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鸥三十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一九七七
是马克思还是费尔巴哈?(译文)
一九七八
梦回塔克吐
一九七九
人生


一九八○
哲学笔记
12.19日记
一九八一
送杨炳章赴美
旅行人信札
一九八二
此在素描
一九八三
克尔凯郭尔
一九八四
旅美信札








论享乐
一九八五
游戏
一九八六
从感觉开始
一九八七
致Daylily信
一九八八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选
第三节 近代:人道主义的兴起和诸神的隐退
第四节 当代技术社会
一九八九
精神
《精神》丛刊稿约
《精神》丛刊栏目
《精神》序
一九九一
闲话清末民初



一九九二
何须以“历史”的名义
一九九三
致胡老爷
分殊文化,共同世界
一九九四
于天人之际,求自由之真谛
——忆熊伟先生(王炜)
一九九五
关于记录梦境
致夏红信
一九九六
感人、关切、艺术
一九九七
《濒临失衡的地球》选(译文)
一九九八
说大小
一九九九
梦想的中国
二○○○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讲义选
二○○一
闲话希腊
二○○二
《哲学中的语言学》译者导言选
二○○三
《语言哲学》选
§1 语言哲学题解
§2 古希腊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
§3 罗马、中世纪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
§4 近代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
§5 语言转向
二○○四
沪申画廊落成感言
真理掌握我们
真理之为前提
真理需要成见
不预知真理的内容
终极真理
对 话
二○○五
谈谈交流
——在“意象武夷”研讨会上的发言
武夷青龙瀑布
二○○六
预测与假说
二○○七
哲学关心的是事物的意义
只有实证科学才能提供客观普遍性的理论
哲学家是偏爱思想可靠性的人
应取消大学本科的哲学专业
对社科人文学科现状“绝望”
二○○八
从建筑说到哲学
——在“现象学与建筑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二○○九
《观看,书写》序
二○一○
“优·敏芭藏香芬芳之旅”欢迎宴会上的发言
附录一:初识哲学





附录二:自著与译著目录

复旦大学出版社陈军邀我编一本三十年集,犹豫了一阵。我不太喜欢炒冷饭,不,不,“炒冷饭”这话,我一直没弄懂,冷饭舍不得扔掉,拿出来重新炒炒吃,似乎说得过去;倒是把刚出锅的热饭再炒一遍,有点儿奇怪。最好多选没发表过的或没编入过集子的。我写的绝大多数文字都没发表过。我写日记写信,写诗写小说,写散文杂文,写读书笔记,写教案,写了就写了,没发表过也没打算发表。就说翻译,就说论文,甚至大部头著作,也有不少从未发表过。我只是好写,一向好写。有人好打牌,不为赢钱,不为参赛;好打牌的“好”,四声,有点儿喜欢的意思,但主要也不是喜欢,就是好;差不多在同样的意义上,我好写作。旧文稿堆在书架底层,新文稿塞在电脑里,不知从何处着手去翻检、整理。手头总在做着别的什么事情,只能抽空随兴拣出几份,断断续续,凑足了分量。尽量选没发表过的或没编入过集子的,从专著中节选,尽量选比较易读的章节。90年代中期以前的文章、信件等等,多是手写的稿子,编入前须请学生帮着录入。这个集子的编成,除了陈军和我的助手梅剑华,也要感谢首师大的李韧、吴小安、李明、冯文婧几位学生。华东师大的刘晓丽对遴选文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提议不少细节的修订,我尤为感激。所选文字都放在成稿的年头下,而非依发表时间排列,如《海德格尔哲学概论》1995年出版,却放在1988年。这本小集子意在立此存照,不是要表述我现在的想法、观点,所以内容都保持原样。日记书信等,当时信手写下,现在要让不在事中的读者读通,偶或须改动几个字,或调一下顺序。编入时删除了一大句甚或删除几个段落的,用□□□或用□□□□□□标出。依这个集子的性质,脚注我大多删了,个别不好删的放在了篇末。纪事多半凭记忆写出,难免有误,以后若翻检到相关资料,再行订正。
听到“三十年集”这几个字,自然想到《杜工部诗集》里位列第一的那首著名五言,把它抄在下面。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寮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就在诗中取几个字,把这个集子叫作《白鸥三十载》吧。
一九七七
纪事
1970年,决心向学之后,一项内容是把初中学过两年的俄语捡起来。1972年开始学德语。1974年开始学英语,由于有俄语、德语的基础,英文教材又比较全,英语学得顺利愉快。在“文革”十年里,反智主义空前绝后,但尊学之风虽奄奄却尚存一息,在小环境中尤明显。母亲的同事李庄稼,自己蠢蠢欲回头去走白专道路,还拉了我给他在职的一份杂志做翻译。我正式翻译发表的第一篇是瑞典食品包装标准化问题,载于《包装装潢研究》1975年第2期。我那时几门外语已能阅读,但观其大意耳,也曾翻译席勒、海涅、黑格尔,作为练习,但几十页的文章,又是没碰过的专业,一字一字译下来颇费了力气。初稿译就,请教于申晖的伯父申葆诚,他留学美国,工科专家,所做的修改指点对我提高翻译水准大有促进。此后,受人之托,译了不少,如约翰内斯·施泰因霍夫所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向何处去?》中“欧洲核力量”一章,那是在1976年5月,“天安门事件”之后,无所事事,接了这个活儿。反正,在我的“学术工作”中,翻译占了至少一半,虽然都与包装标准化问题无关。
所以,未及请示编辑,我擅自选入了两段译文。这里选的是1977年8、9月间为《马列著作编译资料》所译的《是马克思还是费尔巴哈?》一文的开头结尾两节。
是马克思还是费尔巴哈?(译文)
《路德是施特劳斯和费尔巴哈的仲裁人》一文1843年1月连同 ............

书籍插图:
书籍《白鸥三十载》 - 插图1
书籍《白鸥三十载》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白鸥三十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