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胡军
 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道与真》、《金岳霖》、《知识论引论》、《分析哲学在中国》、《哲学是什么》等。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知识论/胡军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ISBN 7-301-10471-5
Ⅰ.知… Ⅱ.胡… Ⅲ.知识学 Ⅳ.G30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00201号
 
 
 
书   名:知识论
著作责任者:胡 军 著
责任编辑:邵 明 杨 咏
标准书号:ISBN 7-301-10471-5/B·0359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cbs.pku.edu.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编辑部62752824
电子信箱:xuyh@pup.pku.edu.cn
排 版 者:北京高新特打字服务社 82350640
印 刷 者: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730毫米×980毫米 16开本 27.25印张 450千字
2006年1月第1版 2006年6月第2次印刷
定  价:45.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知识与怀疑论
第一节 怀疑论的作用
第二节 怀疑论的挑战
第三节 笛卡儿的怀疑论
第四节 怀疑论者的要求
第五节 休谟的怀疑论
第六节 质疑怀疑论
第二章 知识的定义
第一节 知识的传统定义
第二节 对传统知识定义的分析
第三节 对传统知识定义的挑战
第三章 知觉知识
第一节 现象与实在
第二节 感觉内容与外物的关系
第四章 知识的证实
第一节 知识证实的概念
第二节 知识证实的可能性
第五章 基础主义
第一节 知识证实的回溯问题
第二节 基础主义的类型
第三节 基础主义的困难
第六章 论所与
第一节 所与通论
第二节 知识的基础(一):基本陈述
第三节 知识的基础(二):直觉的信念
第四节 知识的基础(三):感觉的呈现
第五节 知识的基础(四):客观的呈现为所与
第七章 外在主义
第一节 外在主义的基本看法
第二节 外在主义的难题
第八章 联贯论要素的分析
第一节 联贯论的基本观念
第二节 整体证实
第三节 联贯概念的分析
第四节 认识主体的设定
第五节 联贯论的难题
第九章 联贯与经验内容
第一节 经验观察概念的可能性
第二节 联贯与经验观察
第三节 内省观
第四节 为联贯论辩护
第十章 真理观
第一节 真理符合说
第二节 联贯与真理
附录一
一 中国现代哲学中的知识论研究
二 金岳霖实在主义的知识论
三 贺麟的知行合一新论
四 张岱年的分析方法及其知识理论
五 知识论和哲学——熊十力哲学观评析
附录二 参考书目
前 言
求知应该说是人的本性之一。其实亚里士多德正是这样来规定人的本性的。在其《形而上学》一书的开头,他就如斯说道:“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一思想最好地概括了西方哲学关于人的看法。它也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在西方哲学史上知识论的研究似乎成为了显学,竟出现了如此众多的知识论著作,几乎可以说是汗牛充栋。
其实在中国古代,荀子也说出了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之,物之理也。”(《解蔽》)这两位哲学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但却表达出了如此惊人相似的思想。这难道是无意的巧合?不!应当承认,这是对人性的深刻的共识促使他们表达出了这一共同的观念。但荀子的这样的看法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中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于是,儒家思想过于强调人性中道德伦理的层面的立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没有充分认识到理性知识在德性涵养中的作用,而且更由于在表述思想时不刻意运用形式化的方法和艺术,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在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古希腊哲学的哲学思考的道路。
求知是人的本性。这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异。从牙牙学语的孩提时代起,人类就不断地询问:“为什么?”从现象上看,这种询问最初似乎仅仅反映了人类特有的好奇的本性。然而对知识要素的分析告诉我们,正是这种“为什么”问题及其对之所做的回答才构成了知识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知其然不是知识,知其所以然才能构成知识。这种形式的询问的冲动是形成知识的根本动力。显然,它本身还不是知识。然而正是这种形式的询问表现出来的好奇的本性才是人类所具有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因为只有处在自我意识中的人才能发出这种询问。可见,正是这种形式询问的意识倾向才最终在人与动物之间划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巨大的鸿沟。
人与其他动物似乎都具有情感和意志。但其他动物在知性的发展方面却乏善可陈,我们在它们身上几乎找不到求知的蛛丝马迹。与此不同,人的理性能力在漫长的历史上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有时简直可以说是发展得过于迅速。知识在急剧的膨胀,迅速的传播。知识甚至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主宰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最主要的力量。我们人类的知性在今天已经发展到了可以运用知识的理论将关于人的情感和意志方面的种种等等编织成知识的体系程度。如本来是与人的感觉或感性的密切相关的美和审美意识都可以运用知性的力量将其提升为知识的体系。人是知、情、意的综合存在,但人的知性的过度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或扭曲了人本来就有的情感和意志。人的知识体系有可能使人的情感更细腻、更深沉,使人的意志更坚强、更坚忍不拔。或者是相反。不管怎么样,人类的知识体系越是发展,它对人类的影响也就越大。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从表面上看,“为什么”的询问仅仅是出于人的好奇的本性。然而深入的分析却揭示出,这种好奇的本性实质上是人类求得生存的生而具有的能力。动物天生就具有许多的技能。一个儿童必须靠学习才能掌握,但其中有些本领远远不是人类所能掌握的。就是人类所能掌握的那些技能,在程度上也可能永远达不到动物所具有的灵巧、快速等程度。但是,人的这种缺陷却被只有人才具有的另一种天赋所弥补 ............

书籍插图:
书籍《知识论》 - 插图1
书籍《知识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知识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