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0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吴清源回忆录
以文会友
(日)吴清源 著 陈翰希 译
版权信息
书名:
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
作者:
(日)吴清源
译者:
陈翰希
书号:
ISBN 978-7-5596-0376-0
版权: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出版献词
第一章 渡日之前
福建省
我的出生
北 京
父亲的教育
父亲离世
段祺瑞大总统
结缘日本
第二章 新布局的青春
初到日本
模仿棋
参加升段赛
西园寺公毅先生
新布局的诞生
三三·星·天元之局
入日本籍
上海、青岛、“满洲”之旅
第三章 加入红卍字
回天津
加入红卍字会
富士见疗养院
回忆川端康成
第四章 胜负与信仰——两条道路
生死对决·擂争十番棋
镰仓十番棋
本因坊战
红卍字后援会
我的婚姻
两次擂争十番棋
东京大空袭
第五章 流浪的岁
流浪之始
玺宇的生活
麦克阿瑟事件
与桥本八段的十番棋
丧失国籍
金泽事件
八户事件
诀别玺光尊
第六章 接连不断的十番棋
借宿杉田
“脱离日本棋院”的真相
晋升九段
箱根仙石原
养马的梦想
以棋士生涯为赌注的十番棋
应邀访台
少年林海峰
与坂田八段的擂争十番棋
最后的十番棋
第七章 名人战以
与梅兰芳重逢
缓一手劫的问题
从最强战到名人战
战后的红卍字会
命中注定的摩托车事故
车祸后遗症
离开读卖棋赛
与日本棋院的纠纷
美国之旅
母亲离世和入籍日本
第八章 以文会友
中日围棋交流
围棋的国际化与规则问题
关于定式
追忆木谷实
文武两道
吴清源年谱
译者后记
《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出版献词
我们这一代棋士,都未曾享受过一帆风顺的围棋生涯。在我立志成为职业棋士而踏入棋界时,棋士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即使是职业棋士,也只有极少数人能靠比赛来维持生计。日本以中日战争为开端,此后又卷入了太平洋战争,我们因此不得不在战争中与战败后尝尽辛酸。虽然只是棋士,但我们在艰辛的岁月中砥砺前行,方才换来今日棋界的繁荣局面,这绝非易事。
我在日本出生、长大,却也度过了动荡坎坷的棋士生涯,而吴清源先生本在动乱的中国长大,来到日本后,更是必须在异国他乡的战乱中艰苦求生。这实在是波澜万丈而不同寻常的人生。
吴先生天赋异禀。他从儿时便开始自学围棋,十四岁来到日本时,已经具备接近一流棋士的棋力。我们两人都是濑越老师的门生,他是我的师弟。在他渡日前夕,濑越老师授意我前往中国,和他进行了两场测试对局。虽然是让先,但吴先生两局都赢了。在我去之前,他也曾和井上孝平五段对局,濑越老师看到那份棋谱后惊叹道:“这简直就是青年时代的本因坊秀策!”而与他对局之后,我也的确觉得他是横空出世的天才。
来到日本后,吴先生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棋力迅速增长,不久就超过了我。此后,他与木谷先生一起以新布局为棋界送来了新风。众所周知,从镰仓十番棋开始,他在战前到战后的擂争十番棋中,打败了当代所有一流棋士。就连我自己,也在这十番棋战中惨败于他。
回顾往昔,吴先生作为棋士留下了出类拔萃的成绩,赢得了万众瞩目。可以说,吴清源才是为当今棋界的繁荣立下最大功劳的人。
然而,比起作为棋士的赫赫声名,吴先生的人生却极为坎坷曲折。这是因为他不只专注于围棋,同时也在宗教上拥有另一面的人生。吴先生的外表安静平和,但他的内心却隐藏着炽热的情感。坚定的信仰培养出吴先生纯净无私的人格,这令人联想起长年在禅房里修行的高僧。
如果将吴先生超凡的棋力与高洁的人品合起来看,那他真是实至名归的“昭和棋圣”。我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同门师弟而感到自豪。
如今,吴清源的回忆录即将出版,这对于日本围棋界也将是意义深远的事。
此书是一位天才棋士在异国他乡、在动荡的昭和年代里独自拼搏而存活下来的鲜明记录。他那从不轻易妥协、无论到哪里都忠实于自身信念的人生,定然会深深震撼读者的心灵。
桥本宇太郎
昭和五十八年十二月(1983 年 12 月)
第一章 渡日之前
福建省
我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士埕的吴家。我的家族在福建当地世代经营盐业买卖。清朝时,家族里出了很多高官。
盐业专卖是朝廷委任的官职,生意的规模很大。家中买卖遍及整个福建省,甚至远涉台湾。在一百年前我祖父的时代,一年的利润能有几十万两白银。吴家因此相当富裕,与陈、林、沈家并列为福州的四大名门。
我的祖父辞去道台①
一职后,便继承了盐业专卖,生意持续到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为止,规模相当大。
福建省远离北京,朝廷鞭长莫及,沿海地区自古就海盗猖獗。吴家需要向台湾运盐,为了避免船只被海盗劫持,祖父平日里与海盗头目有来往。海盗常会传信来说:“在某日某时某地放某个数目的钱。”祖父按照指示放钱后,钱在第二天就会被海盗拿走,而船只的安全也有了保障。这对于出钱的一方来说,好比是过路钱。祖父也曾受海盗邀请而前去赴宴。来接应的人蒙上祖父的眼睛,把他送到宴饮之地,祖父受到极为丰盛的款待后,又被蒙着眼睛送回家。那是个豪迈而豁达的时代,与现在不同。
祖父名叫吴维贞,爱好十分广泛。他从日本订购了菊花苗,每年都养出大朵盛放的菊花。他还会做各式各样的笔、墨,甚至连印泥也亲自动手做,并且时常奏刀篆刻。我至今都保留着祖父做的印泥,用于落款后的钤印。
虽说我出生于福建的吴家,但生后一百天便离开了家乡,所以并没有在福建家中生活的记忆。但我在儿时曾看过照片,记得照片上的园子里有很大的池塘,上面还泛浮着几艘小船,院落想必很大。
我的外祖父名叫张元奇,也出生于福建省,是清末的一位重臣。他闯过科举的难关,历任各种官职,最后升上了御史的高位,真是如同励志故事里的人物。御史是负责向皇帝进谏的重要官职,光绪帝被幽禁后,进谏的对象就转为西太后慈禧。多年以后,吴家的祖母还时常给我们孙辈讲外祖父张元奇的故事,其中经常提到慈禧。
据说慈禧太后非常好看。外祖父张元奇任职当时,慈禧年事已高,但怎么看都不超过三十岁。外祖父等高官们为了写有关政事的奏折,天亮前就得起床,沐浴洁身后,用小楷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写,写错一个字就必须从头重写。总之非常麻烦。奏折写成后呈上朝廷,慈禧就在帘幕后面看,现场一一裁决。裁决非常快,而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