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小字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甲骨文小字典
[日]落合淳思 著刘幸,张浩译 译
版权信息
书名:甲骨文小字典
作者:[日]落合淳思
译者:刘幸,张浩译
书号:978-7-5596-2082-8
版权: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序 言
本书并非一部关于日本现在正使用着的汉字(楷书字体)的字典,而是一部甲骨文的字典。
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所使用的文字,其字形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是现在汉字的原型。据说,甲骨文的单字大约有4500个,本书则在篇幅允许的条件下,对日本小学里教习的大约一千个教育汉字中,在甲骨文时期便已存在的约350个汉字加以集中的讲解。这些汉字在甲骨文中多作为基本字形来使用,因此,仅仅依靠本书,读者大概也能够对甲骨文的大体情况有一个了解吧。
1970年前后,日本的甲骨文研究盛极一时。这些研究,在各种汉和辞典①中作为文字构形的解说而被采用。在那以后,虽然研究者有所减少,甲骨文的研究也有所停滞,但是甲骨文的资料整理工作却一直持续进行着。研究者基于这些新材料,对甲骨文重新进行分析,并且认识到旧说中存在着很多的误解及曲解。本书在讲解甲骨文的同时,会一并提示旧说中的错误之处。
今天在日本,大家平常都会用到汉字。社会活动也好,日常生活中也好,汉字都是必不可少的。虽说如此,大家对每一个汉字的起源却并不怎么了解。而对生活在汉字文化中的我们而言,若能了解汉字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不也是一件幸事吗?
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概述甲骨文以及使用甲骨文的时代。然后从第三章起,根据甲骨文的构形加以分类,并对各个文字进行解说。在书末处以附录的形式添加了术语说明和汉字读音索引等。
注释
①译按:汉和辞典,是日本辞典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但这里所谓的相对于“和”的“汉”,是日语中的“汉字”或“音读汉字词”,属于日语自身的内容。因此,汉和辞典并非双语辞典,与今天中国的书店中常见的中日辞典并不相同,还请读者留意。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甲骨文和殷王朝
文字的创立
关于商朝
关于甲骨占卜
甲骨文的分期
商王的谱系
汉字的字体与历史
甲骨文的研究成果与局限
第二章 甲骨文的构造
汉字的构形
假借和转注
字形的变化
异体字或左右反转字等
关于字释与部首
甲骨文的语法
关于助辞
甲骨文的文章结构
甲骨文的文例
字典凡例
第三章 以人的姿态为原型的文字
人部
























大部














卩部







女部




子部





第四章 以人体的某一部分为原型的文字
目部








耳部



自部



口部


齿




又部








使


止部









首部

心部

第五章 以自然事物为原型的文字
日部







月部




水部




雨部

云部

申部


火部



山部

土部


厂部




第六章 以动植物或其一部分为原型的文字
马部

牛部


羊部




犬部

象部

鸟部


隹部



龟部

虫部


鱼部


萬部

角部


輔部




贝部






屮部


木部














禾部



来部


求部


米部

第七章 以武器、礼器为原型的文字
刀部





戈部

戌部


王部

斤部



弓部




矢部







中部

单部


娃部





皿部





鼎部


豆部



且部

酉部






壴部


第八章 以武器、礼器以外的器具为原型的文字
车部

舟部

阜部


爿部


示部

午部







冬部

衣部



席部

宿
东部


册部
册(冊)

聿部



帚部


工部

力部


辰部

凡部



第九章 其他文字
宀部















丙部


入部









户部


冖部

田部



彳部








金部

玉部

冎部

肉部



?部



一部




上部


小部

八部



彡部

第十章 起源尚不明确的文字














西






附录一 术语说明
附录二 插图出典一览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四 教育汉字日语读音
附录五 汉字读音索引
出版后记
第一章甲骨文和殷王朝
文字的创立
公元前7000—前6000年,中国各地的新石器文化开始兴起。黄河中游有磁山·裴李岗文化,黄河下游有后李文化,长江中游有彭头山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等等。在这当中,日后成为政治中心地带的是黄河中游。该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在磁山·裴李岗文化之后是仰韶文化,接下来是龙山文化,代代推移。
公元前5000年左右开始的仰韶文化,开始使用着色的陶器,也即彩陶。这些彩陶中的一部分刻有记号,这些记号被称为“陶文”。图1即是仰韶文化的陶文的一部分例文,图中,1、2、3的对应陶文,是用线条的数量来表示数字。而关于4—8的对应陶文,则很难予以准确的解读,不过其与甲骨文的象形字颇为形似,其间的继承关系不难想象。
图1 仰韶文化的陶文例文
然而,这种陶文,也即“记号”,一般不被认为属于“文字”。那么,记号和文字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关于这个 ............

书籍插图:
书籍《甲骨文小字典》 - 插图1
书籍《甲骨文小字典》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甲骨文小字典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