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名故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杭州地名故事
韩兢 编撰
浙版数媒
版权信息
杭州地名故事

韩兢 编撰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6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DNA-BN:TCFP-N00008691-20160922
最后修订:2016年10月25日
制作:苏野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  址:www.bookdna.cn
BookDNA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电子书出版机构,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如您发现本书内容错讹,敬请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6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
纸质版编目数据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10
ISBN:9787533939618
目 录

第一章 一座城市的来历
一座城市的来历
杭州被载入史册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杭州有了自己第一个名字
第一次被叫作“杭州”
“西湖”第一次作为湖名出现
国家分裂了,杭州城却开始了腾飞
西湖在万幸中保留了下来
杭州终成一朝之都
皇城主要通道——御街
杨孟瑛再次拯救西湖
杭州城内修筑了清军军营
民国初,杭州十座城门消失
第二章 不知西湖有名,还是杭州有名
不知西湖有名,还是杭州有名
西湖的形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风月无边话西湖
白堤、苏堤和杨公堤
西湖三座爱情桥:断桥、西泠桥、长桥
吴山
玉皇山
凤凰山
龙井
玉泉
虎跑泉
灵隐·天竺山
第三章 杭州城的大街小巷
白傅路
大学路
东坡路·小车桥
凤山门·凤山路
复兴路
高银街
官巷口
国货路·泗水坊
河坊街
荷花池头
候潮门
后市街
浣纱路
惠兴路
金衙庄
解放路·葵巷
奎垣巷
龙翔桥
柳翠井巷·柳翠桥弄
梅花碑
南山路
皮市巷
平海路
蕲王路
钱塘门
清波门· 清波街
庆春路
清泰门·清泰街
望江门·望江路
雄镇楼·鼓楼·镇东楼
孝女路
羊坝头
涌金池·涌金门
佑圣观路
岳王路
中山路
大树巷·树园
孩儿巷
建国路
天水桥
武林
延安路
耶稣堂弄
艮山门
凤起路
保俶路
北山街
松木场
马塍路
金祝
古荡
茅家埠·赤山埠·耿家埠
半道红
拱宸桥
湖墅
信义坊
哑巴弄
留下·西溪
丁桥
笕桥
第四章 一个越来越大的杭州
越王城山
西兴
湘湖
萧山·城厢镇
仓前镇
超山
径山
良渚镇
临平镇
塘栖镇
余杭
临安

地名是人们赋予自然地理实体和经济地理实体的名称,是人类社会出现后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时刻在接触地名,使用地名。
我们读唐朝杭州刺史白居易的《杭州回舫》诗:“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短短二十八字,就出现了杭州别称“钱塘”、“西湖”两个地名,题目中的地名“杭州”还未计。而北宋时的杭州知州苏东坡更绝,且看他《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诗的前两句:“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十三个字就出现了“灵隐”、“天竺”、“灵鹫”“两涧”(南涧与北涧)五个地名,可说是当之无愧的杭州西湖地名诗了。
事实上,历史上记录地名的典故有很多,只是不为太多人所知。北魏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收录地名两万余处。且看他对钱塘的记载:“浙江又东迳灵隐山,山在四山之中,有高崖洞穴,左右有石室三所,又有孤石壁立,大三十围,其上开散,状若莲花。昔有道士,长往不归,或因以此稽留为山号。山下有钱唐故县,浙江迳其南,王莽更名之曰泉亭。”
《水经注》引《钱塘记》曰:“防海大堤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即与钱一千,旬月之间,来者如云,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在这本书里,不仅收录钱塘这一地名,还记其由来、演变与发展的进程,展示了该历史时段的社会形态。地名堪称历史的活化石。对它的研究,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孔子评价《诗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地名何尝不是如此?它蕴含了悠久的历史,百姓的评判,社会的风俗,折射出各个历史时段的社会形态,岂只是识别山水之名街巷之名哉。
我记起三十年前一件与地名文化有关的趣事:当年,杭州饭店落成四套接待元首级贵宾套房。套房陈设富丽、装潢豪华,正待开张之际,一识者叹曰,华屋无佳名,可惜了!总经理一思,遂邀请五位教授讨论并拟名。陈公桥驿先生以一则由县名组成的“龙游丽水,仙居天台”的楹联出之,分称四华屋为“龙游宫”、“丽水宫”、“仙居宫”“天台宫”。得到在座教授和总经理的赞赏。进而我想,地名着实已经成为彰显和传承古代文化的最好媒介。
倘有心人收集这些地名历史并付诸文字汇编成册,对了解杭州以及西湖的过去和今日是一把钥匙,对提升杭州的文化品位和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来讲,也是一座富矿。这是一件得益当代,惠及后人的有意义的事。我很欣慰于杭州有和我一样对地名文化同样感兴趣的年轻人。我很高兴在地名文化园地里,又增植了一株得史得文,意趣盎然,是可“悦”读的新花。文脉有传人,地名有传承,我真高兴。写了以上文字,作为序。
刘炼石
(一位老杭州地名文化工作者)
2014年4月12日于学而斋
第一章 一座城市的来历
南山路(焦俊 绘)
斗富一桥望东河(焦俊 绘) ............

书籍插图:
书籍《杭州地名故事》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杭州地名故事 - (EPUB全文下载)