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国家治理现代化”丛书总序
俞可平
“治理”原来是一个社会科学的术语,自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后,它便成为中国政治的热门话语。对其含义的种种不同解读,甚至各种争议也随之产生。有人认为它是西方的政治概念,有人则认为它在我国古代就早已有之。其实,“治理”就其字面意义而言,就是“治国理政”。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政治活动,它存在于古今中外的每一个国家和每一种文明之中。然而,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新概念,它则是当代的产物。治理不同于统治,它指的是政府组织和(或)民间组织在一个既定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管理社会政治事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满足公众需要。治理的理想目标是善治,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善治意味着官民对社会事务的合作共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最佳状态。
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共同规律,不仅适用于西方国家,也同样适用于东方国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重大的理念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或者简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新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而绝不是对西方治理理论的照抄照搬。实际上,在英文文献中至今还没有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对应的概念。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也完全符合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对现代国家治理系统深入的专门研究,最初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了“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的政治变革,并且对治理问题率先进行了研究,发展起了各种治理学说,就认定这只是西方的理论或实践。一种理论或实践,只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无论最初在哪个国家或地区出现,它们最终都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作用,并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今天我们已经须臾不可离开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现代化、工业化、全球化等等,莫不如此。
“国家治理现代化”丛书总序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研究治理理论的团队之一。它首先从译介国外的治理理论开始,然后结合我国的治理实践,致力于建构中国自己的治理理论,并且努力推进我国的治理现代化。这个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就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全球治理和生态治理等专门领域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承担过“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中国地方治理创新”、“中国国家治理评估”、“中国社会治理评估”、“社会管理创新”、“城市治理现代化”、“全球治理与和谐世界”、“生态治理与生态文明”等重大课题,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并且建立了国内最权威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和“中国社会创新案例”数据库。
有幸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这套“国家治理现代化”丛书,由《大国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全球治理》和《生态治理》6本书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这个研究团队在治理方面的主要成果。各卷分别由何增科、杨雪冬、曹荣湘、陈家刚、周红云等研究员任主编,他们都曾经是这个团队的核心骨干,现在不仅是中央编译局相关业务部门的主要领导,而且分别成为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人们经常说,理想的研究目标,就是“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去年,我们编辑出版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0卷本的“中国的民主治理:理论与实践”丛书,现在我又看到了这套6卷本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丛书的出版。这使我不无自豪地想说:我们基本上达到了这一理想目标。作为这个学术团队的创立者,一方面,我要对这些年轻同事们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热烈的祝贺,另一方面,也要对他们的合作与贡献表示诚挚的感谢。当然,本丛书除了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的成果外,也收录了国内同行的其他若干成果。在此,我对这些作者也一并表示感谢。
2014年11月10日于京郊方圆阁
目录
“国家治理现代化”丛书总序
导论 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1]
“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3]
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类型及其策略[9]
生态治理
环保民间组织与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政策思考[9]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与绿色发展[24]
提升生态治理能力,推进生态现代化[33]
德国生态治理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44]
生态制度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治理体系中的制度比较研究[3]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25]
环境议题的政治建构与中国环境政治中的集权—分权悖论[34]
环境执法困境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气候治理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多中心治理体制[1]
气候变化的制度丛集
中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战略重点[23]
中国减碳政策路线图[71]
案例研究
生态权利与生态正义:组织结构与治理[1]
明确职权划分与改善激励结构[5]
导论 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曹荣湘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全会报告。十八大报告不仅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章进行阐述,而且首次确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总目标,首次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继续坚持从总布局高度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顶层谋划的具体表现,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一、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一件关于发展道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重大决策,是积极顺应时代大势,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冷静应对增长形势,努力适应民生态势的重大战略部署。
1.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生态治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