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科学史译丛》总序
前 言
第一篇 牛顿综合的意义
第二篇 牛顿科学思想中的概念与经验
第三篇 牛顿与笛卡儿
附录A 惠更斯和莱布尼茨论万有引力
附录B 引力是一种隐秘性质吗?
附录C 重力是物质的一种本质属性吗?
附录D 虚空与广延
附录E 罗奥和克拉克论吸引
附录F 哥白尼和开普勒论重力
附录G 伽桑狄论引力和重力
附录H 胡克论引力吸引
附录Ⅰ 伽桑狄和水平运动
附录J 运动状态与静止状态
附录K 笛卡儿论无限与无定限
附录L 上帝与无限
附录M 运动、空间和位置
第四篇 牛顿、伽利略和柏拉图
第五篇 一封未发表的胡克致牛顿的信
第六篇 牛顿的“哲学思考的规则”
第七篇 引力、牛顿与科茨
人名译名对照表 (按中译名拼音顺序排列)
柯瓦雷的生平与著作
译 后 记
《科学史译丛》总序
现代科学的兴起堪称世界现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对人类现代文明的塑造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许多新观念的产生都与科学变革有着直接关系。可以说,后世建立的一切人文社会学科都蕴含着一种基本动机:要么迎合科学,要么对抗科学。在不少人眼中,科学已然成为历史的中心,是最独特、最重要的人类成就,是人类进步的唯一体现。不深入了解科学的发展,就很难看清楚人类思想发展的契机和原动力。对中国而言,现代科学的传入乃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枢,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学术的基本框架,彻底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的面貌,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导致了中华文明全方位的重构。如今,科学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业已融入中国人的主流文化血脉。
科学首先是一个西方概念,脱胎于西方文明这一母体。通过科学来认识西方文明的特质、思索人类的未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科学史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明末以降,西学东渐,西方科技著作陆续被译成汉语。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有一批西方传统科学哲学著作陆续得到译介。然而在此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始终阙如,那就是对西方科学之起源的深入理解和反思。应该说直到20世纪末,中国学者才开始有意识地在西方文明的背景下研究科学的孕育和发展过程,着手系统译介早已蔚为大观的西方科学思想史著作。时至今日,在科学史这个重要领域,中国的学术研究依然严重滞后,以致间接制约了其他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对作为西方文化组成部分的科学缺乏深入认识,对科学的看法过于简单粗陋,比如至今仍然意识不到基督教神学对现代科学的兴起产生了莫大的推动作用,误以为科学从一开始就在寻找客观“自然规律”,等等。此外,科学史在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中从属于理学,也导致这门学科难以起到沟通科学与人文的作用。
有鉴于此,在整个20世纪于西学传播厥功至伟的商务印书馆决定推出《科学史译丛》,继续深化这场虽已持续数百年但还远未结束的西学东渐运动。西方科学史著作汗牛充栋,限于编者对科学史价值的理解,本译丛的著作遴选会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科学现象置于西方文明的大背景中,从思想史和观念史角度切入,探讨人、神和自然的关系变迁背后折射出的世界观转变以及现代世界观的形成,着力揭示科学所植根的哲学、宗教及文化等思想渊源。
二、注重科学与人类终极意义和道德价值的关系。在现代以前,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很少脱离对宇宙本性的理解,但后来科学领域与道德、宗教领域逐渐分离。研究这种分离过程如何发生,必将启发对当代各种问题的思考。
三、注重对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在西方历史上,科学技术绝非只受到赞美和弘扬,对其弊端的认识和警惕其实一直贯穿西方思想发展进程始终。中国对这一深厚的批判传统仍不甚了解,它对当代中国的意义也毋庸讳言。
四、注重西方神秘学(esotericism)传统。这个鱼龙混杂的领域类似于中国的术数或玄学,包含魔法、巫术、炼金术、占星学、灵知主义、赫尔墨斯主义及其他许多内容,中国人对它十分陌生。事实上,神秘学传统可谓西方思想文化中足以与“理性”、“信仰”三足鼎立的重要传统,与科学尤其是技术传统有密切的关系。不了解神秘学传统,我们对西方科学、技术、宗教、文学、艺术等的理解就无法真正深入。
五、借西方科学史研究来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反思。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的科学“思想史”研究才刚刚开始,中国“科”、“技”背后的“术”、“道”层面值得深究。在什么意义上能在中国语境下谈论和使用“科学”、“技术”、“宗教”、“自然”等一系列来自西方的概念,都是亟待界定和深思的论题。只有本着“求异存同”而非“求同存异”的精神来比较中西方的科技与文明,才能更好地认识中西方各自的特质。
在科技文明主宰一切的当代世界,人们常常悲叹人文精神的丧失。然而,口号式地呼吁人文、空洞地强调精神的重要性显得苍白无力。若非基于理解,简单地推崇或拒斥均属无益,真正需要的是深远的思考和探索。回到西方文明的母体,正本清源地揭示西方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发展过程,是中国学术研究的必由之路。愿本译丛能为此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张卜天
2016年4月8日
前 言
这本牛顿研究的选集包括了我近十几年来写的一些文章,其中每一篇都论及牛顿科学思想的一个不同方面。虽然每篇文章都是分别写成的,彼此之间并无多少联系,但它们却并非仅仅因为研究了同一个人思想的某个方面而被强行拼凑到了一起。其中心主题是,用概念分析的方法来说明基本的科学思想如何既与哲学思想的主流相联系,又被经验控制所决定。
除一篇文章(“牛顿与笛卡儿”)之外,所有文章以前都曾发表过,不过这里每一篇都补充了一些材料,或是稍作修改,或是添加了一些能在现有研究水平上展开某些讨论的内容,再不然就仅仅是引用了一些新近的研究成果,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本书讨论的某些观点。
其中有三篇文章,“牛顿、伽利略和柏拉图”、“牛顿的‘哲学思考的规则’”和“牛顿科学思想中的概念与经验”(起初名为“牛顿著作中的假说与经验”),原先是用法文刊印的,这里给出的是英译。“牛顿与笛卡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表,它是基于我在哈佛大学所做的第三届霍布利特科学史讲演整理而成。我要感谢这个讲座的创始人霍布利特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牛顿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