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犹太人_当代经典作家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犹太性的演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永不消逝的犹太人:当代经典作家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犹太性的演变/薛春霞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6
ISBN 978-7-308-14311-0
Ⅰ.①永…Ⅱ.①薛…Ⅲ.①罗斯,P.-小说研究Ⅳ.①I712.07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04242号
永不消逝的犹太人:当代经典作家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犹太性的演变
薛春霞 著
责任编辑
李 晨
封面设计
项梦怡
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政编码:310007)
(网址:http://www.zjupress.com)
排  版
杭州中大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印  刷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710mm×1000mm 1/16
印  张
11
字  数
200千字
版 印 次
2015年6月第1版 2015年6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308-14311-0
定  价
30.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部联系方式:0571-88925591;http://zjdxcbs.tmall.com
关于本书
封面
图书信息

前言
作品缩略词表
绪论
一、罗斯的生活
二、批评家与罗斯
三、美国化的犹太性
四、主要作品介绍
第一章 犹太的焦虑
一、成长的焦虑
二、性瘾背后的焦虑
三、美国化犹太性的初现
第二章 犹太个体与集体的冲突
一、新一代犹太人的崛起
二、向父权的挑战
三、情感与理性的对峙
四、美国化犹太性的自由化倾向
第三章 重塑犹太身份
一、个性化的美国犹太人
二、真/伪犹太人
三、模式化的犹太人
四、犹太身份的历史性重塑
五、后现代的美国化犹太性
第四章 社会同化的威胁
一、田园式的美国梦和误读
二、有缺陷的犹太社会同化
三、社会同化的威胁
结论 美国化犹太性的文学意味
结论 美国化犹太性的文学意味
书后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菲利普·罗斯的作品总汇(Philip Roth's Works)
附录二 有关菲利普·罗斯的主要研究作品
后记

今年已届82岁的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1933— )在美国犹太文学作家圈里似享有两个“多”:一是获奖多,他除了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获得外,其他各大奖项几乎都获得过了,可与两位美国犹太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和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比肩;二是作品多,迄今为止,他已经出版了30多部小说,可谓著作等身。
罗斯花费了50多年的时间,用这30多部小说共同构建了一个部分地与现实社会共生的“可能世界”。活动在这个“可能世界”里的人物众多,场景也时有变换,令人应接不暇。不过,众多也罢,变换也罢,读者在这个世界里不会有什么陌生感,更不会感到有所迷失。不陌生和不迷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弥漫在这个“可能世界”里有那个“与[罗斯]内心的犹太声音相呼应的美国自我”
[1]


罗斯的这个“美国自我”本质上是犹太的,所以,不管是优美的还是粗糙的,肯定的抑或否定的,发出声音者大多都是那些熟稔而且眷恋美国社会的“犹太父亲”“犹太母亲”以及“犹太儿子”。这些犹太父亲、母亲以及儿子需要、眷恋并感恩着这片土地。特别是那些在蒙受迫害的年代从东欧国家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犹太父亲、母亲以及儿子,美国对他们而言,就是上帝的允诺之地或他们心中的耶路撒冷。美国给了他们可以坐下来数叨过去不幸的空暇,给了他们可以计划明天生活的机会,还给了他们对自己民族的陈规陋习、对周边的四邻八舍,甚或对执政的当局说“不”的勇气和权利,而不必担心恣意横行的“黑色百人团”、纳粹冲锋队或其他反犹太主义者将他们“绳之以法”。
在这个主要由犹太人构成的“可能世界”里,既有叛逆或挑战犹太陈规旧例的犹太儿女(如《波特诺伊的怨诉》),也有感恩或对慈祥父母表达敬意的儿女(如《遗产》)。犹太父母和儿女之间的互动或冲突关系无疑是这个世界里的一个重要话题。还有一个重要的话题是与犹太社区相关的。罗斯在早期作品中对犹太社区的描写有很大的张力。这种张力主要表现在犹太社区与大屠杀幸存者之间的关系上(如《狂人艾利》),犹太人个体与家庭或民族之间的关系上(如《朱克曼的束缚》),以及犹太人与腐朽堕落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上(如《布拉格的狂欢》)。
如果说罗斯构建的“可能世界”有某种例外的话,那就是他的《我们这一伙》了。这部用幽默、讥讽、睿智的对话写成的小说,辛辣地揭露了尼克松当政时期一手制造的“水门事件”丑闻,展示了罗斯的另一种“美国自我”,即一个有公民或公共知识分子良知的“美国自我”。
批评家们对罗斯的小说观点不一,尤其是对罗斯的《波特诺的抱怨》《夏洛克战役》《萨巴斯的剧院》《人性的污点》等持有争议。比如,有人指责说罗斯是“反犹分子”“道德说教者”“说谎者”“男权主义者”“歧视黑人者”等
[2]

。不过,也有批评家同情罗斯,认为罗斯只不过是“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表现了最真实和没有被探查过的地方”
[3]

。罗斯本人为自己辩护说:“厄普代克和索尔•贝娄是举着手电筒照亮世界,展现世界的真实。我呢,则是向内挖开一个洞,把光照进去。”
[4]

三方各执一词,孰是孰非,不阅读罗斯的作品是无法判断的。
再者,文学阅读本身就有很强的主观性,每一位批评者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每一种批评都不可避免地透露出批评者自己的价值取向。批评者在使用体现自己价值取向的方法来进行分析或阐释时,实际上也就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他们自己的认知或立场。薛春霞博士在自己的这部题为《永不消逝的犹太人:当代经典作家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犹太性的演变》的专著中也很好地表达了她自己的认知或立场。抑或说,这部由“犹太的焦虑”“犹太个体与集体的冲突”“重塑犹太身份”以及“社会同化的威胁”四个主要章节构成的专著,从不同的侧面勾勒出了罗斯在小说中构建的“可能世界”,揭示了罗斯的这个“可能世界”里所蕴含的犹太文学底蕴,并借此提出了“美国化犹 ............

书籍插图:
书籍《永不消逝的犹太人_当代经典作家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犹太性的演变》 - 插图1
书籍《永不消逝的犹太人_当代经典作家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犹太性的演变》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永不消逝的犹太人_当代经典作家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犹太性的演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