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释例--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校勘学释例/陈垣著.—北京:中华书局,2016.9
(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ISBN 978-7-101-11910-7
Ⅰ.校… Ⅱ.陈… Ⅲ.校勘学 Ⅳ.G256.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35744号
书  名
 校勘学释例
著  者
 陈 垣
丛书名

 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责任编辑
 申作宏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天来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6年9月北京第1版 2016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880×1230 毫米 1/32
印  张 
 字数 100千字
印  数
 1-5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1910-7
定  价
 25.00元
经典随行 书礼传家
——“中国文化丛书”出版说明
“中国文化丛书”包括两套书系:“经典随行”和“书礼传家”。
我们所谓的“经典”,是指经久不衰的典范之作,它们历经岁月的淘洗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广播四海,经典累代不乏。晚近以来,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西方学术和思想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巨大冲击,国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这样一股变迁的时代洪流中,摸索前行。社会巨变之际往往精英辈出,中西文化的激荡,产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经典随行”书系选取近一百年来有关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内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思想、宗教、文化、艺术诸领域,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蒋维乔《中国佛教史》、许地山《道教史》、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陈师曾《中国绘画史》、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等,都是具有典范性的经典力作。
在推出这些学术文化经典的同时,我们希望以一种更加新颖的方式使读者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于是我们策划了“书礼传家”书系。中国自古崇文重教,“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书礼传家”是许多中国人悬挂于门楣的精神坐标。“书礼传家”书系引进立体阅读的概念,以“实物仿真件+文本解读”的方式,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精心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书,从一件件具体的实物说开去,以小见大,生动有趣,从微观角度反映传统社会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将“科举”、“婚约与休书”、“花笺与信物”、“奏折”、“当票”、“地契”、“状子”等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婚姻制度、爱情观念、古代官制、典当制度、土地制度、司法制度等一系列传统社会制度的内容纳入进来。翻开这套书,就如同走进了一座“流动的文化博物馆”。
“中国文化丛书”致力于介绍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著述”,而不是中国文化“元典”本身;面对的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以推介中国文化常识为基本立足点,过于艰深的学术探讨不在选择之列;在表述上力求深入浅出、简明准确。
“大家的文笔,大众的视角”,是我们对“中国文化丛书”的基本定位,愿这套丛书能够为人们搭建一座接近经典、了解历史与文化的桥梁。
中华书局编辑部
二○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元典章校补释例》序

卷一 行款误例
第一 有目无书有书无目例
第二 条目讹为子目例
第三 非目录误为目录例
第四 误连上文例
第五 错简例
第六 阙文例
第七 字体残阙径行删去例
第八 空字误连及不应空字例
第九 正文讹为小注小注讹为正文例
第十 抬头遗迹改革未尽例
第十一 表格误例
卷二 通常字句误例
第十二 形近而误例
第十三 声近而误例
第十四 因同字而脱字例
第十五 因重写而衍字例
第十六 因误字而衍字例
第十七 重文误为二字例
第十八 一字误为二字例
第十九 妄改三例
第二十 妄添三例
第二十一 妄删三例
第二十二 妄乙三例
卷三 元代用字误例
第二十三 不谙元时简笔字而误例
第二十四 以为简笔回改而误例
第二十五 不谙元时译音用字而误例
第二十六 用后起字易元代字例
第二十七 元代用字与今不同例
卷四 元代用语误例
第二十八 不谙元时语法而误例
第二十九 不谙元时用语而误例
第三十 因元时用语而误例
第三十一 因校者常语而误例
第三十二 用后代语改元代语例
第三十三 元代用语与今倒置例
卷五 元代名物误例
第三十四 不谙元时年代而误例
第三十五 不谙元朝帝号庙号而误例
第三十六 不谙元时部族而误例
第三十七 不谙元代地名而误例
第三十八 不谙元代人名而误例
第三十九 不谙元代官名而误例
第四十 不谙元代物名而误例
第四十一 不谙元代专名而误例
第四十二 不谙元时体制而误例
卷六 校 例
第四十三 校法四例
第四十四 元本误字经沈刻改正者不校例
第四十五 元本借用字不校例
第四十六 元本通用字不校例
第四十七 通用字元本不用例
第四十八 从错简知沈刻所本不同例
第四十九 从年月日之增入疑沈刻别有所本例
第五十 一字之误关系全书例
重印后记
附 录
《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简体横排标点本说明
《元典章校补释例》序
陈援菴先生在这二十多年之中,搜集了几种很可宝贵的《元典章》钞本,民国十四年故宫发见了元刻本,他和他的门人曾在民国十九年夏天用元刻本对校沈家本刻本,后来又用诸本互校,前后费时半年多,校得沈刻本讹误衍脱颠倒之处凡一万二千余条,写成《元典章校补》六卷,又补阙文三卷、改订表格一卷(民国二十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刊行)。《校补》刊成之后,援菴先生又从这一万二千多条错误之中,挑出一千多条,各依其所以致误之由,分别类例,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六卷。我和援菴先生做了几年的邻舍,得读《释例》最早,得益也最多。他知道我爱读他的书,所以要我写一篇《释例》的序,我也因为他这部书是中国校勘学的一部最重要的方法论,所以也不敢推辞。
校勘之学起于文件传写的不易避免错误。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或 ............

书籍插图:
书籍《校勘学释例--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 插图1
书籍《校勘学释例--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校勘学释例--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