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之际的余姚虞氏及其宗族文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第1章 姚江平原的河姆渡遗址群
第2章 河姆渡人的生存环境和经济构成
第3章 河姆渡人的生活、艺术、信仰与科技智慧
第4章 河姆渡文化衰微的原因及可能的去向
第5章 余姚虞氏的姓源辨析及其谱系考释
第6章 姓源辨析
第7章 谱系考释
第8章 六朝政局中的宁波地方政情
第9章 东晋一代宁波地域天灾考
第10章 六朝宁波地方经济的成长和区域文化的进步
第11章 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到吴末帝天纪四年(165-280)
第12章 从晋武帝太康元年到晋恭帝元熙二年(280-420)
第13章 从宋武帝永初元年到陈后主祯明三年(420-589)
第14章 从隋文帝开皇九年到唐太宗贞观十七年(589-643)
第15章 东汉中叶至孙吴中后期虞氏族势的成长
第16章 余姚虞氏的士族化
第17章 虞氏族势在南朝的起伏
第18章 《南史·陆慧晓传附陆厥传》
第19章 隋唐政局中的虞氏宗人
第20章 对虞氏盛衰荣枯之检讨
第21章 族势升降与虞预的立身行事
第22章 虞预治学重心转移的社会基础
第23章 族势消长
第24章 门风变迁
第25章 家学传承
第26章 从虞沈二族之比较看中古两浙区域文化之异同
第27章 宗族结构、宗族观念的趋向及其动因
第28章 虞氏宗人从政风格的异化
第29章 家学变易、门风变迁所隐含的文化意义
第30章 余论
第1章 姚江平原的河姆渡遗址群
河姆渡遗址蕴含着四个代表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层,惟其如此,使得当下学界对于河姆渡文化的界定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其中最为流行的观点是将第三、四文化层单独命名为“河姆渡文化”,而把第一、第二文化层分别归属于马家浜文化的崧泽类型和马家浜类型。张之恒先生则认为第三文化层其实只是河姆渡文化向马家浜文化的过渡类型,应当被排除在河姆渡文化之外。而我们更倾向于下列主张:“河姆渡四个地层之间,前后的因袭关系很清楚,一些基本的文化特征贯串四层的始终。”所谓的“一脉相承”,具体表现为:(1)比较发达的骨制工具与欠发达的磨制石器的并存;(2)灰黑色的手制陶器;(3)以耜耕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同时兼营采集和渔猎;(4)以干栏式木屋为标识的定居农耕生活;(5)以鸟图腾崇拜为载体的海洋文化特色。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四个文化层的差异实际上体现着河姆渡文化的延续性;同时坚信,河姆渡文化生成之后,肯定有纵向的文化传承和一定范围内的横向文化传播。因此,不仅应该将四个文化层视作河姆渡文化生成、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阶段,而且可以把河姆渡遗址附近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范围内已发现的30余处遗址,列入河姆渡文化的范畴之内。
事实上,鲻山、鲞架山、慈湖三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这些周边遗址与河姆渡遗址之间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联。其中:(1)发掘于1988年的慈湖遗址,位于河姆渡遗址西南8公里处,在289平方米的范围内,除了出土数百件石制、骨制、陶制、木制文物之外,尚有酸枣等少量植物标本,并发现稻谷痕迹。该遗址的文化堆积厚2.1米,其下层属河姆渡文化类型,经碳14测定,距今约6700年,相当于河姆渡第三文化层。(2)发掘于1994年的鲞架山遗址,西距河姆渡遗址1.5公里,近底部为河姆渡文化层,出土了150余件石制、骨制、陶制、木制文物,以及橡子、酸枣、菱角和少量动植物残骸,并发现稻谷痕迹。经碳14检测,其下层文化约距今5400年,也相当于河姆渡第三文化层。(3)鲻山遗址发掘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近底部揭露遍及整个发掘坑的干栏式建筑的木桩、桩础、撑木和少量带榫卯的木构件遗存,此外尚有碳化稻谷、碳化米粒、稻杆、稻叶、葫芦、橡子、菱角等植物遗存,以及猴子、鹿、乌龟和禽类动物的骨骸。《河姆渡文化又有新发现》,载《宁波日报》1997年1月13日。综上以观,上述三遗址的“文化内涵与河姆渡对应文化层相同,如都发现稻谷和骨耜(木耜)、木桩和带榫卯的木构件”,而其他遗址也可分别归入河姆渡的四期文化;就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而言,大多背山面水,处于丘陵缓坡与湖沼交界地带,与河姆渡遗址相仿,然而“周边遗址不仅仅是相同的自然环境造就相同的文化面貌,更应看作是河姆渡遗址对它的深刻影响,是河姆渡文化一期向外的延伸和发展,并且是在生产、生活包括原始宗教、艺术诸多方面密切交往的结果”。
2001年底,在河姆渡遗址附近的田螺山一带,又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内有一条约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平整木板,留存着明显的石器加工痕迹;同时出土的尚有大量的各种动物骨骼遗骸,据初步鉴定,内有水牛肩胛骨、亚洲象膝关节骨、梅花鹿骨等;另有40多件夹炭黑陶片,系釜、罐、盘、钵等器具的遗物,其中个别陶片表面有拍印的绳纹、刻画的几何纹等纹饰,这些陶片与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出土的陶片如出一辙。据专家介绍,田螺山遗址距今约6500年,在河姆渡早期文化研究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价值。
第2章 河姆渡人的生存环境和经济构成
得益于“工”字形地貌良好的促淤功能,河姆渡遗址群所在的姚江平原,在全新世海退初期最先成为浙东的陆地,至今在“平原南部2~3米深处即可见全新世的海相地层”,其“成陆年代当在距今8000~9000年间”。河姆渡先民正是借助“工”字形高地的优势,在此栖息、繁衍,并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河姆渡文化。不过,河姆渡文化的出现,固然是河姆渡先民在这片平原努力劳作的结果,更受惠于因中全新世大暖期的来临而导致的优越的生态环境。换言之,中全新世大暖期是促使河姆渡人定居于此,并创造稻作文化的前提条件。
史前时期姚江流域相对优越的生态环境,可从河姆渡遗址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得到旁证。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红面猴、犀牛等61种动物遗骸,几乎全是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喜湿性的森林--草地类型的现生种类,尤其是亚洲象、苏门犀、爪哇犀,更是典型的热带动物。“当时姚江流域的动物群,既有常栖息于芦苇沼泽地带的雁、鸭、鹤等鸟类,又有生活于山林间的鹿类;既有淡水中滋生的鱼类和蚌类,又有海生的青蟹、鲨、鲸、灰裸顶鲷等;同时还有出没于密林深处的虎、熊、象、犀等巨兽。”与此同时,在第三、四文化层发现的大量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汉唐之际的余姚虞氏及其宗族文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