宝宝取一个时髦动听的名字而手翻字典绞尽脑汁时,可曾知道中国许多少数民族过去给婴儿取名时要请来长者近亲举行隆重的命名仪式?当今天的人们过节时高高兴兴地在家中挂起富贵辉煌的金箔画装饰新居时,可曾记得老辈人经常回忆起的“南桃北柳”年画?当今天的人们用飞驰的新式车、船运货载客时,可曾知道过去在川、滇地区山道、河岸上曾跋涉着一队队的纤夫与马帮?当今天的人们用现代化的泵站灌溉农田时,可曾知道黄河岸边的农人过去作这样的工作是依靠水车高旋?
是的,中国各地这些昔日的古老民俗的确让现在的人们感到新奇,也值得他们留恋。它们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让今天的人们对中华民族的了解更加立体、全面。想知道得更多吗?就请你打开这本小书吧,它会使你获得更多的答案。
Contents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水井旁的篝火:衣食住行
第一节 锦装素裹巧梳妆
第二节 香茶佳肴食多方
第三节 安居美宅温馨乡
第四节 乘行代步载运忙
第五节 奇器巧具堪赞叹
第二章 厚土的残片:仪礼喜丧
第一节 降世、成丁皆可贺
第二节 人生大事结良缘
第三节 尽享福祉寿绵延
第四节 长眠不归别人寰
第五节 真挚交往礼尚全
第三章 垂暮的工匠:消失的巧工
第一节 精雕细刻塑玲珑
第二节 画笔随心巧点染
第三节 编型织案染活灵
第四章 水光上的“社戏”:戏曲筝笆
第一节 击节吟咏声入胜
第二节 生动曲折粉墨登
第三节 嘹歌曼舞尽欢情
第四节 珠玉悦耳落盘鸣
第五章 衍息轮转的漏刻:生产节令
第一节 辛耕苦作勤务本
第二节 采集、渔猎得天供
第三节 放牧、养殖赖人工
第四节 贩运交易通有无

第一节 锦装素裹巧梳妆
古往今来,服饰总是各个民族风俗习惯的最明显标志之一。从亘古久远的荒洪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各个民族的服饰习俗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有的服饰习俗从古老年代流传至今,有的已成为历史陈迹,还有的则在沉寂多年后又东山再起,展现出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魅力。下面所述虽然只是中华民族众多古老服饰习俗中的很少部分,但仍可管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服饰文化的不同侧面。
一、源远流长的汉族服饰
在历史上,中国汉族的服饰曾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但对中国历代少数民族的服饰习俗,而且也对其他一些国家的服饰习俗,产生过明显甚至是巨大的影响。从韩国人传统婚礼上的新郎新娘礼服,人们可以找到汉代服饰的印记;而日本人引以为荣的和服,更是与唐代服饰的流传密不可分。今天,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国许多地方都日益时髦现代化,已经很难看到地道的中国汉族传统服饰了。正因如此,在中国一些地区依然保存的汉族传统服饰习俗往往会令人感到新奇。
在陕北地区,头扎白羊肚手巾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汉族男子头饰了。白羊肚毛巾并非 ............

书籍插图:
书籍《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_古民俗》 - 插图1
书籍《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_古民俗》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_古民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