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法国史/[法]皮埃尔·米盖尔著;桂裕芳,郭华榕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
ISBN 978-7-5004-8476-9
Ⅰ.①法… Ⅱ.①皮…②桂…③郭… Ⅲ.①法国—历史 Ⅳ.①K5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01976号
HISTOIRE DE LA FRANCE by Pierre Miquel
©Librairic Archèrnc Fayard,1976,All rights reserved
图字:01-2010-5464号
策划 纪宏
责任编辑 张林
特约编辑 张莉娟
责任校对 韩天炜
封面设计 万有文化
技术编辑 戴宽
数字编辑 于晓伦
出版发行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 100720
电话 010-84029450(邮购)
网址 http://www.csspw.cn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 北京君升印刷有限公司
装订 广增装订厂
版次 2010年10月第1版
印次 2010年10月第1次印刷
开本 710×1000 1/16
印张 32.25
字数 627千字
纸书定价 58.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路易十四(1638—1715)
伏尔泰(1694—1778)
拿破仑(1769—1821)
戴高乐(1890—1970)
写在前面的话
一套学术名著,当有一篇正大序言,就学术而言,不外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大师们的著作之学术价值无须赘言,编者的文化理想与学术追求虽在丛书编选的过程中得到凸显,而编选者亦有话告于读者。
吾国有“天朝上邦,万国求拜”的傲慢,也曾有“九一八”等幕幕被践踏的历史。美国有被英国殖民统治多年的屈辱,也有莱克星敦枪声响起为独立和自由而战的荣光。日本有地小物乏的天然劣势,亦有以蕞尔小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自豪。历史的精彩在于其不可复制,各国以其特有的民族特性演绎着自身的兴盛与衰微;历史的残酷在于其不可彩排,各民族用自己的坚忍体验着自身的辉煌与悲怆。
史家如一沧桑老人,他们讲述了他们所能陈述的历史,诸如吕思勉《中国史》(原名为《白话本国史》)、坂本太郎《日本史》、屈勒味林《英国史》、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比尔德《美国文明的兴起》……这便是我们的“大国历史”,望读者通过大师的作品能了解古今大国之历史,让历史之大智慧,点亮吾人心中的灯塔。然你我更需用一种平静的视野和纯真的姿态去了解过去,国家无论大小,历史无论长短,种族无论优劣,其强有时,其弱亦有时,观今宜鉴古,明其强盛之道,察其衰败之机,方是我们的目的。
“大国历史”是历史沧桑的陈述者,“大国性格”则是历史深邃的思考者。这些辉煌文明的思考者,诸如小泉八云的《日本与日本人》、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桑塔亚那的《美国的民族性格与信念》、爱默生的《英国人的特性》、路德维希的《德国人》、李长之的《德国的古典精神》……用他们的智慧和对生命的热情穿破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偏见和隔阂。他们用激情洋溢的智慧文字与各国文明神灵契合,不论是英国人的优雅,或法国人的浪漫,或美国人的自由,或德国人的严谨,或日本人的尚武,或吾国人的仁德。历史均是人在演绎,然而这也不过是自由与民主康庄大道上同工之异曲。
几千年血与泪的浸染,我们逐渐摸索出共存的规则。几千年来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各民族智慧的融合,我们的人类有了一幅新的面貌。几千年来在各自道路上的奋力前行,人类已逐渐锻造出一种灵魂的宽容与融洽。你我之间是那么的陌生却熟悉,是那么的遥远却贴近。
触感历史的变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这个地球村落中显得那么苍白;感动人类的共融,各国的历史不再被我们误读,各民族的性格不再被我们误解。幸福的生命是我们最为纯洁的心愿,自由与民主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文明的生命是我们最为温暖的灵魂,让我们用激情掀开这历史的一页页、一幕幕。
姚恋
译者前言
数百年来,中华大地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法兰西也展示出她的社会激情。在世界的东方与西方,这两国的文化人士互相呼应,彼此之间产生了与日俱增的吸引力。法国人赞赏古老的中华文明,而中国人前往法国寻求革命的真谛,或努力了解法兰西的文化。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对于法国的历史倍加关注。希求从中获知社会改造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法国历史向来受到中国学者与读者的钟爱……
解放前,已经翻译出版若干关于法国历史的著作,如John Finnemore的《法兰西小史》等等。解放后,翻译出版了Charles Seignobos的《法国史》(1964年)和
的《法国史纲》(1973年)等。Seignobos的《法国史》早已成为名著。显然,上述译著的出版提供了一定的知识,也包含着对于法兰西历史的种种解读。
文化大革命之后,张芝联先生收到了寄自法国的一册新书——米盖尔的《法国史》。他在教研室征求笔者的意见,是否将该书译成中文出版?笔者表示赞成。于是,北大历史系和法语系、社科院世界历史所的数位同志联合起来,在较短的时间里翻译该书,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中译本的问世,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
米盖尔是一位从事历史探索的记者。他的这一部《法国史》,具有明显的特点。他以新闻工作者的目光,不拘泥于详细的历史论证,而是与史实保持相当的距离,有时将数百年的社会状况融会贯通,以较少的文字通俗地概括纷繁复杂的事件与人物。对于古代和中世纪尤其如此。作者使读者容易阅读和了解法国历史的主要脉络。
这一部《法国史》还有一个特点,在于说明了人们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如对于第二帝国的介绍,既肯定它的“物质革命”,又承认其政治体制向议会制度的演变。此外,作者也持“巴黎不等于法兰西”的观点,他在书中对法国外省的生活与文化给予一定的重视。
无疑,此书包含着不足。首先,有时不曾吸收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例如未能说明路易十四不曾讲“朕即国家!”这一句名言。又如,作者还在重复对于吉伦特派的冤屈,继续说他们主张“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同时,书中也有硬伤,如将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法国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