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逻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税收的逻辑
李炜光 著
版权信息
书名:
税收的逻辑
作者:
李炜光
书号:
ISBN 978-7-5100-3807-5
版权: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序:构建大转型的财税理论
自序:愿税收宪政的思想之花遍地开放
上篇 筹众人之钱,办众人之事
第一章 纳税人的权利
01 税收“三性”再认识
02 税收与道德的脉动
03 倾听来自纳税人的声音《中国纳税人权利辞典》序。
第二章 谁来决定税权?
01 让税收立法权回归人大
02 国家立法机构应当怎么授权?
03 治税权的法理逻辑:
第三章 什么是“阳光预算”?
01 公共预算的真谛
02 公共预算:联结政府与国民的纽带
03 中国百年预算启示录
第四章 “阳光预算”需要依靠法治
01 “阳光预算”:须走法治之路
02 预算公开大戏开锣,关键在法治和民主
03 修订《预算法》需要纳税人广泛参与
第五章 政府花钱干什么?
01 公共支出应归宿于国民福利
02 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03 没有权力制衡,政府就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第六章 他山之石
01 预算拨款:财政资源包上的最后一道拉链
02 无可奈何的特首
03 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
第七章 公民社会需要公民意识
01 工商文明的基因在哪里?
02 我理解的现代民主政治
03 人没有自由,一切都无从谈起
04 走近胡适
下篇 税感时代, 何去何从?
第八章 我国税改刻不容缓
01 内地税制非改不可
02 “两税”合并之后我国税制改革的走向
03 将税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第九章 减税是方向
01 呼唤轻税政策
02 为了中国的未来,减税吧!
03 传统经济智慧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求解
第十章 什么才是合理的个人所得税?
0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大方向
02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应该具体化
03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第十一章 如何面对财产税?
01 财产税给国人提出崭新课题
02 物业税开征的前提
03 怎么出了个“遗赠”税?
04 土地增值税“清算”了谁?
第十二章 如何认识隐蔽的间接税?
01 间接税是个局,直接税是个梦
02 增值税改革释放三大信号
03 消费税调整应防止税收的“替代效应”
第十三章 不可或缺的新税种
01 环境税呼之欲出
02 煤炭资源税前途不定
第十四章 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如何解决?
01 转换经济增长模式才能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02 脱轨的列车:中国央地财政关系之审视
03 坐实县财政: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结点
04 推进我国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改革
出版后记
序:构建大转型的财税理论
与炜光兄结识多年,在几乎所有公共问题上,我们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听京戏。最近刚到天津,在炜光兄的地界上听了一场原生态的《搜孤救孤》。余音绕梁之际,炜光兄就来信,命我为他即将出版的新著作序。
论年岁,炜光兄长我一轮,论学识,我有何德何能?只是,这个时代已经礼崩乐坏,长幼尊卑颠倒,多我一个僭越,似也无妨。更兼以,这些年一直阅读炜光兄的论著,深感炜光兄所从事的工作,对于善治之达成,对于国家之转型,至关重要。其间有若干感想,借此机会与读者分享,亦不失为一桩快事。
我在不同场合观察过或者接触过国内若干顶尖的财税学者,然而颇为失望。也看过一些财税方面的论著,实在陈旧乏味。至于活跃于大众媒体上的财税专家,大约是各学科专家中获得“砖家”美誉比例最高的。他们的发言基本上是在论证,政府的加税决策是很正确的。他们通常还会不失时机地补充一句:加税空间还很大——这分明是在找骂,而专家学者们似乎蛮委屈:中国的税负水平就是低于欧洲啊。
可以确定地说,相比于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乃至社会学等学科在过去三十年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财政、税务学理论的变化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在所有社会科学理论中,财税理论肯定是最为陈旧的了。
导致这种状况的最直观的原因是财税理论的实用性。由事物的性质决定,财税理论的理论性必然是比较低的,它一诞生就是政府的理财学。从这个角度看,活跃在公共空间的绝大多数财税专家学者在忙着解释政策,为政府的财税活动提供论辩,似乎也蛮正常。
然而,这样的专家为什么每每遭到公众的嘲笑?原因可能很多,或许最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目前所处的状态要求一种超越于技术层面的财税视野,尤其是财税制度大转型的理论言说。公众期待这样的理论和专家意见,而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却与此需求擦肩而过,甚或供应完全相反的言说,也就难免被人“板砖”伺候了。
容我稍微详尽地作一点解释。19 世纪末,中国人开始了一场大转型事业,迄今仍未完成。此一大转型的目标,乃是构建现代的“国民国家(nation-state)”,它的核心制度包括正义的法律之治,内含民主、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宪政制度,市场主导的财富生产与公正的财富分配制度,以及与古典保持了连续性而又具有足够开放性的文化、精神秩序。
财税制度当然也是这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横跨财富、法治、宪政等多个领域。炜光兄在本书相关篇章中,对于现代财税制度的基本特征,有非常精准的论述。比如,税收须以公民的认可和同意为前提,税收法定,预算由民众的代表审议制定,财政资金应当主要用于提供民众需求最为紧迫之公共服务,等等。这与前现代的财税制度是大不相同的。实现财税制度之转型,乃是完成三千年未有之大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显然,中国的财税制度仍然没有完成这个大转型,虽然这个过程从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炜光兄在本书中论述了梁启超的宪政主义的财税思想,也讲述了清末预备立宪时期在这方面所取得的制度进展。但是,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伴随着集中计划体制的建立,财税制度出现了大倒退。相应地,财税理论也出现了大倒退。炜光兄在本书第一章列举了那个时代形成的主流税收学说,即所谓“税收三性”: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与此相应,主流财政理论也突出了政府对于预算的全面控制,以及建设财政、吃饭财政等等。
80 年代之后,中国的经济社会格局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集中计划体制坍缩,市场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税收的逻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