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_象征之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6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20世纪50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12年年初已先后分十三辑印行名著550种。现继续编印第十四辑。到2012年年底出版至6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得更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12年10月
维克多·特纳与象征和仪式研究(代译序)
王建民
人类学家讲到象征符号和有关仪式过程的研究,都会提到维克多·特纳。特纳是著名的曼彻斯特学派的重要旗手,也是象征人类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特纳1920年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他的母亲是一位演员,而父亲则是电气工程师。受他母亲的影响,他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诗歌和古典文学。他的学业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不过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开始对人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恢复学业之后,特纳选修了更多人类学课程,受到英国一流的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达里尔·福德(Darryl Forde)、迈耶·福蒂斯(Meyer Fortes)、雷蒙德·弗思(Raymond Firth)、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等人的影响。1949年大学毕业后,赴曼彻斯特大学师从英国曼彻斯特学派掌门人马克斯·格拉克曼(Max Gluckman)学习人类学。1955年,特纳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曼彻斯特大学做了几年研究,并担任高级讲师。1961年,特纳去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行为科学中心进行为期一年多的研究。不过,他回到了曼彻斯特大学之后,由于被美国学术生活的随心所欲和多学科研究的氛围深深吸引,
[1]

1964年又再次回到美国,先后在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任教和进行研究。1983年去世。他的主要学术著作有《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和延续:一项关于恩登布人村落生活的研究》、《象征之林》、《痛苦之鼓:恩登布人宗教过程研究》、《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戏剧、田野与隐喻》、《从仪式到剧院》以及《表演人类学》等。
尽管最初特纳曾经在一个中非部落中重点研究其社会与宗教实践,以后还在乌干达的吉苏人(Gisu)中做过人类学田野工作,但他最著名的学术贡献体现在对恩登布人(Ndembu)
[2]

的象征符号和仪式过程研究之中。这项研究开始于特纳在位于现在赞比亚的罗得斯-利文斯敦研究所为基地进行田野工作的时候,当时担任院长的正是格拉克曼。特纳的成名作《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和延续:一项关于恩登布人村落生活的研究》对恩登布人社会组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使他成为曼彻斯特学派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晚年,特纳又探讨了墨西哥、巴西和爱尔兰等地的朝圣现象。《象征之林》就是他在象征和仪式方面研究的一本代表之作。在这本文集中,特纳对恩登布人的仪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进而探讨了象征和仪式的相关理论。他强调仪式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他的仪式理论对于深化诸如仪式过程等现象的解释是相当有用的。正是特纳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分析仪式的思路。
人类是能够使用符号的动物。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也许就是人能够使用符号。许多人类学家在认识仪式和符号间的关系时,都将关注点放在对符号的认识和分析上。许多人倾向于将宗教和仪式与非经验世界的符号联系起来。对于宗教信仰者来说,宗教符号承载着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的意义。
自19世纪中期人类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受现代主义学术思潮的影响,人类学家以说明社会文化发展规律、追求文化事实的客观性为最终目标,在研究中也采取了实证主义的策略。在英国人类学界,当时研究的主要注意力就放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上。在田野工作进一步精细化的基础上,埃文思-普里查德(Edward Evans-Pritchard)拒绝实证主义的取向,转而把注意力放在象征分析之上。在他有关阿赞德人和努尔人的田野民族志当中,由土著人如何区分自然与非自然等方面,说明了文化的象征性。像埃文思-普里查德一样,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也避免去谈论宏大理论,主张人类学家的任务是阐释人们所攀附的文化意义之网。文化被视为体现在符号中的意义传承模式,这种模式是以象征形式表达的承继概念体系。特纳受到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他的理论也有涂尔干(Emile Durkheim)、萨丕尔(Edward Sapir)和其他一些人类学家的影子,其研究兴趣经历了由功能主义向结构主义的转换,以后又超越了狭隘的结构主义。他关注文化象征因素之间的系统关系,在研究中也强调仪式符号,更用过程论研究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他既关注社会延续又强调社会冲突的过程论观点与当时在人类学论坛上流行的结构-功能主义大相径庭。
特纳的象征符号的过程分析为全面理解仪式在人类思想和行动中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人类学家用“仪式”(ritual)这一术语来指与正式的、非功利目的的地位有关的活动,包括诸如节日、庆典、诞生礼、入会仪式、婚礼、葬礼、游戏等事件,而不是仅仅限于宗教仪式。甚至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仪式还涉及所有人类活动的表意方面。特纳将仪式定义为“适合于与神秘物质或力量相关的信仰的特殊场合的、不运用技术程序的规定性正式行为。”
[3]

在以往的仪式研究中,一些人类学家讨论过仪式在维持和再生产社会秩序方面的功能,也有些学者进行了仪式分类研究。特纳的仪式理论可以说包括几个特点,或者说几个层次:
首先,关注仪式过程中的象征符号。仪式不仅是对社会需要的回应,更是人类创造意义的行为。仪式象征符号指的是那些合乎规范 ............

书籍插图:
书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_象征之林》 - 插图1
书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_象征之林》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_象征之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