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亚洲千年史:当世界中心在亚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极简亚洲千年史
作  者:[美]斯图亚特·戈登
译  者:冯奕达
出 版 人:曾赛丰
责任编辑:薛 健 刘诗哲
监  制:蔡明菲 潘 良
策划编辑:李 荡
特约编辑:温雅卿
版权支持:闫 雪
封面设计:张丽娜
版式设计:李 洁
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全球范围发行
目录
版权信息

引子
第一章 寺院与王者:玄奘
第二章 哈里发的大队人马:伊本·法德兰
第三章 哲人医生:伊本·西拿
第四章 银两与船货:印坦沉船
第五章 胡椒好伙伴:亚伯拉罕·本·易尤
第六章 贵胄云集:伊本·巴图塔
第七章 宝船之约:马欢
第八章 血与盐:巴布尔
第九章 药命误会:托梅·皮雷斯
第十章 亚洲即世界
帝国与都会
宫廷与政治文化
佛教与伊斯兰信仰
旅行与贸易
创新精神
自我观察
欧洲人的殖民征服行动
注释
延伸阅读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有一回,我和斯科特·修勒(Scott Huler)聊了起来。他是名记者,而这本书就是从这次聊天起的头。我问他对中世纪有何认识。他回了一连串不出所料的答案:城堡,骑士,女人头上顶着圆锥形的帽子、拿着手帕从高塔探出身来。我又问他是否知道,在同一个时代有某个地方早已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令人屏息的工艺、高雅的宫廷与长距离的信用网络上有了突破。他一无所知。于是我详细告诉他,这一切亚洲全都拥有,甚至拥有更多。但在今天,只有专业的历史学家才知道这个伟大的亚洲世界。
于是修勒要我来挑战写一本书,让西方与亚洲的读者、学生们得以见识这个伟大的亚洲世界。结果这却成了我所写过的书当中最难写的一本。光是为了详细了解中世纪亚洲的地理形势,我就花了超过一年的时间。选定书中的八个章节之前,我还细读了五十本回忆录。这本书的架构在超过五年的时间里被重新安排了五次,我还写了十三份草稿。最终让我坚持下去、让这本书得到生命的,不是君王,不是欧洲人,而是来自寻常人、来自亚洲人的回忆录与信件。
这本书并非一部传统的亚洲史,而是通过诸如使节、军人、商人、朝圣者或哲学家的双眼,对中东、中亚、中国与印度所拍摄的一系列街头摄影。有好几个主题一再出现,包括海盗劫掠、奴役、政治联姻、海上之旅的危险、名誉在信用网络中的重要性,以及王权象征的共通点。
这些共同特色也将中世纪的大亚洲世界与我们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我在此举个例子:整个亚洲的商人与统治者都不愿意信任相去千里或缺乏亲戚关系的人。这种心态在今日的亚洲仍然随处可见。想想看,有多少公司是家族公司?在大企业里,又有多少决策顶层是由伯叔与侄甥甚至孙辈的人所组成?现在的企业家经常无意间了解到中古王侯深有体悟的事—最狡诈、最强大的敌人常常是最亲近的人。我们后面会读到,贸易商发展出了各种做法,把重责大任交给至亲家人以外的人。这些方法并不完美,但足以发挥作用,维持整个体系。统治者也开发出家族纽带的替代品,诸如买奴隶士兵、雇用当地的行政人才,并发展出超越共同语言甚至是超越族群认同的效忠仪式。
本书所力陈的,是一种交流密切而广泛的亚洲史观点。印度与中国过去曾有过关系紧密的时代,其学生、教师、书籍、艺术与思想都互有往来。中亚地区的人从波斯学来行政管理的方法。国王们跨越了我们今日认为壁垒分明的“诸文化”,从中挑选能发挥作用的象征符号。无论统治的是中东还是柬埔寨,这些国王都坐在同样的麾盖底下。这类交流从来就不是单向的。阿育吠陀医学(Ayurvedic medicine)
[1]

能从穆斯林的优那尼医学(Unanimedicine)
[2]

中学到许多,而13世纪时来到德里的波斯医生同样能从阿育吠陀医学中获益匪浅。成千上万的马匹被人从中亚带到印度,在印度,这些马匹对于作战与彰显地位都不可或缺,一如中国的情况。到了中国,若要向死者表达敬意,同样也少不了来自于东南亚的香木。
帝国会扩张、会收缩,有起也有落,但许多跨越宗教、族群认同与语言的纽带却始终不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流网络、相互尊重与共同智慧,是我们能留给未来几代人最重要的遗产—而这种想法,或许就是能从本书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斯图亚特·戈登
2015年12月1日
引子
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这千年之间,亚洲无疑是块令人赞叹、凝聚且充满创造力之地。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五座都市,而且它们全都位于大帝国的心脏地带。诸如德里、北京与伊斯坦布尔等少数都市至今仍是重要城市。至于其他,像印度南方的毗奢耶那伽罗(Vijayanagara),则已荒草埋幽径。亚洲的数学家发明了“零”的概念与代数学。天文学家远比以往更能准确追寻天上繁星,并发明了领航用的星盘。诗人与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依旧撩拨心弦。哲学家创造了至今仍影响我们的思想与法律体系。这些成就,再加上古希腊、罗马知识的翻译,一同组成了大图书馆的核心馆藏。
佛教与伊斯兰教顺着遍及亚洲各地的商路兴起、传布。而丝绸、珍珠、香料、药品与玻璃等贵重物品,以及米、糖这样的寻常商品也沿着同样的路径而来。亚洲发明了商人知之甚详、通行于中东至中国之间的钱币与信用制度,更创造出充实着今日世界各地博物馆馆藏的艺术品。亚洲建筑的优雅与精细也让现代世界的旅人们为之惊艳。
本书里的每一章,正是以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在这个浩瀚的亚洲世界里生活、工作与行脚的人的真实回忆为本。他们航向大海,穿过大漠,攀越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他们懂得运用未知的语言,在变化万千的人群间游刃有余,从俄罗斯南方的保加尔人(Bulgars)到东南亚的布吉人(Bugis)都不在话下。
那么,这群人又是如何生存与飞黄腾达的呢?有些人的亲朋好友早已在大半个亚洲开枝散叶。其他人则是在自个儿的旅途中得到一连串修道院与民居的支持。许多人发现,亚洲各地的宫廷拥有相似的风俗、服装样式以及道义。学习这些风俗也让他们更容易与人打成一片。一路上,这些人了解到人们对他们带来的学问十分渴望,无论那是热带作物、司法观念、各式发明还是建筑知识。而他们的追忆则能让我们跟着商队与船只前进,体会寒冷与疲惫,感受希望 ............

书籍插图:
书籍《极简亚洲千年史:当世界中心在亚洲》 - 插图1
书籍《极简亚洲千年史:当世界中心在亚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极简亚洲千年史:当世界中心在亚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